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生命力十足的《萬壑松風圖》

作者:邱馨賢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834
【字號】    
   標籤: tags: , , ,

李唐是北宋末期的人。當時的皇帝徽宗雖然在政治上表現平平,但在繪畫方面卻有突破性的政策,比如,他打破過去由他人推薦進入畫院的習慣,以考試的方式選才;徽宗很重視畫家對於詩意的想像力,並以其做為鑑定標準,當年,徽宗出的考題是「竹鎖橋邊賣酒家」,竹鎖不是竹子做成的鎖,「鎖」在這裡當成動詞,是詩句裡一個很關鍵的字,整句詩的意思可以解釋為一片竹林把橋邊賣酒的店家給遮掩住了。

但「橋邊賣酒家」在詩句裡就占了五個字,所以很多畫家把重點放在酒家、酒客談笑、橋邊的描繪;李唐先畫了一片竹林,有座橋頭,隱約在竹林中有幅酒旗,連酒家的建築都沒有畫出來,卻將詩中的關鍵字「鎖」表現得淋漓盡致,徽宗大為欣賞李唐的詮釋能力,欽賜第一名。

進入畫院後,李唐受到徽宗重視,官至待詔。

《萬壑松風圖》這幅作品是在北宋宣和時期(宣和為徽宗年號)六年完成的(一一二四年),李唐當時是七十六歲,正是北宋發生「靖康之難」(一一二六年)的前兩年。靖康之難發生後,金人攻破北宋京城,包括徽宗、欽宗兩名皇帝、嬪妃、大臣、畫師技工等三千多人都被擄往北方,李唐也是其中之一。

土匪變徒弟 一路保到江南去

李唐曾經在康王趙構府中做事,他聽說康王已經在南方繼位,也跟著其他大臣往南方走,逃到太行山的時候,卻被強盜給包圍住了,其中一人叫做蕭照,被李唐包袱掉出來的一盒盒粉餅給吸引住了(按:以前的畫畫顏料不容易取得,因此調成粉塊狀,每次要畫的時候,就調用一點),就問眼前這位老人是做啥的?

李唐報上名號,蕭照大吃一驚,因為他對畫畫很有興趣,又聽到眼前這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翰林圖畫院待詔李唐,於是自告奮勇要跟隨李唐到南方去,蕭照告別了首領,一路保護李唐到了當時北宋王室偏安的京城臨安(今杭州)。

兩人一路邊逃邊畫,邊畫邊敎,蕭照後來也成了南宋著名的畫家,目前台北故宮還收藏有一件蕭照的作品。

當時,康王趙構也還沒確定要定都哪裡,李唐也找不到他在哪裡,顛沛流離輾轉來到南方,又沒人認識,只能先以賣畫為生。

李唐不入時人眼 他日重造南宋新畫派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江南、江北的風景相異,養成的風土人情也大大不同,人們對書畫的喜愛與北方不一樣,北方喜歡大山大水,但在煙雨江南,人們並不喜歡這樣的畫作,所以,李唐的作品賣得不好。他做了一首詩,感嘆時不我與:「雲裡煙村雨裡灘,看之如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意思是山水畫裡的雲煙、村落與雨氣迷濛的江邊灘頭,你看起來沒什麼,其實這是很不容易畫的,但卻無法博得人們的青睞,唉,早知道你們都看不懂,我就多買一些胭脂,畫大家都喜歡的牡丹就好了。

所幸,許多江北的人也逃到江南,一位疑似康王舅父的人偶然在市場上,見到一張獨異於江南風格的畫作,才找到李唐,將之推薦給已繼位為高宗的康王,高宗重建畫院後,李唐再次進入翰林圖畫院,當時他已八十歲了。

李唐是一個全才型的畫家,繪畫實力豐厚,不但會畫山水,也會畫人物故事畫、花鳥、走獸等。長居江南後,他逐漸改變畫風,北方的大山大水、中峰鼎立的構圖逐漸變成了江南煙雨濛濛、西湖楊柳、平坡的半邊構圖,還有他創的斧劈皴法等,帶領了南宋畫家走向另一個畫風,包括知名的馬遠、夏圭;他雖然是北宋時期的人,但因為影響深遠,與劉松年、馬、夏合稱「南宋四家」。

