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不欺心

作者:心緣
font print 人氣: 279
【字號】    
   標籤: tags:

古代,有個家境不太好的書生帶著一個小童進京趕考。途中見一個年輕人躺在路上。書生上前查看,才發現這個年輕人已因突發病死去。

書生打開他的隨身包裹,裡面只有一些書和十錠金子。小童見四下無人,就勸他不妨把金子帶走,然後溜之大吉。

書生正色道:「人不可欺心。絕不能做這樣的事。」書生決定趕考後再尋找他的家人,於是拿出一錠金子,讓小童買來一口棺材,將書生及其錢物一起就近埋下。

奇怪的是,書生剛走到城中,一匹漂亮的白馬就緊緊相隨,怎麼趕也趕不走。書生十分納罕,覺得其中必有緣由,便騎上馬任其奔馳。白馬跑到城外一個非常偏僻的大宅門口停住了,書生與這家主人交談後才真相大白。

原來書生路遇的那個年輕人正是這家的公子,其父曾為當朝一品官員,那匹白馬是公子的坐騎,他們正為找不到公子而發愁。書生告知了埋骨之處及所剩銀兩。這家人按照書生所示,找到了埋棺的地方,果然錢物俱在。

公子的父親感念書生的恩德,又十分欣賞他的品行,便寫信向皇上推薦。書生後官至宰相。

好一個不欺心!或許在眾目睽睽之下,很多人會沒有貪念,或者至少會被抑制;但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能做到不欺心最是難能可貴。事實上,蒼天亦有眼啊!書生的善報不正說明這一點嗎?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書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南宋孝宗淳熙末年,浙漕京尹潘景矽與老人交往。潘家種有一株紫木樨,花葉繁茂,煞是喜人。及至盛夏,正是天下一片蔥郁之時,這株紫木樨卻日見槁枯。潘景矽見花葉凋零,心中為之不悅,又恐是什麼不祥之兆,竟終日圍著這株紫木樨嘆息起來。
  • 宰相宋璟的孫子宋沇對音律學很有造詣,唐德宗貞元年間,宋沇進獻樂書二卷,唐德宗讀後十分讚賞,又得知宋沇即是宋璟的孫子,於是詔見宋沇進宮。德宗與宋沇兩人對面而坐,談論音律談得非常高興。
  • 幾頭馿被圈養在圍欄裡,怎麼也出不來。可是有一頭馿竟然用嘴將欄杆搬開,很從容地出來了。
  • 古人都很重視誓言,所以丈夫聽接生婆發了這樣的毒誓,就不再懷疑她了,反而懷疑.....
  • 古人遵守諾言,言行一致,對於一句交託的話,能做到終身不忘,而真正成為良知、正義、感恩的人。踐約守信是誠實做人的核心,是為人處世道德標準的要求,是對自己良心的忠誠和對他人的負責。
  • 朱熹是理學家,認為: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灶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灶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灶,亦不可媚於奧也。
  • 在成年禮的「加冠」這場生命禮儀中,德、禮相依且缺一不可,更重要是彼此的關係是以「德」為本,是「以德制禮」,以「禮」為末。因此,「德」是為成年禮的核心樞紐,養成一個具有良好品格,同時能夠承擔家庭國家責任的男子是成年禮的重要依歸。
  • 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祭禮在東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過,信奉神明是虔誠、是感恩,而不是交換,不是說給神佛燒香磕頭就能保佑升官發財、生兒子。人禮拜時的有求之心,是褻瀆神明。
  • 毛子水認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說」,可以說是實話,亦可以說是託詞。季路問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這章的話,也許有同樣的意義。
  •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