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傳奇:行義報恩的難兄難弟(1)
唐朝有一樁傳奇故事,主人翁郭仲翔和吳保安,二人並不是親兄弟。因為任職地方不同,雖是同鄉,也很少見面,但因為一紙信符,二人成了生死之交,情勝兄弟。郭仲翔兵敗被俘,常年做苦役;吳保安家境貧寒,為了救出郭仲翔,離家在外十多年籌集物資,最終在一位貴人的慷慨資助下,贖回郭仲翔,讓郭仲翔重回中原繼續為國效力。在煌煌大唐,他們的善行義舉譜寫出感人的篇章。
一紙信符 傳寄同鄉之誼
郭仲翔是唐朝宰相郭元振(656年—713年)的侄兒,很有才華。郭元振對郭仲翔視如己出。時逢南方蠻夷作亂,朝廷派將軍李蒙出兵平叛。李蒙出征前,到宰相府向郭元振辭行。郭元振便將郭仲翔推薦給李蒙,希望侄兒跟隨出征,能夠建功立業。李將軍同意了。
由於郭仲翔很有才幹,擔任判官時,幫助李蒙處理了不少繁瑣的軍務,成為李蒙的得力助手。
郭仲翔有一個同鄉吳保安,在遂州方義縣做縣尉。吳保安考慮到任期將滿,不知道下一個職務會是什麼,於是寫信給郭仲翔,希望他能保舉自己到軍中做事,跟在他的身邊,記錄戰功細節。
郭仲翔重視同鄉情義,又常常周濟他人,幫人解決燃眉之急,便向李蒙將軍舉薦吳保安做軍中管記。李蒙聽說吳保安很有才學,欣然同意。
兵敗被俘 宰相侄成為蠻人奴隸
遺憾的是,之後蠻人軍隊頻頻發動攻擊,唐軍大敗,李蒙將軍戰死沙場,郭仲翔和眾多士兵也成了敵軍俘虜。蠻夷軍隊貪圖漢人財物,允許被俘的唐軍給家人寫信,讓他們的家人拿財物來把人贖回去。三十匹絹,就可以贖回一名俘虜。
吳保安趕到姚州時,正是唐軍戰敗的時候。郭仲翔寫信給吳保安說:「很遺憾,你的來信還沒有來得及回覆,大軍就出征了。我們深入敵軍巢穴,可是被打敗了,李蒙將軍陣亡,我成了俘虜,只能忍辱偷生。」郭仲翔回顧過往,感嘆自己的遭遇。此時此刻,他被迫成為奴隸,被蠻人任意奴役,就像蘇武在北海邊牧羊一樣,在蠻地飽嘗艱辛。
郭仲翔在信中說:
「人生最艱難的事,我都已經遭受過了。我出身於顯貴世家,如今卻成為蠻人的囚徒。隨著時光流逝,我越來越思念親人,越來越想念故國。遙望先祖墳塋,常常難以自抑,如同發狂一樣,心中悲痛萬分,為此不知流了多少眼淚。行人見到我的模樣,都會為我傷心哀嘆。
「我和你雖然還沒見著面,然而鄉思之情,同鄉之誼,已經將我們連在一起。希望有朝一日能見到你的風采。」
蠻人貪圖漢物 以絹可贖人
郭仲翔慶幸吳保安祖上積德,沒有趕上戰事,得以保全性命和聲譽,不用像他一樣做囚徒,在極遠的地方忍辱偷生。
因郭仲翔是宰相的侄兒,敵軍看管他很嚴。別的俘虜只要三十匹絹就能贖回去,而贖他回去則需要一千匹絹及一百匹縑。
郭仲翔懇請吳保安將這封信轉交給伯父郭元振,請求救援。郭仲翔在信中還說:
「如果見不著我的伯父,那麼就希望您親自設法,解我危難,從苦役中救我出來,使我像春秋時期的華元大夫一樣,逃脫蠻地,回歸故國。」
離家十年贖友 籌集千匹絹
吳保安接到這封信,心裡非常焦急。當時一千匹絹的價值是多少?根據《新唐書‧食貨志》所說,唐朝貞觀時期,一匹絹可以換一斗米,折算成今天的度量,一斗米重約十二斤,一千匹可換十二萬斤米,相當於六噸糧食。吳保安只是一名小吏,家境貧寒,讓他去哪兒籌集這麼龐大的物資?
遠在蠻地的郭仲翔不知道,他的伯父已經去世了。吳保安為報答友人的信賴,決定自己想辦法,把郭仲翔贖回來。
吳保安變賣了所有家產,買了二百匹絹,動身前往南方,在南方經營生意,十年都沒有回家。凡是有一點收入,哪怕一尺布,一升米,他都積攢起來。十年期間,吳保安賺到的錢財,前後共買得七百匹絹,仍然沒有湊夠千匹數量。
行善重義 貴人相助
由於吳保安十年沒有回家,吳保安的妻子帶著小兒子到姚州找他。距離姚州還有幾百里路時,吳妻的錢就花光了,吳妻一籌莫展,只好坐在路邊痛哭。
此時,姚州都督楊安居沿著驛道正要去州府,看見吳妻坐在路邊痛哭,便上前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吳妻說:「我的丈夫是遂州方義縣尉吳保安,因為朋友被困在南方蠻地,到姚州營救朋友。我丈夫離開我們母子十年,音訊全無。如今我生活窮苦,想去找他。錢糧都花光了,可是路還很遙遠,心裡為此悲傷。」
楊安居聽後連連稱奇,他沒有想到在當世還有這麼有情有義的人。楊安居被吳保安的舉動深深感動了,決定資助吳妻,並安排車馬送她趕路。
楊安居到州府後,立即召來吳保安,握著他的手,一直走到大堂上才坐下。楊安居說:「我常讀古書,見古人行事仁義,常常感佩不已。沒有想到,如今能夠親眼目睹你的仁心和道義。」
同時,楊安居也勸吳保安不要只顧救友人,也要照顧好家人。這時,吳保安才曉得,妻子也快到姚州了。楊安居說:「我今天剛到,沒有財物能送給你,只能先從府庫借出四百匹絹,資助你做成這件事。等你的朋友回來以後,再慢慢償還所借的絲絹。」
這件事令吳保安喜出望外,楊安居就像上天派來的貴人,不僅使他一家人團圓,還能救出友人。
吳保安便帶著都督贈送的絲絹,派人前往蠻地贖回郭仲翔。就在吳保安苦苦籌集物資這段時間,郭仲翔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時光?@*#(待續)
資料來源:
《新唐書‧忠義上》卷191
《太平廣記‧氣義一》 卷166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