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台醫材產業新南向 打團體戰搶商機

人氣: 8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綜合報導)根據台工研院IEK Consulting報告指出,2017年東協與南亞的醫療支出總合為2,698億美元,預估未來5年的複合成長率可達9.1%,但東南亞內各國醫療體系及制度仍存在極大差距。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郭大維認為,建設東南亞醫材市場能夠借鑑衛福部「一國一中心」策略,建立當地人脈打團體戰,或者與台灣醫生共同合作。

透過台灣醫生參與醫材年會的方式,將台灣堅實的醫材代工實力介紹給當地醫生,單就價格比可能無法與中國競爭,但讓當地醫生能夠實際了解台灣製造品質,及維護方式,這將會成為台灣廠商踏進東南亞醫材市場的機會。而對廠商而言沒有最好的市場,從東南亞各國的進口依存度、人居醫療支出及私人醫療支出的數據上,將會幫助台商掌握各國市場的條件,分析當地市場可能性。

以菲律賓及印尼為例,郭大維表示,印尼存在醫材產品都來自進口的特性,也因為這樣境內的醫療產業受到高度的管制,醫療機構雖然放寬外資持股到70%;但在醫材經銷上則是限制外資持股在49%,但無論外資持股的比率多寡,在銷售通路部分仍只能賣給100%資金經營的藥局、中盤商或醫療銷售專門店。

另外,菲律賓國內的醫護人員的素質高及自費市場成熟的特性,私立及專科醫院的名醫擁有極大的醫材採購權力,而醫院則是存在耗材的採購需求,但有許多廠商明確表示公立醫院存在收款問題,就是政府經費有限有時會有收不到款項的具體問題存在。也因為勞動力便宜,讓許多醫用敷料、注射及輸液等醫用耗材廠商在地設廠,台商則有美德醫療、邦特、佳醫集團等。◇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