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文史】芍藥窈窕留春住 花間少有史海名花

作者:允嘉徽
花之皇后——芍藥(容乃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906
【字號】    
   標籤: tags: , , ,

立如芍藥 坐如牡丹

牡丹花殘春去了,芍藥正是青春。說芍藥「美」,總也說不完,亭亭花姿,纖纖玉立。芍藥圓滿甜美的嬌容,若少女十七八,風姿綽約動人,「立如芍藥,坐如牡丹」展現美女的氣質。

自古以來,人們說牡丹是花王,芍藥是花后;「國色天香」的王冠給了牡丹,而給「芍藥」的帽子,卻有千百種。對芍藥之美南轅北轍的見解,早自最早的詩史上,就已經展開了。

芍藥開在夏初窈窕留餘春,自古以美貌聞名。(容乃加/大紀元)

唐德宗一朝的進士劉禹錫有句詠牡丹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對愛牡丹花的人來說,誰能不曉呢?這句「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千古頌,讓人對中唐時期愛煞牡丹的唐流風尚印象深刻;而這句詩中同時也用了對比手法描寫了芍藥──「庭前芍藥妖無格」。只不過劉禹錫這一說,恐怕說服不了所有愛花人,柳宗元就是其中一位。

芍藥窈窕留餘春 

柳宗元讚美芍藥:「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餘春 」、「悠悠南國人」(註1)。顏不因酒,只因飲了濃露,映現南方佳人芍藥的清芳高潔;《神農本草經》卷二,說芍藥有一名稱「餘容」。芍藥開在暮春初夏,是否芍藥的綺麗挽回了春天?

有詩評家愛煞了柳宗元這句「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餘春 」,頒予詠物詩的桂冠。清代吳喬《圍爐詩話》就說柳子厚《芍藥》見體物之妙,「『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餘春』,近體中好句皆不及……」。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說柳宗元以芍藥表君子心跡,這裡說的是借用了楚辭「香草美人」比喻美德君子的筆法「亦楚詞以美人為君子旨也」。王闓運手批《唐詩選》說柳詠芍藥「無凡豔而頗似詠蘭」。

年花〈元亨利貞〉花材中運用了芍藥為主角。(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提供)

這麼說來,芍藥到底俗不俗呢?或竟邪不邪呢?

《詩經‧溱洧》芍藥典故 

柳宗元這首讚美芍藥自在優雅,詩的最後一句「願致溱洧贈」中的「溱洧贈」,是引用了《詩經‧鄭風‧溱洧》篇情人以芍藥相贈的典故。

三千年前的鄭國,有溱水、洧水。春天冰融,水勢盛大,浩浩渙渙流蕩而過。剛過了上巳時節,有一男一女相遇,那女子勸男子一起去水邊看風景,男子被說動了心。在那廣大無際美麗的地方,他們相謔嘻笑,快樂悠遊。男子女子互相愛慕,將離時送了對方芍藥。好像電影劇終了停格在芍藥上:

芍藥又名將離、離草。(容乃加/大紀元)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蘭)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註2)

古來芍藥也叫離草、將離,是離別時相贈的花。當時,鄭國有這樣的風俗,三月上巳日,桃花順水流下時,人們在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持蘭草,祓除不祥,也就是漢代的「祓禊」。

《詩經毛詩序》 說《溱洧》是一篇刺亂醒世之作,「兵革不息,男女相棄,淫風大行,莫之能救也。」

到了宋代朱熹評註,把這首詩說成淫奔者的自敘,「士女相與戲謔,且以勺藥為贈,而結恩情之厚也。此詩,淫奔者,自敘之詞。」漢代毛詩序的解讀秉承詩三百「思無邪」的立意,以刺亂醒世,說是淫奔之詞豈不失去了詩經的本意?

到了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卷五》還是傾向於漢代毛詩的看法,「此篇則刺淫者也,皆非淫詩」,認為宋儒的讀解偏邪了。

富貴芍藥宰相 出類拔萃

郎世寧畫 仙萼長春圖冊-芍藥。(台灣 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中國,北牡丹,南芍藥。江南廣陵(今揚州)芍藥甲天下,和洛陽牡丹齊名。 廣陵名貴的芍藥稱「金帶圍」或「金纏腰」,這種花是可遇不可求的,怎地說法?因為金腰帶不是從種子生成開花的,也可以說是天授與的吧,這種花一現出,城中就有人要當宰相了。宋代陳師道 《後山談叢》記載:「紅葉而黃腰,號金帶圍,而無種,有時而出,則城中當有宰相。」當真有這回事。

