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不贊同畫家搞筆會和現場筆墨表演,一些文化活動往往很少是畫家自己準備好的毛筆宣紙等工具的,大多是現場由主辦方準備,畫家對現場工具一般都不會熟悉,讓畫家露一手兒,其實是難為畫家(小範圍朋友圈或學術性的研究做現場演示是必要的,尤其教學中,教師的現場演示尤為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網絡教學視頻代替不了現場教學的原因之一),做秀性的書畫表演效果都不好。
興致所至,轉而為畫,中國畫不是描出來的,也不是用時間慢慢磨出來的,更不是你要我畫我就會畫好的,但無論怎樣,和西畫不同,作畫時的情緒對中國畫家確實重要。
畫好中國畫,尤其是寫意畫,畫家要對宣紙的紙性、毛筆的筆性要有很大程度的掌握才能得心應手,且中國畫本身就是偶然性很強的藝術,任何畫家都不能保證每張畫都能滿意。筆者在冰雪畫研究中,往往為了一種畫法畫意,要由百餘張的失敗換取一張成功之作。
毛筆的毫多少、長短、粗細、軟硬、健的多寡,甚至動物毛毫採摘的季節不同,筆性都會有變化。所以中國畫的臨摹從古至今,都不能和原作一樣,往往臨摹的都是筆意,毛筆操控的艱難,讓很多人學畫的第一步就沒了信心。毛筆水分多少、墨色多少、顏色調和,筆尖、筆肚、筆根的水、墨、色的融合沒有兩次一樣的。
西方繪畫的調色是在調色盤裡進行,塗到油布前可盡一切條件調出畫家認為滿意的顏色,而中國畫調色有時在一隻毛筆上完成,一支筆可以蘸上幾種顏色,在運筆方向、用力大小、快慢、頓挫中和宣紙的不同紙性接合,完成顏色的調和。
好的畫,不是耗費時間磨、描出來的,但要有足夠的時間醞釀,這個過程是畫家在自我的世界裡徜徉。長時間的藝術構思習慣,使得外人認為畫家生活節奏緩慢,不喜受拘束或總是天馬行空。
很多人問我,多長時間能畫一張冰雪畫?我很難回答,中國畫偶然性很強,很多張的失敗才能成功一張。一次我為了研究北方早晨乾的樹樁上的霜的畫法,兩個月上百幅試驗品,沒有一幅滿意的,紙性、添加劑濃度很難找到合適結合點,是母親提醒用一種藥水助水墨的滲入,才有了進展。
當然,研究性的和商品類的畫要求不同,心理上對畫的成功理解也不一樣。這是大眾見到的商品畫和學術性畫家作品的區別,也是商品畫貌似筆法嫻熟、墨色精到、裝裱精美而價位低廉的原因之一。
快餐似的學習和突擊往往摸不到中國畫藝術的根。近年中國畫創作、欣賞領域,淺顯畫意的畫太多;尤其商業經濟影響,流水線的商業化運作,使原本脆弱的中國畫難見本來面目。
流水線批量生產的「中國畫」成批流入西方,讓西方人以為有著幾千年古老文化含量的中國畫是如此淺薄,且價格低得只是勞動力的技術費用。筆者在河南洛陽、安徽黃山等地,見到街面的畫畫作坊很多,批量生產的牡丹花一摞摞地擺放著。黃山屯溪老街,商品類的山水畫林林總總,筆力、藝術性參差不齊,西人遊客穿梭在街上,來感受中國古老文化的人們已經找不到傳說中的那種墨香了。
2002年,一位瑞典朋友在東北的友誼商店,買了一幅立軸山水畫,認為買到了純正的中國畫,興沖沖地來見我。我一看是一幅流水線上的商品畫,皴法無考究,賦色是用板刷大面積平塗的,典型的地攤貨,只能對他說,中國畫流派很多,水平也是良莠不齊,這個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國畫。在江南,我還見到使用白描勾線的印刷品再人工渲染的商品畫……這都大大影響了中國畫在國際文化領域的傳播。
再者,無定力的畫家在某種原因影響下,熱衷於現場表演。短時間作秀,讓不了解中國畫的人誤認為,中國畫就是這樣的任意塗抹。幾分鐘畫就的畫兒怎麼能有大價值?還有的書畫表演者往宣紙上吐口水、甩鼻涕,什麼酒後一揮、雙手寫字、倒畫、反書、無任何筆墨功力的甩墨點,用拖布在萬人廣場做書法表演……顛顛狂狂,這些都對中國畫的傳播和發展起著負面的作用,甚至是起著破壞作用。
最糟糕的、最有破壞力的是一些西方繪畫理念培養出的畫家,沒有或少有系統中國畫的訓練,就畫、說、評中國畫,將中國畫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拉了下來。沒有長時間的筆墨功夫練就,是找不到中國畫味兒的。這些人以自己在中國畫以外的名氣而在中國畫領域遊走,蒙蔽了很多人。意大利麵點師來做川菜,給他辣椒也做不出川味的辣。少有定力的學生跟著走捷徑,大款、土豪、媒體跟著忽悠。從歷史的角度看,這是中國畫的劫難。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嚴重影響中國畫的發展,那就是由政府主導中國畫發展方向。一種文化的延續和發展,需要正統的思想引導,民間、政府力量交織進行。一旦社會性的價值觀、道德取向有了偏差,民間調節和引導的藝術力量就會走偏,尤其由政府操縱的藝術方向讓本可以不做壞事的人也昧了良心。
大家知道,歷史是過去的事,不可能讓後人去操縱歷史。任務攝影完成不了,若PS歷史圖片就是要掩蓋什麼,是醜事(此處不是指娛樂類的修改圖片);但是繪畫可以冠以「藝術處理」來混淆視聽,給大眾洗腦。藝術領域大家熟知的某幅歷史題材的油畫,裡面的人物隨著中國當時的政治風波的需要,改來改去,不尊重歷史地把本來在場的人換掉,還可以將不在場的人添進去,完全不顧歷史存在,這樣冠以「藝術處理」的說辭,實際上都是可憐的藝術家被奴役的結果。
藝術領域的媚風很盛,是因為政府每幾個月就要搞一些紀念什麼的畫展、賽事,畫作的內容、畫風符合他們的要求才能入選、獲獎,且這種入選獲獎都和畫家的工作、待遇、名聲直接掛鉤,各地文聯統領各地畫家,控制畫家。有人說現在自由了,你可以自由地畫畫,若此,你就要下決心避開政府倡導的「藝術」,甘於寂寞或走自己的生存道路。但要知道,畫家也是社會性的人,在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下,要真正做到為純藝術而活,太難了,或有些不實際。但是中國有血性的畫家還是有的。@
(點閱【醉夢話丹青】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