圖畫說明——小論

這幅畫是三拼絹,就是三塊絹布拼在一起畫成的,從上面天空的位置可以看到接縫,是一幅非常大的作品,《谿山行旅圖》、《早春圖》都是二拼絹。因為,以前的絹尺寸沒有那麼大,超過一百公分的畫,就必須用拼接的方式來完成。

這件作品雖然巨大,但畫面給人感覺愉快、宏大,並不暗沉、蕭條,例如畫中的松葉十分茂密,與郭熙《早春圖》中的蟹爪枝給人蕭條的感覺、或春芽才剛冒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這幅畫像是夏天,生機勃勃,且聲音很多,畫中可以感受到泉水汩汩、松風搖曳、主峰兩側、山凹處、山峰處都有流泉,呼應了畫名中的「萬壑」。

圖畫說明——細部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很多史料記載李唐體格兼備,他擅於描寫萬物生氣蓬勃的朝氣,以這幅畫為例,這幅畫有很多細微的部分,讓你覺得動感十足,跟李唐使用的多變皴法、採用的畫面元素都有關係,例如在畫中的山石、雲、松、水等是主要元素,我們可以看到李唐以不同的皴法來做出各種陰影、變化,忠實地表現了物體的表面結構。

立體的松樹:他用墨線先把樹幹圈出來,再用半圓形畫出松樹身上的節理,卻沒有很呆板地把整棵松畫滿,利用一半的密集度來表達樹幹的起伏,這些節理的表現與淡墨染色具體呈現了這些松樹的立體感。

厚實的松針:李唐利用細筆的短針,把松針一筆一筆畫出來,粗細大小不同,而沒有想用染色直接帶過,畫法十分細緻。

真實的泉壑:後面的這些水紋與傳統的畫法也不太一樣,如果你常去爬山,就會發現水紋就如同李唐畫的樣子,嘩啦嘩啦地流淌著,跟范寬《谿山行旅圖》所畫的抽象性的水、瀑布不一樣。

落款:皇宋宣和甲辰(按:一一二四年)春,河陽李唐筆。李唐是河陽三城人,就是現在的河南孟縣。但這幅畫沒有畫名,所以「萬壑松風」應該是後人所取。◇#

──轉載自

(點閱藝談ARTIUM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鄭之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 蓋德克解釋,戶外寫生有一個挑戰,就是看到的風景有太多的細節令人不知從何下手。摩爾教他如何將場景分解為簡單的圖形來找到繪畫的焦點,然後學習場景構圖的明暗變化(value,即明度)。剛開始的時候,蓋德克限制蓋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來調色,用明暗來描繪形體。
  • 德拉克洛瓦熱衷於描繪異國帶有充沛情感的場景,以此凸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張力。這些元素充分體現在他對大型貓科動物(特別是獅子和老虎)的描繪上。在他整個職涯中,他都在觀察這些貓科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然後運用各種媒材捕捉貓科動物威風凜凜的一面。由此創作出知名的藝術作品也都成為他的傑作。
  • 幾世紀以來,學者們一直試圖釐清關於荷馬的真相:是否真有這樣一個人?如果有,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於他的創作?他的神話故事是否具有歷史真實性?這些詩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還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積,仍是有待商榷的問題,但大家都達成共識:這些詩最初是在希臘文字廣泛發展之前,於公元前7、8世紀之交的某個時候創作出來並口耳相傳的。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1582年,卡拉奇(Carracci)家族的三位成員——阿戈斯蒂諾(Agostino)和安尼巴萊(Annibale)兄弟及其堂兄盧多維科(Ludovico)共同創立了第一所強調寫生的重要藝術學院:啟程者學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旨在藉由重新研究大自然來復興古典傳統,以矯正樣式主義(Mannerism,又譯:風格主義、矯飾主義)對藝術界的不良影響。他們重新提倡寫生,並從自然形態中尋找靈感,而非單純模仿前輩大師的作品。
  • 克拉克森‧弗雷德里克‧斯坦菲爾德(1793─1867年)是浪漫主義時期多產的藝術家。他的職業生涯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光亮派畫家(luminist painter)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相似。然而,斯坦菲爾德在建築、波濤洶湧的海洋與航海相關細節的表現上獨樹一幟。
  • 《牧人來拜》為卡拉瓦喬的大型作品畫上了完美的句點——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讓觀眾洞見這一場景,這是其他畫家從未做到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