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典名畫欣賞

【文史】清宮之寶 古典寫生畫《野蔬草蟲圖》

小白菜 粉蝶 蝗蟲 蜻蜓 登上大雅之堂
作者:鄭行之
宋 許迪《野蔬草蟲圖》局部。(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07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古典寫生畫中的驚歎號  《野蔬草蟲圖》

在藝術領域中,一提到白菜,人們腦中可能立刻就浮現台灣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是中國八千年玉器史中獨特而超凡的作品。它一方面具有石之堅實、水之潤澤,匯萃了山川精華;一方面也是人間巧匠美學理念的極致體現,因此說「翠玉白菜」是件「天人合一」的至寶,一點也不為過。

歷代以白菜為主題或以白菜入畫的作品不多,本文所介紹的《野蔬草蟲圖》就是以小白菜入畫,可謂十分難得。這畫據說是宋代畫師許迪的作品。這棵南宋畫家筆下的小白菜,比起故宮博物院著名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可是毫不遜色呢!

翠玉白菜 玉雕。(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宋代重視寫生 深度掌握造化神工

宋代畫家普遍重視寫生,寫生的目的是想通過對物象動靜態的觀察和描繪,增強對物象的了解和認識,進而對其神情及體態變化深度掌握。

早在南北朝時代就有善作花鳥草蟲的畫家,經過唐代寫生技巧的提高,在五代、宋代,寫生大盛,花鳥畫形成高峰,到宋徽宗一朝,更是進入中國花鳥畫的黃金時代。《野蔬草蟲圖》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宋代名品,被收入乾隆皇的《石渠寶笈續編》第一冊,成了「清宮之寶」。

北宋大力提倡觀察寫「生」之理、寫「生」之態、寫「生」之趣、寫「生」之意,這是花鳥畫的寫生精神。宋代的畫家對於寫生都持十分嚴謹的態度,就是一鬚一足,都巨細靡遺地審視,並能從多個面向去摹寫描繪花鳥草蟲等小生物,展現細緻入微的功夫。

勤於寫生的畫家,筆下的物象生動自然,因為不是憑空想像的嘛。畫家描繪蟲草花鳥這些小生物,形貌逼真,有如將它們捧在掌心審閱,並且將其所察所看、所感所悟詳實記錄下來,從而使觀賞者深受造化神工的觸動。

圖為五代 黃筌《寫生珍禽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畫幅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寶習」,可知這幅《寫生珍禽圖》只是給其子黃居寶臨摹練習用的一幅稿本。僅從這幅稿本上即可了解黃筌的作品之精妙。

廣袤千里一微粟

許迪在《野蔬草蟲圖》這幅畫中,畫了一棵小白菜,還有粉蝶、蝗蟲和蜻蜓。在廣闊的大千世界中,這樣平凡已極的場景遍地都是。看過這種景象的人,也許在心中留下暫短的印象,也許如船過水無痕般,一點印象也不留,因為它們太平常了,畫中的四個主角都太微不足道了。在現代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社會根本沒有任何餘白可供它們駐留。

而畫家心血來潮抓住了這一景,做了這麼一個誰也想不到的布局,簡單地將白菜、蝗蟲、粉蝶與蜻蜓分別安排在畫面四個角落,不加任何背景做陪襯,這樣的布局極為少見,可謂一招險棋。

 進入《野蔬草蟲圖》中

宋朝畫家寫生十分嚴謹,就是一鬚一足,都巨細靡遺地審視,並描繪得細緻入微。圖為宋.許迪《野蔬草蟲圖》局部。(公有領域)

地面上這棵孤伶伶的小白菜,葉片有些破損。倖存的八片葉片雖然看起來都帶點滄桑,但仍奮力地向四方、向高處開展。

一隻紅尾蝗蟲大剌剌地蹦過來,可能被小白菜吸引了,想來飽餐一頓。而在小白菜上方,還有兩位低空飛翔的訪客──淡色粉蝶與黑翅蜻蜓,兩者的來意不太明顯,可能也是想從小白菜這兒獲取維持生命的食糧,也許是碰巧受到小白菜的吸引,偶遇地共會。

