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藝術復興中心」藝術哲學系列演講之二

為什麼藝術要寫實(5) 抵制權威洗腦 迎接寫實重生

演講者:弗雷德里克‧羅斯(Frederick Ross) 舒原/譯
font print 人氣: 86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大紀元2015年08月27日訊】譯者按:19世紀中葉以降,現代藝術的支持者們開始全面顛覆和壓制西方正統寫實藝術的審美價值和表達體系,使之完全陷入癱瘓之境,從畫廊、博物館、藝術教育機構到報章媒體,諸多的「權威暗示」帶動著大眾不辨美醜、人云亦云。近三十年來,現代藝術的公正性開始受到質疑,同時,古典寫實與當代寫實藝術也勃然復興,此間,創辦於美國的「藝術復興中心」(,簡稱ARC)已成為全球藝術界同好研究、交流和競賽的高端平台。本文是ARC創辦人弗雷德里克‧羅斯(Frederic Ross)2014年2月7日對康涅狄格肖像藝術家協會的主題演講,也是ARC藝術哲學系列演講的第一講,通過對一個半世紀以來藝術史的重新審視,不僅申明了視覺藝術為什麼要寫實的問題,也匡正了偉大畫作的定義。今分為五篇發表,各篇標題均為譯者所加。

為什麼藝術要寫實(1) 寫實是藝術的基本語彙

為什麼藝術要寫實(2) 現代主義毀壞了藝術传统

為什麼藝術要寫實(3) 150年藝術史發生什麼事

為什麼藝術要寫實(4) 19世紀學院派藝術家的突破

(續上篇)

現代主義者所做的一直就是助紂為虐,鼓動破壞藝術家們藉以完成人文交流的唯一通用語。揭露現代主義藝術史的真相一直是我多年來的一個目標,任何刻意壓制對藝術史正確理解的史學分析實踐都亟需質疑。最重要的是真實的歷史不會因一時的偏見和某個時期的品味而被永久湮沒。要想保證作為學術領域的藝術史不致墮落成僅只是宣傳性的文件、瞄準值錢傳世品的市場升值保值,我們就必須這樣做。那些大發其財的藝術商人——賣的都是些個把小時就出爐而不是畫上幾週的作品——不費什麼勁就找來一群能說會道的文學碩士構建出一套精緻的專業術語,四處發表高論。這些受市場影響的論著為這類藏品的保值提供了保障。正如人們逐漸意識到的,這種「藝術之談」是一種詭計,它有意使用複雜又費解的組合詞(胡言亂語)來加深人的印象、進行催眠,最終讓人的直覺噤聲——令它無法如實辨別出在我們面前招搖過市的是什麼東西。這是通過權威人士的洗腦達成的,它混淆了我們的感官憑據,不然的話,任何有理智的人都會提出質疑。身居高位的是「權威」,書籍報章是「權威」,對現代主義支持者們的認證也是「權威」,這些合起來都會讓那些依憑通識本會站出來反對的人印象深刻、變得恭敬——而假使沒有「權威」撐腰,這些「高談」明顯可以看出是在胡說八道。

描述這種現象最貼切的詞彙就是「威信暗示」(prestige suggestion)。一旦一些个人、一些品牌成為質量、價值或專家權威的象徵,人們往往就會在其身上看到質量、價值或重要性。比方說,有錢的消費者一看到貼普拉達(Prada)或古馳(Gucci)商標的手袋,就會自動設想其價值和品質。標價或許是1800美元,而如果只售1200美元,她就會相信自己撿了個大便宜,也會自豪地跨在手臂上向友人炫耀。如果把沒貼商標的同一款包擺在紐約42街的小攤上,標價80美元,她可能只會覺得標價太高,不砍到40美元都不會買。普拉達的品牌名,連同它在波道夫和布魯明戴爾出售的事實,會賦予其一種威信和假定價值——這些已經植入了消費者的腦海。[譯註:波道夫(Bergdorf’s,Bergdorf Goodman的簡稱),紐約最頂級的奢侈品百貨商場;布魯明戴爾(Bloomingdale’s),美國老牌百貨公司。]

