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貼
中國的黃曆新年降臨時,人間千門萬戶「爭把新符換舊桃」。除了大門楹柱上的春聯,一尺見方的斗方「春貼」,如春呀、福呀也是最常見的,象徵「春」到人間、「福」星高照。
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常見倒貼「春」字貼,表示「春到」,而倒貼「福」字,就少見,甚至說「福」不能倒貼!為什麼呢?是因為「福」不能「倒出去」嗎?還是說不正不能鎮邪、不能迎福呢?這裡面藏著中國文化典故。
康熙帝之福 天下第一福
「福」字的春貼中,有個「天下第一福」的「福」貼,這要從清朝說起。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莊太皇太后病了,傳說康熙皇帝御筆書寫了「福」字,並且用「「康熙御筆之寶」的玉璽加持,為祖母孝莊太皇太后祈福。
清康熙十二年黃曆二月中 ,是孝莊太皇太后60大壽,然而皇太后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讓宮中的氣氛也沉重起來。憂心忡忡的康熙帝從古籍查到上古「承帝事」有「請福續壽」的說法,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天父「請福續壽」。
為何不為皇太后「請福續壽」?於是,孝順的康熙帝虔敬地沐浴齋戒三日,精選了一隻筆,以剛勁之力在絲絹箋上寫下約半米高碩長的「福」字,正上方又以皇帝御璽「康熙御筆之寶」加持。孝莊太皇太后的病好了,民間從此盛傳此「福」為「天賜鴻福」,「福星高照,鎮天下妖邪」,這個長瘦型的福字也有了「長壽福」的暱稱。
康熙帝御筆「五福臨門」
康熙帝寫的這個長瘦型「福」字與一般體型富態的「福」字大不相同。他的「福」字帶有書聖王羲之草書「福」的字形筆意,同時又加入王羲之草書《十二月六日帖》之「壽」字頭的寫法,多含了長「壽」之意。人稱康熙帝這一福帖是「福中有壽,福壽雙全」。
仔細端詳康熙帝這個「福」字的寫法,實際上包含「五福」之象--「壽、田、子、才、福」全聚。進一步來看,「福」的右上角的筆畫像個「多」字,像是王羲之草書《十二月六日帖》之「壽」字頭的筆意(參下圖):
右下田字「開口」,王羲之的草書也常見這種寫法,人們認為其表徵「無邊之福」、「洪福無邊」(參下圖),福字的部首「示」,似「子」又似「才」字(參下圖):
一個「福」字內含「多壽、多田、多子、多才、多福」,「五福臨門」!再加上康熙玉璽鎮福,因此這個「福」字有「天下第一福」的稱譽。
後來這個「福」字被雋刻在長方形石頭上,做成福字碑。在乾隆朝時不知為何被密藏在恭王府的萃錦園假山下的秘雲洞中。恭王府現為恭王府博物館,人們可以在館中看到這福字碑。
心誠意恭 敬天信神 福祐臨門
甲骨文的「福」是「兩手奉尊(酒器)于示(地神)前,……即後世之福字。」(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福,祐也。从示,畐聲。」[1] 把兩種意義合起來說,福佑來自神,源自一心赤誠對神的敬奉。康熙皇帝的「天下第一福」說到深處,真實反映的是他至孝的心感動天地,招來「福」祐,為祖母添福壽。其它的意含,是後人的心願累加上去而衍生出來的新年民俗文化。
中華文化傳承的是敬天信神的中心思想,心誠意恭,順天而行,福祐祥臨家門、國門,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核心精神!所以家家戶戶年年除舊布新之際,就誠誠敬敬、端端正正地將此傳統的「福」字貼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以迎神賜福。
《康熙字典》說「福」是神祐,是福祿、吉慶,是美善,是吉祥(「福:祐也,休也,善也,祥也」)。意思是能得到天地神明的護祐就是福;積德行善自然能得神祐,能招來福祿吉慶。如果把這「福」字倒過來貼叫「福倒」,福倒了,把神踩在腳下,倒行逆施,禍也就來了!
人人心中都有一口田,能虔誠修福田,行善積德,符合上天好德的標準,就能得到上天庇祐,就能造福自己、造福家門,獲得真正的平安和永續之「福」。今年迎新歲,也誠誠敬敬給自己貼個端端正正的「福」吧!
註釋[1] 《漢語大字典》「福」:按甲骨文字形代表「地祇」,就是地神。《說文解字.示部》:「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
@*#
--【中華文化300問】待續--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