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快速的變遷中,如何讓下一代能安心立命,是師長父母們的重要心願。但是惡濁的世道,也讓師長們不免感到疑惑,該為孩子準備好什麼樣的品行,才能讓他的人生道路走得踏實?
中國、台灣和其它國家的民間單位,這幾年以公開方式讓民眾投票選出能代表當地的社會狀態與民眾的心理反應的年度字。例如:中國2014年的「法」與2015年的「廉」兩個年度漢字道出了民眾內心的希望;「以法治國」而非以個人權力物慾為標準來治理國家。去年的中國民眾則盼望著「以廉養能,有廉知恥」的時代早日實現。
台灣民眾在2014與2015年選出的年度漢字分別是「黑」和「換」。2014年的「黑」乃因少數沒有道義的台商以黑心油污染了台灣美食王國的名譽。這些台商曾被公開爆料乃依靠了中共黑官曾慶紅的政治關係而大發利市。但台灣人民譴責不義的行動轉為對受害商家的信任與支持,讓整個社會展現出超前的恢復力。2015年的「換」字代表著民眾盼望著2016年的執政輪替。
不論選出來的年度漢字是什麼,都透露了非常重要的內涵,那就是現實社會在「信義」方面的淪喪與渴望。夫妻沒有信義就無法拒絕誘惑,婚姻破碎則成必然。商場沒有信義就糾紛四起,成本加劇甚至倒閉也是司空見慣。政府失去信義則喪失民心,鞠躬下台指日可待。上司下屬沒有信義,職場必然唯利是圖,盜取機密或陰謀陷害則會屢見不鮮。教育沒有信義,作弊之風必然抬頭,國家如何能得人才?社會崩解將日漸逼近。屆時人人為敵、盜賊四起,那麼時日就會像2015年馬來西亞的年度漢字一樣:「苦」。
信義的破產所帶來的惡果如何不苦?因此,給孩子一個遵從信義的道德觀就極為重要。
北宋袁采是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的進士,官至監登聞鼓院,為人廉明剛直。他的《袁氏世範》是培養禮義品行的重要著作,他在書中寫下「信」的標準是:「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對於「義」也有很明白的見解:「飲食,人之所欲,而不可無也,非理求之,則為饕饞;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無也,非理狎之,則為奸為淫;財物,人之所欲,而不可無也,非理得之,則為盜為賊。人惟縱欲,則爭端起而獄訟興。聖王慮其如此,故制為禮以節人之飲食、男女,制為義以限人之取與。君子於是三者,雖知可欲而不敢輕形於言,況敢妄萌於心!小人反是。」心中若有信義的標準,舉止則自有規範。
《後漢書 獨行列傳》裡面有一則「雞黍之約」的信義故事。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人。在太學裡與同窗張劭(字元伯)友誼深厚。當畢業告歸鄉里時,范式向元伯說:「後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到了約定的日期,元伯向母親請求殺雞煮黍以待范式。不料張母對兒子表示這種曠日久遠的誓約,對方或早已忘記,不必當真。但元伯對母親說:「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果然巨卿迢迢遠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
後來伯元病重,棄世前因未能見到范式一面而悲嘆。在那快馬書信也難立即通知訊息的年代,范式竟然夢見元伯戴著下葬的黑帽說自己於某日離世,不知范式能否趕在下葬前見上一面?出殯那天元伯的棺木到了墓穴前就硬是抬不動,張母撫著棺木問到:「元伯,豈有望邪?」話才一落,只見素車白馬載著范式嚎哭急來。這段信義情誼不但讓在場的千人感涕,也留下「雞黍之交」的品行明鏡。
筆者的公公也曾述說過,他因在外地求學,返鄉奔赴母喪時,棺木也是等到他趕到才抬得動進入墓穴。這些真實的例子早已不在孩子們的教科書出現,我們真得靜下心來,反思自己是否只教育孩子以肉眼可見的物質世界為唯一的追求呢!
末以詩一首為記:「唯有物質非真相,莫忘品行是核心,昔日汗青照後顏,吾輩傳承高志向。」@#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