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三教是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體系。現如今人們對儒學的涉及遠多於釋道二家。這種現象,固然相當程度上說明在歷史漸行漸遠的當下,儒家的道德學問依然受到人們的推崇。而有時,人們對儒教的傾心則是出於一種誤解。那就是在無神論作用下神學漸成非主流的當下,儒教往往被誤認為非關神學,不類釋道,從而更加所謂有「貼近現實」。
至於儒教非關神學的論據,很多人會舉出孔子所說的「子不語怪力亂神」等隻言片語,認為孔子不信神。也有人會舉出王充,並冠以一個現代稱號,稱其為「無神論者」。也有人會以宋代理學家為根據,認為那些大儒常常是以排斥佛老的姿態出現,如此種種,最後導出了儒家似與天地神明無關的錯覺。
然而,如果我們逐一地、客觀地重新審視這些論據,也許會得出全然不同的結論。
首先來看儒家的源頭,孔聖先師。《論語》中的「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一度成為孔子不談鬼不信神的論據。其實孔子要做的事情是傳承做人之道,非是修煉之道。所以很少觸及神道之事,當然更不會去涉及低靈與外道,所以會「不語怪力亂神」。至於「敬鬼神而遠之」,在先秦,鬼是指祖宗先靈,神是指神明,孔子怎麼可能教人不敬祖敬天。況且,孔子最為看重祭祀之事,祭祀的對象就是祖宗與天地神明,如果連信也不信,何用祭祀乎?所以這話其實是說對鬼神要有敬的態度,譬如周敦頤看蓮花,認為只可遠觀,這是因為帶著一層敬意。以遠為敬,放在古代是很好理解的。又如孔子所說祭神如神在,對神的敬與信,即使看不見神,卻如同神站在眼前一樣,這難道不是至真至誠的正信嗎。
再如漢朝時儒學,這是儒學發展的新階段。關於那個時代的儒學發展,有一個說法,叫做「獨尊儒術」,但這既非漢武帝所說,也不是漢書所載,而是出於清末學者的一家之言。不過這種說法卻給人一種漢朝時除了儒家,百家盡廢的印象。事實上那時諸子的學說並非不存在了,只是轉換了一種形式,為儒家所調合,而這種調合主要即是體現在儒家對道家與陰陽家思想的吸收。表現出來,正是兩漢經師們遍注群經時,進一步發揮天人感應之說。董仲舒的君權神授思想、東漢的讖緯之學達到頂峰。雖然假托讖言、偽造符命之事時有發生,從而衝擊了真正的讖緯之學,但這全然是另一回事。我們現在所說的是真正的讖緯之學,其站在天道天命角度對人事進行解讀的權威性、可信性,是得到漢代從學術界到朝廷的一致共識的。所以儒家不但不是無神的,反而是一直在傳承著神學。
接下來再看被現代人列為無神論者的另一位大儒,生活在東漢時的王充。王充被劃為無神論,依據有二。一是因他認為人與萬物是天地合氣化生而來,於是今人就稱之為「唯物」。二是因他對於走入極端的讖緯之學有所抨擊,也曾對一些上古神蹟的記載表示質疑。然而通觀王充的學術思想,會清晰看到王充並非否定神學,而只是對神學另有表述。所有的論戰,其實都是有神論之下的不同觀點的碰撞,而並非是現代人所以為的無神論與有神論的分爭。譬如王充主張妖祥或瑞應之說,認為受命之君將出,會有鳳凰、麒麟、芝草等吉祥之物出現。他主張「人將亡,凶亦出;國將亡,妖亦見」。所以如果將王充視為無神論,則實在是過於武斷與片面,而這種說法因為被寫在教科書中,卻被相當一部分人所接受。
再如兩宋時的儒學,這全然又是一個階段。宋代儒學,也稱道學,也稱理學,也稱宋學,其開始是接續唐代韓愈所提出的儒家道統問題。這一號召到了宋朝,經宋初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的發揮,成為理學之先聲。由於這個起源是排斥佛老,以儒為大的,於是使人誤以為儒學此後的整體狀態就是如此。事實上那個理學的緣起只是一個短暫狀態,真正的理學出現後,無不是援佛道以入儒,成為比之漢代規模更大、程度更深的儒家與神學的調合。並且歷史上無數學堯舜之道、讀聖賢之書的儒生,同時亦是修道之人,或是佛家居士。在他們看來,儒學與神學並無衝突,一為做人之道,一為超人之道,都是他們在不同層面上的援以為指導的不同思想體系而已。
所以回顧儒學所經歷的各個階段,可以說從始至終儒學都是以敬天禮神為其大前提的,儒教的道德學問與神學內涵本就是互為表裡的一體。儒學,望文生義,乃人需之學也。人生天地之間,上有天道不息,下有坤德載物,而最大的人之所需正是道德,這是源於天地的,是神給人規定的。儒教以道德教化人,其實是讓人人心中有法,有道,有神,所以才會自我約束,如果脫離了這一層內涵,那種道德教化就成了沒有內涵的空洞說教,這世上不乏堂而皇之的空洞,就連中共不是也曾冠冕堂皇地喊出過「以德治國」嗎。而任何落於空洞的口號式教化,其對社會的約束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所以現如今,雖然儒教未絕,而儒門中卻再也見不到捨身取義、殺生成仁的勇毅,見不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節,見不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實踐。這一切的原因說到底就是儒教到了近世,漸漸失去了神性的因素,而這卻是儒教的根本。孔子說祭神如神在,雖然看不到神卻如同神在眼前一樣百分之百地恭敬,想來,這種對天地神明的百分之一百的敬畏,當是儒學者首先要做到的。@#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