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拒編文集 觀當朝史書明得失
唐太宗是位雄才大略的千古明君,也是一位風雅的皇帝。他開設文學館、弘文館,君臣在處理政事之餘,談論典籍、創作詩文,在歷史上留下許多美談。更可貴的是,這位文武雙全的皇帝,對文史有獨到的見解,讓人深思。
漢代的大賦以詞藻華美、氣勢恢弘著稱,官修史書中也用大量篇幅將它們記錄傳世。唐太宗就此對負責修史的房玄齡說,《漢書》和《後漢書》都載有揚雄《甘泉賦》《羽獵賦》、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班固《兩都賦》。這些文字華而不實,對規勸帝王執政毫無用處,為什麼要收錄在史書上呢?
他告誡房玄齡:「今後有人上疏議政,只要他言辭直率,合情合理,有利於國家,無論我是否採納,都要記錄在史書上。」
詩人有詩集,文人有文集,太宗一生有80多首詩歌傳世,作《溫泉銘》、《晉祠銘》等文章,著《帝範》一書教誨皇子,可見他的文學造詣很深。然而,他卻又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部作品集。貞觀十一年(637年),也有大臣請求將太宗的作品彙編成集,卻被他拒絕。
太宗說:
我的詔書和命令,如果有益於國家和百姓的,史書都會記載,足以流傳千古。如果是不遵循古訓的、擾亂政務的作品,即使有文采也會貽笑後人,這不是我需要的。
而像梁武帝父子、陳後主、隋煬帝這些亡國之君,都有文集傳世,可是他們的道德、品行都不可取。君主聖明與否,關鍵在於他的德行,何必要有文章流傳呢?
其實,太宗對文學的態度,也是對歷史的態度。而對歷史,太宗表現出更多的關注與慎重。貞觀十三年,他召來撰寫起居注(記錄帝王每日言行的史書)的褚遂良,打破傳統希望查看對自己的記錄。褚遂良起初不同意,因為他會把皇帝的言行,無論好壞都如實記錄,他擔心這樣的記錄會觸怒皇帝。
第二年,太宗又對負責修史的房玄齡說:「我每次看前朝的史書,通過懲惡揚善來規勸警戒後人。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皇帝不能親自看當朝的國史呢?」房玄齡的回答和褚遂良一致。太宗卻說:「我現在想看國史,如果記錄了好事,不用多說;如果記錄了不好的事,我就可以引以為戒,加以改正。」
房玄齡等史官仍然畏懼天子,將史書刪減整理後才敢送給太宗。當看到有關玄武門之變的文字非常含蓄時,太宗立刻援引歷史舊事教導他們,周公誅殺管叔、蔡叔,周朝才得以安定;季友毒死叔牙,魯國才得以安定。他說:「我的所作所為,和古人相同,都是為了安定社稷,保全萬民。史官執筆為什麼要隱晦?」他命史官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寫出。
魏徵聽說這件事後,對太宗的勇氣非常敬佩。他說:「皇帝是九五至尊,無所懼怕,只有國史才能懲惡揚善。如果寫得不真實,那讓後世看什麼呢?陛下讓史官修正史書,正合乎公正的道理啊!」(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貞觀政要》)@*
點閱【唐太宗治國智慧】連載文章。 #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