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立春在即新年伊始 大地解凍東風送暖

font print 人氣: 106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02月04日訊】2月4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氣「立春」,標誌著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幾千年的神傳文化造就了中國人的智慧,而中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也是這一偉大文化的體現。在這一天,歷代帝王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幾千年來中國民間各地也形成了固定的風俗習慣。

立春就是新年伊始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就進入新的一年了。中華文化的基點是天人合一,所以按照中國傳統的紀年法,當太陽運行到黃經315°時(每年2月3至5日之間),就是立春,意味著春天的開始。立春當晚7點,北斗七星的斗柄正好指向東北方45度的地方,是八卦中「艮卦」的方位。

許多人一直以為正月初一才是中國新年的開始,其實是個錯誤認識。長久以來,風水、術數都以立春作為新年的分水嶺,中國古人特有的屬相(生肖)其實也是以這天作為起點。也就是說,2016年2月4日出生的孩子就屬猴了。不過,現在人們大多都以初一作為屬性交替的分水嶺了。

作為節氣,立春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漢代以前,曆法經歷了多次變革,那時將立春定為春節,一直延續了2,000多年。

古人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此時東風開始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然而氣候的異常,冷暖顛倒,就會呈現出古人說的亂象。

節慶與民俗

作為新年伊始的立春,官方和民間都有許多慶祝儀式和習俗,包括「鞭春」、「祭句芒神」、「拜太歲」、「躲春」和「咬春」等。

1. 鞭春

大約從漢朝開始,京府與各地方官府於立春前一天,在正門前的東西兩側擺放泥塑的耕人與耕牛,提醒農民春天來了,準備春耕。後來,演變成真人扮演的「鞭打春牛」的活動。真人扮演的句芒神身穿綠色衣服,手執楊柳或絲杖鞭打土牛,象徵喚醒耕牛準備勞作,這就是所謂「鞭春」。

官吏鞭春後,農民搶著把春牛身上的土片撒到在自家的農田裡,他們相信,這會給自己帶來好收成。

2. 祭句芒神

上邊提到的「句芒神」,也叫「春神」,是民間的草木神和生命神,其形象為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據文獻記載,早在周朝,就有隆重的「立春」儀式。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立春當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郊迎春,迎接主管農事的「句芒神」,祈求豐收。

到了清朝,迎春儀式已成為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3. 拜太歲

古時,以天干地支計算年月,六十年一個輪迴,而每年都有一個太歲神主管那一年的運程,即值年太歲,也稱流年太歲。六十位太歲輪流值年,每個人都有兩個太歲看管,一個是出生之年的太歲,一個是流年太歲。

相傳這六十位太歲神都曾在中國的不同歷史時期托生人間,有的是守護疆土、有功於國的將軍;有的是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地方官員,每個人都是中國倫理道德的楷模和備受世人推崇的學習典範。

「拜太歲」源於道教文化,是中國民間一種化煞消災、祈福納吉的傳統習俗。早在元、明時代,拜太歲活動便被列入國家祀典。

作為一種傳統習俗,「拜太歲」在北京、廣州、台灣、香港等地以及東南亞國家十分盛行。從干支紀年規則上來講,立春之日也是新舊太歲交接班之時。

4. 躲春

中國傳統民俗有「犯太歲」之說。立春當日的「躲春」實際上就是「躲太歲」。立春這一天也是新舊太歲交班的日子,為了避免與上一年的太歲發生正面衝突,凡是犯太歲的人就要「躲春」。按現代科學的解釋,就是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可能對部分人群不利,所以要處處小心謹慎。

所謂「躲春」,不是躲到甚麼地方去,而是指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要與人和睦,心平氣和地度過這一天。拿2015年立春為例,這一天上午11點59分,正式進入乙未羊年,就是2014馬年太歲星君章詞大將軍正式卸任,2015羊年太歲星君楊仙大將軍正式上任的交替時間。按照民俗,屬羊、牛、鼠、狗的人就犯了太歲,就必須避免與羊年太歲的正面衝突,緩和與太歲星君的關係,以免來年運程不濟。

