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華文化300問

【文史】豐富龍舟文化 起源早於屈原時代

作者:容乃加
香港漁村大澳的龍舟。(余鋼/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1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龍舟是中國龍文化的一種表現,含有神傳文化的思想。

龍舟起源

說端午節就不能不想起划龍舟。划龍舟是因為救屈原、悼屈原而來?

傳說中,戰國後期,楚國郢都被秦國攻破,被流放中的屈原,眼見國家岌岌不保,他對國君的忠諫完全不被採納、他一腔熱忱完全無法效力……愛國的屈原抱著一片忠貞投身汨羅江,楚人紛紛划舟去搜救。

但其實,龍舟文化比這還早得多。

龍舟  天子之駕

龍舟是古時天子專用的交通工具。古書中有不少記錄,這裡舉述幾個。

在西周的史書《穆天子傳》(又名《周王遊行》)中,對周天子有這樣的記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表示西周當時已有龍舟。

周天子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天子,在位達55年,約於公元前十世紀時。屈原在世的年代約當西元前340年到278年,即公元前4—3世紀,所以按這時間來推算,龍舟的歷史比屈原還要早得多。

傳周穆王曾經訪瑤池聖母。圖:宋趙伯駒《瑤池高會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另外,《淮南子》書中記載,晏子說過:「昔者秦繆公乘龍舟而理天下。」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公元前621年,也稱秦繆公),在位39年(公元前659年-前621年),穆公在位期間是在西元前七世紀,也早於屈原的年代。

關於龍舟的記載,還有《三國志‧文帝紀》,講魏文帝曹丕(公元187年-226年)親自駕馭龍舟循著淮水,巡幸壽春:「親御龍舟,循蔡、頴,浮淮,幸壽春。 」

以及《隋書‧食貨志》記載,隋煬帝御龍舟巡幸江都,「造龍舟鳳艒,黃龍赤艦,樓船篾舫。……以幸江都」。一行大大小小船舫,舳艫相接,綿延二百餘里。

元代龍舟。元‧王振鵬《萬民同樂端午》(台灣故宮博物院藏)

龍舟 泛遊之舟

泛龍舟也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遊藝活動,晉朝三月三日的拔禊春遊,王公貴族就泛龍舟溯游而上去探訪春天。張華的詩《(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後園會詩》這樣描寫:「暮春元日,陽氣清明……汎彼龍舟,泝遊渚源。 」

陽春滋榮的時節,錦繡紋飾、典麗的龍舟,合樂華池,祓濯清川,滿足人禳災延壽的心願,不正應景?

龍舟 戰船

在兩軍相交中,龍舟也是戰船,起了震懾敵人的作用。

《三國演義》〈難張溫秦宓逞天辯,破曹丕徐盛用火攻〉裡描寫魏國龍舟,可以運載大量兵士參與作戰,「日夜併工,造龍舟十隻,長二十餘丈,可容二千餘人;收拾戰船三千餘隻。魏黃初五年秋八月,會聚大小將士……」描述魏文帝御駕龍舟親征東吳。

東吳孫權近臣接獲訊息,慌奏吳王孫權:「今魏王曹丕,親自乘駕龍舟,提水陸大軍三十餘萬,從蔡潁出淮,必取廣陵,渡江來下江南,甚為利害。」讓孫權大驚。

御龍圖 墓主御龍升天

推斷為戰國中期的《帛畫人物御龍圖》。(公有領域)

戰國時代的墓葬品中有「御龍圖」,宛然是龍舟的原形。看這張寶貴的出土古畫《帛畫人物御龍圖》,豈不像活生生的「龍舟畫」?圖中有一戴著高冠著長袍的男子,腰佩長劍,手執韁繩,駕馭著一飛龍。龍旁有一鯉魚。看龍身平伏又蜿蜒,龍爪在兩翼,龍的頭部高揚,似在水中衝風揚波,龍尾高翹、尾端卷曲。整條龍呈現舟子形狀,這畫宛然是龍舟的原形。

