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三百年的毒笑話《笑得好》選譯

笑得好起死回生 不說晦氣話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氣: 510
【字號】    
   標籤: tags: , ,

這裡是有關「失言」的兩則笑話,人算不如天算,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想避也避不了。

失言:不打官事

有一家徽州人連年打官事,甚是怨恨。

一年除夕,父子三人商議說:「明日新年,要各說一吉利話,保佑來年行好運,不惹官事,好不好?」

兒子說:「父親先說。」

父說:「今年好。」

長子說:「晦氣少。」

次子說:「不得打官事。」

合三人所說三句共十一字,寫出一長條貼中堂,令人念誦,以取吉利。

元旦清早,女婿來拜年,見帖子,將它分為上五下六兩句念出來:「今年好晦氣,少不得打官事。」

癡兒說晦氣話

親家娶親,父攜兒同往赴席。

兒子正要開口說話,父親就叮嚀說:「他家娶親喜事,切不可說失志話。」

兒子回說:「不勞你吩咐,我曉得:娶親比不得送殯。」

*《笑得好》原作者石成金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石成金,字天基,號惺庵愚人,留下中國十八世紀的笑話集《笑得好》,謔稱「毒笑話」。石成金是清代的醫家,他不僅診斷個體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體社會­善性佚失的病情,進而開出了「笑話」為藥方、為針砭,願以「笑話」作為提振世道、回復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針」。

他在〈自序〉中這樣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游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

石成金是醫家,也學佛、向佛,認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經意識到:物慾橫流昏蔽了善性、風氣敗壞墮落了人心,腐蝕敗壞的世道人心已經走入沉痾痼疾,不下猛藥已經救不了了!

石老的〈自序〉說:「予謂沉痾痼疾,非用猛藥,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話」醍醐灌頂。

從將近三百年後的今天回顧《笑得好》,竟然世道人心的墮落那麼的相似,惟今天人間道更加下流了。看《笑得好》果若入耳發笑,而且入耳警心, 這就「笑得好」,悟得了「度世金針」三昧!@*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祝壽話兒,福壽吉利長命百歲不嫌多,反之,不吉不利人人見忌。一個祝壽宴席的祝壽辭令,從「壽高彭祖」開門迎喜,怎麼會鬧出「該死了」的歪語收場呢?《笑得好》笑點:祝壽歪語。
  • 僧人發奇言,「吃過又吃」,到底是讓誰「引以為戒」?《笑得好》笑點:齋蚊蟲 笑吃過又吃的。
  • 有一個奶媽幫人撫養小嬰孩。不管怎麼搖、怎麼哄,那小嬰孩就是啼哭不肯安睡。奶媽無奈極了,突然,她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幕,便喊了老爺官人……
  • 新官發誓「若受暮夜錢財,天誅地滅!」白日收受賄賂就不算數嗎?看看貪官自解前誓,真算數?
  • 出家不修心、修口,僅僅是走形式,徒勞無益……三百年前的毒笑話,道出世道的墮落面何如呢?
  • 根據《封神演義》,商朝末年,周室當興,姜子牙奉其師父元始天尊之命下崑崙山,身為將相輔助明主。在伐紂事業開始前,姜子牙首先經歷了一番磨鍊心性的痛苦過程,吃了常人吃不了的苦,本文就談談這段故事。
  • 禮之存在,表現出來,就是禮的形式仍能見到。告朔之禮雖不行,而每朔猶殺羊進廟,則使人尚知有此禮。如餼羊都廢止了,則此禮便痕跡都不存了,
  • 忠厚之人的善行獲天祐!(Shutterstock)
    善有善報的價值觀是一種普世價值,在中華文化中極受到崇尚標榜。然而善報的事蹟不一定是表現在外的轟轟烈烈的舉動,可能是一個人對自己行為操守高道德標準的自我要求。一起來看發生在清朝的兩件事蹟。
  • 平日裡朋友間開開玩笑、逗樂尋開心,是常有的事情。然而,這些尋開心的玩笑也可能在那一瞬間引發意想不到的巨變,改變人的命運,是怎麼回事呢?來看兩則清朝的民間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