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留侯論》中有這樣的描述,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講,古時候被人稱作豪傑的志士,一定具有勝人的節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無法忍受的度量。有勇無謀的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足夠被稱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傑氣概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當無原因受到別人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胸懷極大的抱負,志向非常高遠。
在非原則的問題上或在個人的利益上,遇到羞辱、言辭激烈的攻擊時,忍而不發、泰然處之是一種大智慧;以平和的心態、寬容大度的面對別人的意見和批評。「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並不容易做到,但是當遭遇人生的挫折和受到侮辱屈辱的時候,在得失榮辱面前,淡定從容、寬忍大度的理智應對,往往事情會出現轉機,開闢另一番景象。忍是避禍修福的良方。史籍中不乏鮮活的記載。
器量寬厚的婁師德
唐朝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之時,婁師德問道:「我是宰相,你也擔任州牧,我們家太過榮寵,會招人嫉妒,應該怎樣才能保全性命呢?」弟弟道:「今後即使有人吐我一臉口水,我也不敢還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絕不讓你擔心。」婁師德道:「這恰恰是我最擔心的。人家朝你臉上吐口水,是對你發怒。你把口水擦了,說明你不滿,會使人家更加發怒。你應該笑著接受,讓唾沫不擦自乾。」後來「唾面自乾」變為成語,比喻受了侮辱卻極度忍耐,絕對不加以反抗。
婁師德曾推薦狄仁傑擔任宰相。狄仁傑拜相後,對此絲毫不知,多次排擠他,將他放了外任。武則天問狄仁傑道:「婁師德賢明嗎?」狄仁傑道:「他擔任將領謹慎守職,是否賢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則天又問:「婁師德知人嗎?」狄仁傑道:「臣曾與他同僚,沒聽說過他知人。」武則天道:「我用你為宰相,就是婁師德舉薦的,看來他確實知人啊。」然後拿出當初婁師德舉薦的奏章。狄仁傑大慚,歎道:「婁公盛德,我被他寬容相待卻不知道,我不及他太遠了!」
宋代著名理學家程頤講過,「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識量過人者能之。」婁師德器量寬厚,能夠「唾面自乾」,其忍的功夫是非常深的。作為唐朝的宰相、名將,婁師德以謹慎忍讓的高尚品格而載入史冊。
周瑜「雅量高致」「性度恢廓」青史留美名
周瑜為人謙恭有禮,孫權雖然視周瑜為兄長,但是周瑜從來都不會居功自傲,對孫權敬慎服事,完全按照君臣之禮來對待,對孫家極為忠心。周瑜為人也十分親切,揚州百姓都用對一般男子的稱呼稱孫策與周瑜為孫郎與周郎。
陳壽在《三國志》中讚揚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周瑜年少而有才學,高挑有姿容。為人心胸開闊,以謙服人,吳軍中眾人皆與他為友。唯程普因為較其年長卻位居其下,心中不服,於是數次侮辱周瑜,然而周瑜每次容忍,程普自此對周瑜改觀,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譯文:與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飲醇厚的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沉醉了。)據《三國志》記載,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周瑜同程普、黃蓋等人齊心協力,最後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讚美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面對程普的羞辱,周瑜處處以大局為重,沒有和程普斤斤計較,忍讓再三,程普最後被周瑜感化了。在之後的赤壁之戰中,程普和周瑜配合,與其他的東吳大將一起獲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遇事忍讓,能夠化干戈為玉帛;在矛盾衝突面前,以和為貴,包容他人,以寬廣的胸懷坦然處之。《論語》說:「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與人相處時,忍讓、包容是非常重要的。
小說演義、戲曲、戲劇故事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的,並非歷史,在中國正史中的周瑜「雅量高致」「性度恢廓」,這才是周瑜真實的面貌,他的美德和功績世代傳頌。
李忱隱忍知退最終成就「大中之治」
唐宣宗李忱在即位之前,貴為王公的他卻不得不離京出走。西元820年2月,李恆(李忱之兄)被宦官扶上皇位,是為唐穆宗。四年後穆宗病逝,其子敬宗李湛接任,但他只活到18歲,駕崩後由其弟文宗李昂、武宗李炎相繼接任。在這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三朝皇叔李忱以黃老之道,韜光養晦,裝傻弄癡。儘管他為人低調,不事張揚,但光王的特殊身份,還是讓他逃避不了被侄兒們猜忌、排擠的命運。
西元841年,唐武宗登基時,李忱為避禍全身,便「尋請為僧,行遊江表間」,遠離了是非之地。在這期間,他大智若愚、言行謹慎、不露端倪。西元846年,忍辱負重的李忱終於再次回到宮中,登基為帝,成為歷史上頗有作為的皇帝。流落民間的非人待遇,使得李忱長期在民間閱世讀人,深知百姓的疾苦,他恭謹節儉,惠民愛物,用法無私,從諫如流。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詠唐宣宗,稱其為「小太宗」。
李忱勤於政事,孜孜求治,喜讀《貞觀政要》,整頓吏治。李忱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亂未嘗不任不肖,至治未嘗不任忠賢」為座右銘。李忱在位時期是唐朝後期一段安定繁榮的時期,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李忱在登基為帝之前,面對紛繁複雜的環境,他能忍辱負重,避禍修身;他養精蓄銳、忍耐克己,躲過了殺身之禍。這使得李忱最終有機會登上大位,成就一番功業。沒有李忱的隱忍知退,就不可能有後來的「大中之治」,可見,忍耐退讓對於個人修身方面是多麼重要啊!
高僧寒山拾得流傳千古的玄妙對答
唐代的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僧,後被人傳說成「和合二仙」。
寒山、拾得所著《忍耐歌》,廣為流傳,歷經千年而不衰。寒山、拾得間絕妙的問答,蘊含了面對是非的深刻處世之道,因此雖經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之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譯文大意,寒山問拾得:「如果世間有人無端的誹謗我、欺負我、侮辱我、恥笑我、輕視我、鄙賤我、厭惡我、欺騙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拾得回答說:「你不妨忍著他、謙讓他、任由他、避開他、耐煩他、尊敬他、不要理會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忍耐歌》中還有這樣的詩句: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它自乾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今天寒山寺的鐘聲依舊,物是人非,寒山、拾得的蹤跡早已無處可尋,但《忍耐歌》卻被世人千古傳誦、流傳甚廣。這其中的寬忍的智慧,靠世人細細領悟品味了。
結語
忍並不是善惡不辨、是非不分、沒有原則;而是指在個人利益方面、個人修養層面,退一步、少計較、多忍耐。大是大非面前當然要堅守正義、捍衛真理。縱觀歷史,許多具有大忍精神的人,他們是非善惡分明,對於懲惡揚善義不容辭;而恰恰是在個人的利益上,少爭鬥,多容忍,「難得糊塗」。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人們每天都面對各種矛盾和挑戰,工作上的、人際關係上的等等,因為小事不能忍耐而造成各種訴訟、案件,這樣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寬忍大度、心胸豁達,真能做到,不但可以避免禍端、化解矛盾,也會提升自己的修養,人際關係會更健康,心態會更加平衡祥和,生活也因此會更美好。#
文獻參考及出處
1.蘇軾,《留侯論》,北宋
2.司馬光等,《資治通鑒》,北宋
3.陳壽,《三國志》,西晉
4.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北宋
5.劉昫等,《舊唐書》,後晉
6.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北宋
7.寒山、拾得,《忍耐歌》,唐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