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年俗「大雞大利」「金雞報喜」
黃曆2017年是丁酉雞年。雞年到,民間年俗喜歡說「大雞大利」,因「雞」與「吉」同音,在中國年俗中是很受喜愛的一種動物。世世代代的華人有民俗在除夕、新年時畫雞、貼雞畫窗花以驅鬼怪邪氣。常聽到「金雞報曉」、「金雞報喜(諧音曦)」,以「金」形容雞,含有大吉、珍貴的意味,那麼為何稱「金雞」?真的有「金雞」嗎?
「金雞報曉」「金雞報喜」真的有「金雞」嗎?
隋代著作《玉燭寶典》(杜臺卿撰)引漢朝《括地圖》(著者佚名,已失傳)的傳說:
桃都山有大桃盤屈三千里,上金雞,日照入此雞則鳴,於此是晨雞悉鳴。
《括地圖》說,有金雞站在桃都山上桃樹上方,這山上桃樹真巨大無比,樹冠面積就有三千里廣,視野寬廣無障。每日第一道晨曦射出,金雞就鳴叫報曉,引動全天下的公雞報曉。
魏晉南北朝的《神異經》也有這樣的記載:
大荒之東極至鬼府山臂沃椒山腳巨洋海中升載海日,蓋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鳴,悉鳴則潮水應之矣。
《神異經》中提到往東行到世界盡頭的沃椒山腳是巨大的海洋,海中有一扶桑山,每天海中日從這山升起、落下。那裡有玉雞、金雞,玉雞一鳴緊跟著金雞鳴,金雞鳴叫之後,石雞也跟著鳴叫,然後天下的雞鳴報曉,潮水也相應合。
瞧瞧這些中國古代的故事,可見,在中國文化中,「金雞報曉」、「金雞報喜(曦)」的說法之來源真是久遠了。
@*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