《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記載,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魏國公韓琦以資政殿學士統帥淮南,家園中的一株紅芍藥開出了四朵奇花,中間黃色花蕊好像金帶纏腰,就像宋朝宰相的朝服,紅色官袍纏金色腰帶。

當時揚州芍藥中還沒出現過這品種呢!韓琦就邀請了四位在朝中任職的朋友──王珪 、王安石和陳昇之,同賞奇花以應祥瑞。賞花盛會中,剪下四朵芍藥,四人各簪一朵在頭上,盛景應盛會。之後的三十年間,這四人都分別當上了宋朝宰相。其中陳昇之是臨時替補了瀉肚子的某朝官赴會賞花,這不是天意嗎? 這芍藥就是後來的名品「金纏腰」,也叫「金帶圍」。

清 李墅《四相簪花圖扇》。(公有領域)

「芍藥」不僅以容貌美好婉約示人,她還有妙用,被稱為女科之花,是婦女的良藥。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芍藥有多種妙用:「同白朮補脾,同人參補氣,以酒炒補陰……」

芍藥一朵「解語花」,然而,世間人是否「解花語」呢?芍藥是綽約君子?還是妖豔俗物?芍藥是刺亂醒世的花使嗎?還是放蕩者迷惑人的幻象呢?……

世間人真有解花人?

和元稹相交相契的白居易還有另一種「解花語」。穀雨去、春風逝,白居易看著庭園裡的芍藥花殘,花老矣……花謝、花開、花又謝,他恍然通上了另外空間一般,生老病死輪迴轉換,今世的我豈非是幻身?

今日階前紅芍藥,幾花欲老幾花新。

開時不解比色相,落後始知如幻身。

空門此去幾多地,欲把殘花問上人。
(《感芍藥花寄正一上人》)

穿透了芍藥的青春色相,白居易悟了一些「道」,越過了花衰的哀憐,把著稀疏殘花,懇切追問:今天我還有人身在,我還來得及修行解輪迴嗎?

芍藥謝了,春天也已經失去了蹤影。「我欲留春情不淺,青春別我苦無情。」……(宋‧張耒 《題宣州後堂壁四首 其二》)#

清 黃慎《韓魏公簪金帶圍圖》軸(或名《韓琦簪花圖》)。(公有領域)

@*

註1:柳宗元《戲題堦前芍藥》 
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餘春。
孤賞白日暮,暄風動搖頻。夜牕藹芳氣,幽臥知相親。
願致溱洧贈,悠悠南國人。

註2:《詩經‧鄭風‧溱洧》二章: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點閱【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華佗覺得奇怪,喊醒睡熟的妻子,一五一十地將剛才發生的事給她描述了一遍。妻子望著窗外的花木藥草說:“這裡的一草一木,到你手裡都成了良藥,被你用來救活了無數病人的生命,獨有這株芍藥被冷落一旁。
  • 一千多年前的醫藥著作《本經》裡,已有芍藥的名稱記載。南北朝傑出的醫學家陶弘景開始把它分為白芍、赤芍兩 種。它們不同之處在於:赤芍為野生品,入藥以原藥生用,其功用長於涼血逐瘀﹔功效長於補血養陰。以浙 江出產的芍藥,品質最佳,稱為“杭白芍”。
  • 「澹蕩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風。」如果你要一覽花王牡丹的大器,如果你想一親花后牡丹的雍容,你一定要珍惜三月中氣穀雨時節。牡丹花為何稱「花王」?知道唐宋清三代賞牡丹的時尚……
  • 「國色天香」形容牡丹花也形容美人,想知道典故來源嗎?驪姬、唐代仕女簪花都和「國色」、「天香」典故有關。
  • 一生不追求富貴的苦吟詩人孟郊,進士登科時「春風得意」的躍然開懷,「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怡然自得,看似不尋常的反應,其根底是什麼心情?和《遊子吟》有何牽絆嗎?
  • 母親節賞中國文化的母親花--萱草,顧一顧萱草的典故和故事……忘憂草、萱草和北堂、萱堂都是和母親相關的典故。萱草的相關詩句,遊子吟……孟郊、王冕他們的孝親孝行故事……
  •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 王勃從滕王閣高處臨觀秋景,所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瑰偉絕特的景色就來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陽日。共賞九九重陽詩詞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