畫中的四個主角,彼此之間本無任何關係,只是平實地反映了自然生態,卻不知自己已在無意之間,構成了下一刻的懸念。在這個極短暫的時間差中,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張力,給這不起眼的畫面注入了一股特別的靈動和意趣。

圖為宋.許迪《野蔬草蟲圖》,白菜、粉蝶、蜻蜓和蝗蟲在自然的相遇下,構成了下一刻的懸念,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張力,開展一股強力的生機和意趣。(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畫法 畫藝

《野蔬草蟲圖》的畫法是先以雙鈎法鈎出輪廓,包括葉脈的粗細長短也一併鈎出,然後再填彩。填菜葉時,葉子用汁綠(註1)、石綠層層細心敷染,並且避開葉脈不染,留白。當然,為了生動氣韻把某些梗子及葉脈稍微帶上白粉,掃上淡淡的顏色也是必要的。最後,竭盡所能地去鈎描和鋪陳斷梗、殘葉和凹凸轉折的變化。除了小白菜之外,對其它三隻訪客也都是精心地描繪,賦予了生命。

這幅作品色彩豐富,既用對比手法來加強畫面的鮮活性,也用調和手法來烘托畫面的均衡感。比如粉蝶、蜻蜓的用色,黑白、輕重對比的力道很強,使畫面的活潑度大大地提高;而小白菜和蝗蟲的色調都啟用綠色調中的類似色,藉以產生調和感,兩兩相結合,穩定的力道源源不絕地由此而生。

粉蝶、蜻蜓的用色,黑白、輕重對比的力道很強,使畫面的活潑度大大地提高。圖為宋.許迪《野蔬草蟲圖》局部。(公有領域)

而描繪白菜、草蟲的寫實功力也很到位。這棵白菜看起來有歷盡滄桑之感,從外型到顏色的變化,葉脈的弧度、葉緣的殘損痕跡都清楚地訴說著滄桑;而蝗蟲、粉蝶、蜻蜓小小的軀體中種種的面向和形狀構造的細微變化,畫家都能適度地掌握。

特別是黑蜻蜓飛行的角度,對著觀賞者斜行而來,這對畫家來說是很難準確把握的。再有,小粉蝶身上的鱗粉綿密厚實,仿如一觸手即滿手均沾似的,非常傳神。

這些林林總總技巧上的難度,畫家以他多年所累積的經驗,在畫作中告訴我們:這些都不是問題,有圖為證。

畫家簡介

宋代毗陵(同毘陵,古時一名晉陵,今江蘇常州市)這個地方有「晉陵(毗陵)草蟲妙天下,一幅千金不當價」的說法。當地有些畫師都以善畫草蟲而名聞天下。這幅《野蔬草蟲圖》的作者許迪(生卒年不詳)約當是生活在南、北宋間的毗陵人,逢上宋代的寫生花鳥畫高峰。

明代朱謀堙《畫史會要》以「精妙入神」形容許迪的草蟲畫寫生的成就,已由精妙化入神境,書載:「許迪毗陵人,專工草蟲,師居寧,作黃花、紫菜、青草、紅葉,精妙入神。」許迪師從北宋僧居寧(生卒年不詳),居寧是宋代草蟲圖名家,據《畫史會要》所載:「居寧草蟲名浙右」。

南宋時,毗陵(清代時形成常州畫派,也稱毗陵畫派)的草蟲畫已達到很高的水準,歌頌草蟲畫的詩作也不算少,比如「螳螂相拒立,促織如可聽」、「蚊虻亦具體,纖悉皆可名」的詩句,都很生動地描述了毗陵畫草蟲圖的逼真傳神。

