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牆必看】陝西除夕命案細節曝光

人氣 32718

【大紀元2018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每天為讀者梳理翻牆必看的文章:

1.雲影傳媒採訪張扣扣家人 信息量很大
大年三十中午案發後,嫌犯張扣扣及其父親都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經南鄭公安查明,其父親並未參與作案,是被嚇跑的,人已在大年初二回到家中。

2.【新聞看點】四面楚歌?一帶一路遭大國反制
這兩天,國際媒體的報導中,關於中共「一帶一路」的問題接連出現,國際社會對中共越來越感到擔憂。 有消息爆出:美澳日印4個國家,正在研究一個方案,準備替代中共的「一帶一路」,抗衡中共不斷擴大的影響力。

3.大陸古蹟被「假冒」 學者嘆中華文化不再
節假日是親朋好友結伴旅遊的好日子,但大陸許多景點被批「名不符實」,一些承載歷史的名勝古蹟,其文化內涵不再,建築不倫不類。旅加華裔作家盛雪表示,中華文化將隨著古蹟的煙滅而消失,這是一個非常急迫的問題。

4.美朝冬奧原定密會 華府:平壤或因這事取消
美國川普(特朗普)政府週二(20日)表示,副總統彭斯二月初率團參加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期間,原安排與朝鮮冬奧代表團官員祕密會晤,但朝鮮在最後一刻取消,推測原因是彭斯在這次亞洲行期間表達川普政府要加強對朝施壓的立場。

5.林輝:為何「六九屆」學生少有成功人士?
提到「老三屆」這個特定詞語,很多人並不陌生。它專指文革期間1966年、1967年、1968年三年共三屆初、高中畢業生。文革爆發後,大學停止招生,這三屆本應已畢業的而實際上並沒有完整結束學業的高中、初中生,在被毛利用完打倒黨內對手後,又被毛一聲令下,以「知識青年」的身分發配到了農村或邊疆地區。當時,他們的年齡大多在15至21歲之間。1979年,這些數百萬「老三屆畢業生」才被允許參加高考,而一些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已然永遠留在了被發配的土地上。

6.中共人大高官傅瑩為朝鮮核武「洗白」遭駁斥
近日,中共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傅瑩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核安全」談話,涉及的朝鮮半島局勢的言論再惹非議。大陸資深媒體人接受大紀元專訪詳解其觀點荒唐所在。

7.【新聞看點】習見美大使 疏解美中貿易緊張?
川普上台後,一再表示對美中貿易的不滿,並把2018年定為「美中貿易攤牌年」。對中共來說,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了。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就在這個關鍵時候,習近平在最近會見了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

8.李天笑:習近平清掉春晚中暗埋的地雷
中共春晚年年遭來罵聲一片,這已是常態。今年比較蹊蹺的一件事是:原來為提升收視率被官媒大肆吹捧、早早策劃的所謂泰山封禪大典節目最後一刻突然被撤。

9.中朝將設新貿易區 輿論擔憂削弱對朝制裁
據韓媒報導,中共當局正在中朝邊境地區推進新的貿易特區項目。儘管北京也參與了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核試驗、導彈發射的制裁,但輿論擔憂貿易特區的設立可能會成為對朝制裁的漏洞。

10.紐教授因揭中共滲透遭報復 總理承諾調查
星期一(2月19日),新西蘭總理嘉欣達·阿丹(Jacinda Ardern)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對坎特伯雷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安-瑪麗·布萊迪(Anne-Marie Brady)教授遭到入室搶劫一事表示關注。她並承諾,會向有關官員「提出一些問題」,以了解事情的原由;如果有證據表明此事確實是因為布萊迪教授揭示中共全方位滲透新西蘭的研究工作而遭到報復,「那我們應該評估並採取因應行動」。

11.中共貪官舌尖上的腐敗——他們怎麼吃?
在習當局「打虎打蠅」的反腐運動中,大批中共官員落馬被查,而隨之官媒對這些官員的揭底報導,讓民眾一觀中共官場的醜惡。日前,陸媒盤點了中共貪官「舌尖上的腐敗」。

12.位於遼寧丹東 朝鮮在海外的最大餐廳關門
韓國媒體報導說,受聯合國制裁影響,位於中朝邊境的遼寧省丹東市、朝鮮在海外的最大餐廳已經關門,其員工陸續返回朝鮮。

13.孔子學院對美國最大的危害是什麼?
中共一直積極擴張其在美國的影響力,而美國教育機構則是中共滲透的重點。分析認為,這是為什麼中共在美國大學裡的滲透如此難以掌握,為什麼與之作戰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14.傳3月簽約中梵協議 港天主教徒全球聯署反對
梵蒂岡同中共之間傳出的「主教任命協議」再有進展,意大利媒體近日披露,雙方最快在3月簽署。香港一些有影響力的天主教徒向全球主教團發起公開聯署,呼籲教廷「懸崖勒馬」。

15.澳華裔議員與州長前顧問被曝與中共關係密切
正值澳洲各界持續關注中共在澳的滲透和統戰並積極討論反外國干預和滲透的相關法案之際,《太陽先驅報》週二(20日)曝光了維州一名政府官員、資深華裔議員和一名維州州長的前資深華裔顧問與中共的緊密聯繫。

責任編輯:方明

相關新聞
【翻牆必看視頻版】王岐山「出山」又一信號
【翻牆必看】習再破中共高層內部祕密規定
【翻牆必看視頻版】誰為孫政才築起「厚牆」
【翻牆必看】郭金龍曾這樣評價魯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