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孩子,不知從哪兒聽來的,商人都是貪婪的這句話,為此,他遠離了出生的家庭,長年與基層人員一起工作,他的工作非常基層,需大量的體力活,收入不高,接觸了大量的清潔員與保全員,在那段時間,他學會了如何用不高的收入生活。
他覺得那是他生命的亮點,清高、不貪婪,久了,沒有人知道他來自何處。每一個階層有每一個階層的思想行為特點,久了,他的思想行為特點與他們無異,幾乎忘了原來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中,會接觸到自己僱主的客戶,在生活中,也會認識一些新朋友,這些新朋友有一般白領的上班族、有教師、有校長夫婦、有老闆、有街上擺攤的……。他們見他這樣生活,時常將家中用不著的東西,直接轉送給他,有衣服、背包、手提袋、碗筷、小型傢俱、儲物櫃等,也將家中買多的食物,都打包給他,有麵包、零嘴、放了很久但未過期的奶粉、雞、鴨、魚、壽桃、甚至有米,有菜、有堅果類的食品……。時常有突如其來的驚喜。
或許因為福份在的關係,他也收過許多二手的名牌衣物或有牌子的包包,有些只穿過一兩次,有的連吊牌都沒剪掉,十分保暖,是老闆這個階層的人們送的,他們認為這些他們用不到了,因此,打包來轉送這個他們心中的可憐人。
雖然出生於做生意的家庭,但這個孩子沒有做生意的概念,至少在當時,不會想到開個二手商店或找通路將這些二手商品賣出,而是將它們再整理了,轉送給其他更需要的人,他心裡知道,人們對他很好,而有許多人,常常是拿不到這些的,錢只要夠用就好,他畢竟有個工作,雖然收入不高,然而,為了怕自己貪婪,他不願去想錢的事情。
基層的生活,就這樣過了許多年,直到有一天,他因受傷無法再勞動而止。
雖然肢體受傷,但腦力還在,這時,家族企業的長輩,強制的將他帶離基層,並以盤商的身份,供應他一至兩樣產品,幫助他建立成本概念,助他創業。
是啊,受傷不適合再做勞力工作,但腦力還在,那就試著做生意吧!他開始見到商業的力量,有另一條道路,在他眼前展現。
由找店舖、問廣告、打通路做起,這位曾經遠離商業的孩子也開始洽談家族企業產品以外的產品,在這過程中,發生了幾件有趣的事。
盤商其實也有買錯貨的時候,有一位盤商錯買劣等貨銷售給他,造成他的顧客對他不信任,他只好不斷地賠禮又退費又補償,開始以為是被蓄意欺騙,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位盤商真的自己不知道,雖然經營多年,多樣產品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企業家的孩子批的這個產品對盤商而言也是新產品,公司也在了解當中,在他退費並補償他的客戶時,盤商也對他退費又補償,使他深深感觸一句古老的諺語:「無知等於欺騙。」
另一位老字號的盤商看他憨厚憨厚的來批貨,什麼都不懂,不敢賣給他,第一次他吃了閉門羹,第二次,裡頭的老太太對他說:「我這產品內含的金屬很貴,且需要組裝,你會組嗎?如果不會的話,買回去等於浪費,我批給你,你以後會罵我的。」
企業家的孩子說不會,他知道這個東西要怎麼組裝,而老太太仍然拒絕他的批貨,只答應先讓他帶兩條回去,組裝成成品後,先帶回來給她看,等她看得可以了,再來批。
東西帶回來了,組裝也組好了,但孩子始終沒將成品帶回去給老太太看,即使經過那兒,他終於知道老太太是對的,他算了算成本,知道這個東西進價成本太高,不是一個初始創業的人能夠這樣負擔的,因此,至今,他仍感謝那位老太太。
先前一位多年好友介紹了一個個人工作坊給他,工作坊的負責人有些貨物可供批發,但規模小,負責人十分率性,常找不到人,每每透過好友傳達,結果好友因不懂產品,傳來傳去,常常表逹不清,令負責人與他都搞不清楚對方的需求,幾個月後,企業家的孩子已經沒有耐心了,想放棄,就在他放棄不久,終於負責人向好友要了電話,直接打電話過來,負責人也發現了好友雖然牽了線,有些事情也需買賣雙方直接談,這是半年來兩人第一次通話,這位負責人,電話中十分客氣,口氣中帶點歉咎與不好意思(一直找不到人……),談過之後,直接給他批發價,無論他拿多少,且告訴他剛開始做生意,不要批太多,賣出去了再批。
在這過程當中,他總結出自己的商譽不夠,因為工廠不認識他,不會放貨,且他在創業中,初始能夠向工廠購買的貨量不大,拿不到優惠的折扣,如果要大量下單,他的資金又吃緊了,而店面的每月租金,如果租得有規模一點,是比他過去在基層工作時一個月薪水還高的,他的腦子「噹」的一下,做生意要先累積一筆為數可觀的資金,還要押貨、租店面、要承擔貨物賣不出去的風險,而這些資本,都是投入在賺取利潤之前,商場如海,即使投入鉅額資金,一個不小心,也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麼,「商人都是貪婪的」這句話對嗎?會不會是不明真相的人們,霧裡看花的話語?
自己的父輩也是白手起家,也是從薪水不高的基層做起,沒有任何背景,每個月所賺的收入一點點一點點地存,比別人更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存到了一筆可買貨的錢,可租店面與公司,開展生意,這需要多少刻苦耐勞才能達到的,而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因前人的辛苦,後輩得享福蔭。
而自己,現在正走過自己長輩所走過的路,他們是怎麼走過來的呢?@#(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