宋元時期是花鳥畫高峰期,當時大量毗陵草蟲圖外傳日本、朝鮮半島。朝鮮王朝時期(公元1392—1910年)流行繪製草蟲圖,許多著名畫家喜畫草蟲,就是受毗陵草蟲圖的影響。在日本到了江戶時代,其著名畫家中也有毗陵一脈的影響。

華夏歷史綿延不絕,而文化則需要承傳才得以延續。在《野蔬草蟲圖》這幅畫中,透過畫家許迪的巧筆,我們看到花鳥草蟲畫寫生精神與技巧的傳承與成就。

註1:
「汁綠」是以約80%藤黃+15%花青+5%朱磦調和成的嫩綠色。它屬工筆畫術語,常用來作為反葉的底色和嫩葉的底色。@*#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各家「嬰戲圖」中,畫面所釋出來的意象,大抵都帶有比較好的寓意與象徵,經常被拿來與佳節慶賀主題結合,諸如「多子多福」、「赤子之心」、「早生貴子」、「五子登科」、「麒麟送子」等等,體現了人們對吉祥安康、淳樸美好生活的嚮往。
  • 古云:「畫如其人」,通過畫作,更能體現畫家的氣質、稟賦、修養、品味和境界。惲壽平為了要讓畫中似乎能帶有花香,有意識地設色明麗,用色鮮潔純淨。又因他人品高,胸懷磊落,如光風霽月……凡此種種都能反映到其畫作中。所以他畫的牡丹別有一種他人所不能企及的清澄明朗、高雅脫俗,緣由就在於此。
  • 我們發現,畫家留下的眾多牡丹花傑作中,最能打進人心深處的都是那些看起來彷彿一直在風中自在地翻飛的作品。在這些畫面中,葉子不與花朵爭鋒,只素淨地以花青為主去作單色變化;那片片柔到極點但不纖弱的葉子,似乎都在隨風搖曳、飄轉。
  • 東漢時有一位才女班昭,字惠姬,是大文豪班彪之女。班昭因家學淵源,才德兼備,曾多次被漢和帝召入宮中,令皇后與諸貴人拜她為師,跟她學誦經書典籍,所以又號「大家」。早年因隨夫姓,人們稱「曹大家」。(當時人們把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婦女稱為「大家(姑)」)
  • 二千年前漢宮後宮嬪妃過怎樣的生活?讓五百年前的仇英來引領你進入漢宮春曉……仇英初學畫就得到文徵明父子的讚賞,因此,仇英與文人們、收藏家互動頻繁,得以臨摹唐宋名畫。
  • 《漢宮春曉》描繪了114個人物,在畫家有序的安排下,漢宮嬪妃及侍女次第出場。《漢宮春曉》不是靜態的,展現種種情節,增添了很多歷史想像空間。
  • 國畫美學是重傳神的,形神兼備、意在筆先。既傳藝術客體之「神」,又達藝術主體之「意」,情景交融,主客觀統一,國畫美學於焉完備,馬麟的《靜聽松風圖》展現了這樣的意境。
  • 美國風景畫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26—1900年)在第二次造訪厄瓜多之後五年,創作了一幅日出時分火山噴發的畫作。優美浪漫的構圖在我們眼前展開,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火熱的太陽,以及反射在河面上的陽光。儘管發光的球體被火山噴出的灰色濃霧包圍,但光線仍穿透濃密的火山灰雲,在大地上投射出柔和、溫暖的光芒。
  • 馬遠擅長山水畫,起初師法李唐,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自出新意。《秋江漁隱圖》是他的一幅小品之作,然而畫中現出高超的技法與心意。
  • 安布羅修斯·博斯查特(Ambrosius Bosschaert)以畫筆畫出精準分析的花卉畫,精心安排具有象徵意義的標本,體現荷蘭「黃金時代」(the Dutch Golden Age)的精神。「黃金時代」是一個發現微觀與宏觀的年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