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俠五義》說到包拯如何展現一個首相的風範:「每日勤勞王事,不畏權好,秉正條陳,聖上無有不允。就是滿朝文武,誰不欽仰?」這幾句話雖是簡短扼要,卻正是知識爆炸、人際關係疏離和重錢利甚於道德的現今社會迫切需要的能力與態度。《七俠五義》回回精彩的故事正是開展了這樣有知有味的為做人典範。
「每日勤勞王事。」王事者乃指天下百姓之事,百姓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安穩和愉悅最是明君賢臣所在乎的。但這當中牽扯了許多的利益與權勢,所以其中就有許多人心的考驗機會。當一個人能下定胸懷百姓的決心時,那就能展現出「不畏權好」的氣質,經過一關又一關的磨練,「秉正條陳」的氣魄與能力則水到渠成,君主明辨忠奸當無不允賢臣。天下太平的成果是長久時間積累而成的。從雞毛蒜皮的小事到男女婚嫁的終身大事都在成就一個民族的偉大文明。我們就來看看《七俠五義》裡面如何描述包拯明斷這種家務事。
原來有一個孤寡的婆子楊氏告上衙門,說是小女兒玉香本是嫁與趙國盛之子為妻,但婚禮過後卻發現大女兒金香失蹤了。沒想到趙國盛也到了衙門上告說:「小人趙國盛原與楊氏是親家。她有兩個女兒,大的醜陋,小的俊俏,小人與兒子定的是她的小女兒。娶來一看,卻是她大女兒。因此急急趕到她家,與她分爭為何抵換。不料楊氏她倒不依,說小人把她兩個女兒都娶去了,欺負她孀居寡婦了。因此到老爺臺前,求老爺判斷判斷。」人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可歷經處變不驚、當明鏡高懸時,肯定有更高的智慧能撥雲見日。
當天包拯問完了楊、趙兩方後退堂到了書房,沒想到突然兩眼發直,身體亂晃,也不言語,包興悄悄問了老爺:「怎麼了?」只見包拯身子忽地一挺,說道:「好血腥氣呀!」便往後倒下,竟這樣連日的昏迷不醒。善於醫術的公孫策給把了脈,卻是「六脈平和,並無病症。」連了幾日,太醫也束手無策。眼見著到了第五日,氣息竟然漸漸的微弱了起來,眾人不由得著急起來。包興也想起來當年包公曾病倒在大相國寺,確是由該寺修道人給救治的。高層次的修道人都有些能處理另外空間靈體干擾的能力,並非只能處理表面肉身的醫術能及。要能鍛煉斷是非的氣魄與智慧,得有經歷個過程,可謂:「處處皆是考驗,關關都得過」,就看人的心性與品行。一旦認定了正確目標,那麼勇氣自來,也會吸引能人前來相助,度過難關。包拯日後的護衛南俠展昭也在此時發揮了及時的作用。
話說包拯在昏迷前就寫了信希望展昭能到府衙來相助,以盡忠王事,為百姓謀福。可沒想到展昭雲遊四方、行俠仗義去了。哪知此時卻叫展昭在投宿的道觀中發現了玉香和龐太師殘害包公的陰謀。真可謂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曉囉!@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