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華文化無遠弗屆:新羅篇

勇武的護國支柱——韓國花郎道

作者:皇甫容
font print 人氣: 282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韓國大型古裝劇中,如《善德女王》、《薯童謠》等,常會看到花郎的身影。尤其在《善德女王》中,花朗道貫穿整部劇集。劇中的花郎徒,他們卓越的武藝,匹配著堅守的道德理念,折射出的人性光芒,貫穿劇集始終。在浮躁的電子時代,他們的表現猶如清爽的風,撫平著人心的躁動。

韓國花郎道之源

在金大問撰寫的史書《花郎世紀》中講道:花郎,也被稱為仙徒。昔日,中原的燕國夫人尚慕飛仙,就命人在宮中大蓄美人,稱為「國花」,即源花制。後來此風漸漸傳入朝鮮半島,以貌美的女子作為源花。(《花郎世紀》「花郎者,仙徒也。昔燕夫人好仙徒,多蓄美人,名曰國花。其風東漸我國,以女子為源花。」)

讓貌美的女子率領英俊的郎徒,以建立猶如世外桃源的飛天國度。在韓劇《善德女王》中,新羅就模仿戰國時期的燕國風俗,建立源花制。後因兩位源花間的爭奪,導致系列的慘劇。公元576年,新羅真興王三十七年 ,新羅貴族階層建立起新的團體,即花郎道。由此取代了源花制。

公元578年,新羅僧人圓光到達陳朝(南北朝時的一個王朝),在金陵莊嚴寺研究佛典,後住在蘇州虎丘山,宣講經卷要義。陳朝滅亡後,圓光回到新羅弘揚佛法。圓光在出家前,曾廣讀漢文典籍,譬如《春秋》、《史記》、《論語》等。在中國研習佛法期間,使其所學得以融會貫通。圓光基於釋儒道的傳統理念,提出五戒:即「一曰事君以忠,二曰事親以孝,三曰交友以信,四曰臨戰無退,五曰殺生有擇。」正是這五戒,成為新羅貴族花朗道的核心理念,也成為新羅貴族精神的重要支柱。

「賢佐忠臣,從此而秀,良將勇卒,由是而生」,成為花郎誕生後的精神寫照。

崔致遠在《鸞郎碑序》中也特別提到,花郎道的精神包括了釋儒道三家,比如「入則孝於家,出則忠於國」體現了儒家的思想;「處無為之事,行不教之言」,體現出道家的無為而治;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是源於佛家的理念。

顧愔在《新羅國記》中講到新羅的花郎是從貴族子弟中挑選而來,而且必須是貌美英俊者,使其傅粉化妝修飾容顏,因此稱為「花郎」。花郎徒的默然從道,懷忠抱義,頗受當時新羅國民的尊崇。

新羅花郎,亦如魏晉名士

魏晉名士清俊灑脫,風流倜儻,他們注重人的儀表、體態之美,這是外在的風韻,加上內在的道德修養表現出的清雅,從內到外流露出倜儻的風度,似「煙雲水氣」又「風流自賞」,魏晉名士追求的仙姿氣度,成為文士名士的標竿,為後世景仰。古時的風流,並非今人認為的放浪形骸,而是風流篤厚、德才兼備之意。

東晉名士王羲之,因其超脫的精神,「托杯玄勝,遠詠莊老」、「以清淡為經濟」,其人隱逸的高風,造就了《蘭亭序》傳國、傳世的不朽傳奇。

另一東晉名士謝安則是表現出臨危不懼、鎮定自若的氣度。史載,前秦苻堅率領大軍南下,東晉瀕臨滅亡,謝安以征討大都督的身份負責軍事。當時軍情危急,謝安卻出人意料地登高望遠,悠閒遊玩。「江表偉才」桓沖憂慮地對將士說:「謝安有廟堂之量,但不懂打仗。眼看大軍將近,還在遊耍閒談。現在兵力甚少,朝廷用人不慎,派了沒有經驗的人。敵眾我寡,想必不久我們都要兵敗被俘了。」

事實上,謝安早已召集謝石、謝玄等將領,當面布置了軍機要務,又通知桓沖兵部加強防守西方。在東晉和前秦雙方決戰於淝水時,謝安命次子謝琰、侄兒謝玄和桓伊率領晉軍七萬,最終大敗苻堅和苻融。

當晉軍打敗前秦的捷報送達時,謝安正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不動聲色地放在座旁。客人緊張地問他何事?謝安淡淡地說:「噢,是小兒之輩打破敵軍。」直到下完棋,謝安送客人離開後,才顯露出心頭喜悅,以致進屋時,把木屐底下的屐齒都碰斷了。謝安能於大風大浪中,吟嘯自若,鎮定自如。其人寬宏鎮定的氣度令後世欽佩,因此被後人稱為「江左風流宰相」。