5. 咬春與養生

「咬春」是指立春當日的特定吃食。雖然各地民俗不同,但大體上「咬春」的主要食物為蘿蔔、五辛盤、春餅和春卷。

中國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習俗,明清以後,「咬春」就是吃蘿蔔。明代《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清代《燕京歲時記》亦記載說:「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咬春的另一食物是五辛盤,即五種辛味蔬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講到:「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雜合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杜甫詩所謂『春日春盤細生菜』是矣。」

古人為何要吃辛辣的蔬菜?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養生。立春之際,寒盡春來,易患感冒。辛辣的蔬菜有疏通臟氣、發散表汗之功效,能預防時疫流感。立春後,人體內部機能開始活躍,飲食上需遵循養肝明目、減酸增甘、通利腸胃的原則,多補充水分。

立春時流行最廣的食物就是「春餅」和「春卷」。 在晉代的《關中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唐人)於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不僅民間吃春餅,皇宮中春餅也經常作為節慶食品頒賜給近臣。陳元靚在其《歲時廣記》中記載道:「立春前一日,大內出春餅,並酒以賜近臣。盤中生菜染蘿蔔為之裝飾,置奩中。」

與春餅不同,春卷是油炸食品,其名稱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書中曾提到過「薄皮春卷」和「子母春卷」這兩種春卷。明清時期,春卷已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風味食品。春卷的餡主要是韭菜(或韭黃)、荳芽、粉絲等。 #

責任編輯:伊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24節氣中的「立冬」,不少地方白天超過30℃,甚至還有點熱,感覺不到冬意。典型「秋老虎」的天氣甚至讓路跑選手昏倒,氣象專家、中大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指出,節氣代表太陽直射地球位置的變化,勉強可用來解釋季節,但若用在逐日天氣預報可能會出錯,立冬不冷,與整個冬天冷或不冷毫不相干。
  • 冬令進補是中醫調養虛弱體質者的方法,在秋、冬季節與節氣交換之際,日夜溫差很大,氣候忽而潮濕忽而乾燥,冬季養生就更為重要。不同體質的人,進補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我國古代五行形相學就把人按照不同的特徵、個性,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人」,他們在冬季的食補方式側重的也有所不同。
  • 今年是24節氣中的小寒,是1年中第1個節氣,也是最為寒冷的時期之一,但中央氣象局統計,今天台北最低溫為18.2度,和過去15年相比,可說是最不冷的小寒。
  • 音律隱隱,琴音悠揚遠逸 春雨或急或緩,去而復返 諦聽山櫻花與彩蝶對話
  • 園林商議何事,風過語噥噥? 桃杏立相對望,楊柳猜相遞語: 何日展蔥蘢?
  • 春打六九頭, 春官鞭春牛。 鑼鼓迎新春, 爆竹響不休!
  • 「九九」也是陽數之極,九九歸一,滿溢又將還原,黃金之秋將逐漸褪色,所以「重陽」也是個陰陽變化的關鍵日子。在古時的九九重陽就有了一些天人交融的登高賞景、感恩祈壽和避厄的風俗,也是今天重陽節活動的主題曲。
  • 天地四時節氣的循環,例如秋分的「陰陽相半,晝夜均,寒暑平」的現象,年復一年在時光隧道中循環往復,準確而無窮無已,這是誰的造化呢?「萬物由造化,誰通天地心」。藉著秋分的展現,讓我們重新思考上天教給我們的生存之道吧!
  • 歷史上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有一則知名的對聯,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下聯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因為這個對聯,他成為馬員外的女婿,又在科舉考試中春風得意,成就「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美談。對聯中提到的「走馬燈」,有著悠久的歷史,藉著花好月圓的中秋佳節,本期「紀載香港」就邀請到生和隆扎作第二代負責人梁金華師傅,詳析「走馬燈」的歷史淵源、特色和手工製作遇到的困難。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