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連環畫:走過劫難(7)

——一個普通中國女人的覺醒
圖文:軒遠工作室
連環畫:走過劫難(7)(軒遠工作室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6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這個故事的每一細節都是真實的,逼真還原了中國北京的看守所、北京新安女子勞教所、北京女子監獄的場景及發生的事件,只是掩去了人物的真實姓名。

五、北京老女監接上文

153. 一天,女監教育科的警察突然帶進一個男人,說他是北京「610」的工作人員,專門轉化「頑固的法輪功」。
154. 中午,女監請這男人吃飯,「包夾」們也都沾光吃上了雞腿。
155. 下午,這男人進來說,「這回讓你好好打坐煉功。」 他幫「包夾」把我雙盤捆綁上,腿和手腳都綁緊了,他對我說:「這可不是體罰虐待,是幫助你修煉,考驗你的盤腿能力。」
156. 不許我上廁所,方競拿來一個醫院病人用的尿盆。
157. 在眾多警察面前,我被當眾扒下褲子用尿盆小解。
158. 為了防止我喊出聲,她們用一塊抹布堵住我的嘴。
159. 輪到安姐值班,她就悄悄給我鬆了鬆手上的繩子。
160. 方競進來看我。為了顯示自己賣力,蓋兒頭拿了一個凳子壓在我的後背取樂。
161. 方競說,她從其它監獄學到一招,叫「劈叉」,「和打坐一樣,不會造成骨折,因為筋是有彈性的。」
162. 我的腿被她們劈開後,蓋兒頭坐上我的後背。方競用腳扒拉我的腿:「不行,要劈成180度!」她們想辦法折磨人,那是她們的「工作」,她們也很「辛苦」。
163. 最後她們都累壞了。方競對我說:「為了挽救你,法律允許的、不能允許的,我們都做了。」難以喘息的疼痛中,我仰望上天,我知道,神就在上方。
164. 「劈叉」之後,我只能爬著上廁所了。

六、新女監

165. 2003年底,整個老女監搬進了新女監。新女監「漂亮得簡直就像大學校園」。我和我的「包夾」被轉入一個「模範文明」監區,大隊長是王慶華,她被叫成「王大」,她幾乎總是面帶微笑。在新女監的心理諮詢室,王大與我談話,她讓我坐在寬大的奶白色沙發上,說,「現在是人性化文明管理了,忘掉過去吧,要向前看……」
166. 終於讓我正常洗漱睡覺了,我的生活境遇改善了。她們給我剪頭,王大親自叮囑:「給她好好剪!」
167. 王大給我們監室送了小烏龜,說「人文化管理」,讓我們養小動物調劑服刑生活,「培養愛心」。
168. 這個監區重視宣傳,通道裡,畫了很多歌頌警察的卡通畫。犯人管王慶華叫王媽。
169. 過年前排練聯歡會節目,她們拉我一起扭秧歌。
170. 安姐勸我加入,我拒絕了。
171. 過年,班裡包肥肉餡餃子。我發現管班警察鄭梅在暗暗觀察我。她是年輕的小隊長,總是不苟言笑。
172. 一個人只分17個餃子。蓋兒頭說不夠吃,我把自己那份給了她,「我不愛吃,你吃吧。」
173. 吃完餃子,全體都要去升國旗宣誓。我拒絕舉手宣誓。
174. 回到大廳,全監區就在大廳批鬥我。說我「不愛國,不愛黨」。
175. 回到班裡,她們繼續批鬥我。
176. 晚上,警察要全班到晾衣房批鬥我(因為晾衣房更封閉)。我說,「能強制人去愛黨嗎?愛國和愛黨不是一回事,這個國家已經存在五千多年了,這個黨怎麼能代替國家?」倩要打我,蓋兒頭上去拽她,不讓她動手:「現在都是文明管理了!」

(待續)

點閱【連環畫:走過劫難】系列。

責任編輯:李天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這個故事的每一細節都是真實的,逼真還原了中國北京的看守所、北京新安女子勞教所、北京女子監獄的場景及發生的事件,只是掩去了人物的真實姓名。
  • 2001年11月,很多外地來京上訪的法輪功學員被抓進來。因為不想讓當地受牽連,他們不報姓名、地址,警察給他們編了號。他們的錢被警察扣下,連牙刷都不能買,只有我一個北京人有牙刷。當時是一個牙刷幾十個人用!
  • 我不敢再和家人多說什麼。我感覺到丈夫的變化。他說因為我被勞教,單位找他談話,可能會影響晉級。兒子急切地問我:「媽媽,您聽話嗎?您掙多少分了?」孩子都知道,掙分多就意味著早回家。
  • 重獲自由,我卻無家可歸了。丈夫和我離婚,兒子也帶走了。病危的我躺在出租屋裡,百感交集,我和丈夫曾經那麼恩愛幸福……
  • 我被安排住在警察辦公室裡,張燕被關進了隔壁的心理諮詢室。沒「認罪」(承認煉法輪功有罪)之前,不許我們進監區。小警察方競讓犯人小雙看管我。晚上我在一個床板上睡覺。
  • 上廁所時,一蹲下我就睡著了。已經熬得我五天五夜沒有睡覺了。
  • 1874年,王家藝術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在倫敦舉辦展覽,展出一位新手藝術家的精美畫作。這幅畫的標題是「點名」(The Roll Call),描繪因克曼戰役(the Battle of Inkerman)結束後的細節。展覽還沒結束,《點名》就已經成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評價很高的畫作了。
  • 胡塞佩‧德‧里韋拉(Jusepe de Ribera,1591–1652年)是西班牙17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但人們可能想不到,他的整個藝術生涯是在意大利度過的。他被稱為「洛‧斯帕尼奧雷托」(Lo Spagnoletto),意即「西班牙小子」,是卡拉瓦喬最有才華的追隨者之一。在藝術創作中,里韋拉對卡拉瓦喬強烈戲劇化的明暗對比進行改造,探索出了更明亮的光影效果。里韋拉還融合了威尼斯畫派的色彩、西班牙繪畫的寫實、博洛尼亞的古典主義和羅馬畫派的造型。
  •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Jenny Zeng/大紀元)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於10月11日在紐約布碌崙(布魯克林)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為期約三個月。期間紐約人無需遠赴羅馬,即可近距離體驗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精髓。
  • 《埃及農婦與他的孩子》(An Egyptian Peasant Woman and Her Child)是一幅等身大小的畫作,描繪了一位農夫之妻將熟睡的孩子扛在肩膀上。這是在埃及的歷史轉型與擴張階段,由法國畫家萊昂‧博納(Léon Bonnat,1833–1922年)捕捉到的親情滿溢的生活瞬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