新羅的花郎和中國魏晉名士有著相似的特點,既有灑逸出群的貴族氣息,又有臨敵不懼的無畏義勇。《花郎世紀》「二花郎」的讚語曰:「二花風流,雞林清談。」熟悉的語境,是否會讓人聯想到中國魏晉的竹林七賢?新羅的別稱為「雞林」,竹林七賢和雞林花郎,這些雷同的文化現象,或許看似偶然,卻在無意中透露出文化交融留下的痕跡。

《善德女王》中的護國勇士——花郎

劇中的花郎徒用化妝的方式表達他們視死如歸的大義之舉。這些花郎要在臨死前,在這個世界留下最勇武最壯美的一面。花郎徒在生死攸關時,表現的氣概,既剛烈絕決,又強悍凜然,畫面美得令人震撼。

花朗道成員在進行武藝磨練的同時,培養忠君愛國、有信有義的護國精神。花郎道並非單純的效忠王室、維護權力的均衡或角逐,更大程度上是對整個社稷安危負責,他們擔當的是忠武和大義的角色。如果王室不德,就無法得到花郎徒的護衛和忠誠;如果國君不德,就會受到花郎的約束和牽制。

花郎本身,不僅武藝出眾,在王室舉行盛大慶典時,還要負責樂器演奏、繪畫、舞蹈演出等。比起現代娛樂圈流行的花美男,一千多年前的花郎徒,是名副其實的文武雙全、才藝俱佳的護國勇士。

在李成桂建立高麗王朝後,心向大明推崇儒家,不主張武力,因此花郎道逐漸衰落。後經朝鮮武學界的改制,演化成今日的跆拳道。當激烈的角鬥——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成為社會的常態,是否會讓人懷念起那千年前的花郎精神和那種忠勇和大義?@#

(點閱中華文化無遠弗屆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張憲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今天的日本保存著大量的盛唐文化;而在韓國保留著不少的明朝文化。
  • 公元574年,聖德太子出生在動盪不安的時期。他的父母是蘇我族(Soga clan)國王與王后,為保護王室瀝盡心血。聖德太子出生時,當時的日本文化還未完全形成。
  • 大唐太宗貞觀年間,文治武功蓋世,盛世文明垂範天下,唐朝文化、禮儀、律典、文物制度皆被四夷爭相效仿採納,以沐中土華風為榮。大唐都城長安也成為各國使臣、留學生、僧侶彙集的國際都市。
  • 「韓流」(Hallyu)來襲風靡亞洲,觀眾也通過韓語影視劇,領略到其中的中國元素,比如漢字、建築、服飾、禮儀等等。在韓國古裝劇中,常會看到大幅的漢字書法高掛在宮廷、貴族、士族家中,劇中出現的古代書籍、書信和密旨等也多是用漢字寫成。
  • 在今天的中國山東省榮成市有一座佛教禪院——赤山法華院,這是韓國遊客到山東的必遊景點。院中建有一座15米高的紀念塔和一座戎裝塑像。這座高大的雕像的主人是被稱為「海洋貿易之王」的新羅義商——張保皋。在中韓的文化交流中,他是不可不提的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
  • 禮之存在,表現出來,就是禮的形式仍能見到。告朔之禮雖不行,而每朔猶殺羊進廟,則使人尚知有此禮。如餼羊都廢止了,則此禮便痕跡都不存了,
  • 忠厚之人的善行獲天祐!(Shutterstock)
    善有善報的價值觀是一種普世價值,在中華文化中極受到崇尚標榜。然而善報的事蹟不一定是表現在外的轟轟烈烈的舉動,可能是一個人對自己行為操守高道德標準的自我要求。一起來看發生在清朝的兩件事蹟。
  • 平日裡朋友間開開玩笑、逗樂尋開心,是常有的事情。然而,這些尋開心的玩笑也可能在那一瞬間引發意想不到的巨變,改變人的命運,是怎麼回事呢?來看兩則清朝的民間故事。
  • 射在中國起源很早。至晚商、周時代,弓箭已是男人的性別標誌,貴族家的男子必須從小接受嚴格的射箭訓練。射不僅是最重要的軍事技能,而且成為身體和品德教育的課程,所謂「講德習射」。
  • 何為入太廟而每事問乎?意以為孔子不知禮。孔子聞或人之譏,乃言其問之意,以宗廟之禮當須重慎,不可輕言,雖已知之,更當復問,慎之至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