這畫是陪葬品,197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被發現,推斷是戰國中期的畫,反映戰國時代的生命觀、神仙思想:在人世中去世了的墓主,駕龍而歸返回原鄉。

屈原生活在戰國後期,他寫的《九歌‧湘君》中,有「駕飛龍」過洞庭湖的描寫:「駕飛龍兮北征,過吾道兮洞庭」。飛龍過洞庭水,隱約反映了戰國的神仙思想。學者們認為所駕「飛龍」就是指龍舟。想必楚國當地江湖本已有龍舟,故划龍舟在汨羅江中尋找屈原的遺體。後來賽龍舟演變成紀念屈原的習俗。

中華民族的龍文化

中國文化與龍的關係深厚。中國古代還有「五龍治五方」的說法(《遁甲開山圖》榮氏解)。龍主水,布雲施雨,帶來五穀豐登,《春秋繁露》〈同類相動〉篇有「以龍致雨 」的說法,〈求雨〉篇講到作龍求雨的具體作法。

從研究發現的歷史文物來看,中國古代有非常豐富的「龍」文化。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有《玉龍豬》玉雕神似原始的「龍」字。商代金、玉龍雕器已經非常精美,如《蟠龍紋盤》、《龍冠鳳紋》玉飾,雕工細緻、神采飛動。在周代使用玉龍紋佩飾已經非常普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豬》玉雕。(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龍主水,布雲施雨,帶來五穀豐登,所以裝飾龍舟、賽龍舟活動,用來禳災、祈雨,是一些地方的重要民俗。

香港迷人漁村大澳,保留一項有過百年歷史的獨有龍舟活動——遊涌。每逢端午節都會吸引了大批遊客,熱鬧過端午。(余鋼/大紀元)

「龍舟」文化在中國內涵豐富,真是洋洋大觀。現在,在世界各地,觀賞龍舟賽事也成為眾人喜愛的娛樂活動。@*#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中國的貧富差距更是名列世界前列,官場腐敗早已到了氾濫成災駭人聽聞的地步。最為致命的是,歷經中共六十多年的破壞,老祖宗傳給我們的傳統美德已經蕩然無存,整個社會世風日下斯文掃地,沒有多少人真正活的像個人樣。就像有人總結的那樣,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成了一個的典型的「互害社會」!換句話說,中國這個國家雖在,但傳統文化其實已經亡了,徹徹底底的亡了!
  • 端午節將至,關於吃粽子的由來,台灣民俗的觀點是紀念屈原。屈原的子孫在彰化,彰化市寶廓里有個屈家村,村子裡住了30幾戶人家,村子裡的廟宇供奉屈原像。
  • 屈原姓羋(米),氏屈,名平,死後獲得諡號為「原」。先秦時期的貴族,不僅有姓還有氏,男子稱氏不稱姓,因此屈原不叫羋原。
  • 夏洛特亞洲節和龍舟賽5月19日(星期六)在北部諾曼湖區(Lake Norman)的Ramsey Creek公園舉行,這是夏洛特亞裔社區最盛大的活動之一,估計有五、六千人參加。
  • 冬山鄉公所配合端午民俗節慶提倡全民運動,將於107年6月8〜10日在冬山河義成橋段舉辦107年冬山鄉龍舟競渡暨水岸風箏裝置藝術展。6月10日「風箏彩繪DIY」及「龍舟體驗」活動。公所在6月2日(六)上午在冬山河義成橋段,舉行「107年冬山鄉龍舟點睛、祭江儀式」。
  • 宜蘭傳藝在今年端午節(6月18日)當天舉辦陸上龍舟運動會,不用下水!有興趣民眾找親朋好友組隊參加,只要你的手勁強腰力好且刷新其他隊的紀錄,就有機會獲勝全隊一起贏得禮物。6/1〜6/15開放網路線上報名。
  •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 王勃從滕王閣高處臨觀秋景,所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瑰偉絕特的景色就來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陽日。共賞九九重陽詩詞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