很多年前,我受邀參觀通用汽車公司的裝配廠,看到他們正在組裝一輛雪佛莱车;之後,另一個車體順著流水線過來,他們為之裝上不同的格柵和引擎蓋裝飾,貼上了奧茲莫比爾(Oldsmobile)的商標;第三個相同的車體過來了,他們又安上另外一種格柵,外加凱迪拉克的標識。幾乎所有部件都是一樣的,但凱迪拉克品牌是奧茲莫比爾售價的近兩倍,「奧茲」則比雪佛莱貴三分之一。

這就是威信暗示,而威信帶來的價值與內在品質的價值這二者是有區別的。同樣,一幅沒有什麼內在價值的畫作有德庫寧、波拉克、羅斯科或蒙德里安的簽名就會被賦予高價值,因為有博士或博物館館長名銜的人告訴了我們要如何看待他們作品的價值,畫商或拍賣行對其作品的估價都是幾百萬美元,還告訴人們說今天掏一百萬,將來能賺一千萬。多數人都覺得自己並不了解什麼值錢什麼不值錢,對袖珍书、波斯地毯和腕錶是如此,藝術作品就更如此,即便他們本能地排斥什麼作品,他們也保持沉默,以免顯得可笑或被認為無知。

「威信暗示」讓人們自然而然認定現代藝術「大腕」的手筆必定是傑作,由此馬上開始尋找偉大之處。如果他們沒有發現有什麼偉大,他們也相信那是因為他們自己無知或缺乏藝術敏感度,而絕對不會懷疑藝術作品中有何敗筆。表達質疑很容易招致嘲笑和揶揄。要想合群,人云亦云會輕鬆得多。處於那種可怕壓力下的學生們,可以肯定他們會發現偉大之處,不管他們看的是什麼東西。面對學院派繪畫,他們則被灌輸了反向的標準。他們被教導說,著力寫實的作品是「壞」的藝術,所以說,人們看到的「好」往往無關藝術造詣,而只關乎觀看者欠缺智慧和品位。

[美]瑪麗‧米妮菲(Mary
Minifie,ARC認證「在世大師」之一),《粉色調諧》(Harmony In Pink),私人收藏。(藝術復興中心提供)

許多學生、甚至老師都給我們寫信,告訴我們說寫實藝術實際上已經被藝術系禁止了。約翰‧斯圖亞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又譯:穆勒)對這件事情發表的言論(他傾向於不對反對意見作抗辯,或完全視之不見),在今天還如同在二百年前一樣鮮活和切題。

「只要哪裡存在着凡原則概不得争辯的暗契,只要哪裡認爲凡有關能夠占據人心的最大問題的讨論已告截止,我們就不能指望看到那種曾使某些歷史時期特别突出的精神活動的總體高度水平。」

「凡持有一種堅強意見的人,不論怎樣不甘承認其意見有謬誤的可能,只要一想,他的意見不論怎樣真确,若不時常經受充分的和無所畏懼的讨論,那麽它雖得到主張也只是作爲死的教條而不是作爲活的真理——他只要想到這一點,就應該爲它所動了。」[密爾的《論自由》(On Liberty),原文轉引自艾本斯坦父子(Alan & William Ebenstein)所編《偉大的政治思想家》(Great Political Thinkers),第569頁;譯文參照孟凡禮譯本。]

如果沒有一個活躍的專家圈子來傳授素描和繪畫的傳統技巧,高校藝術系就絕不會有能充實這場論辯的學生,創作不出能表達複雜微妙理念的作品,也就不會有適合所有學生的學術環境。禁止在校園內深入傳授這些技法,就像音樂系拒絕教授五度圈或只教三四個音符還堅持要求譜出所有音樂一樣可笑。

如果他們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及結果真的沒什麼羞愧,那他們就該欣然面對他們應能充分反駁的理念。他們有種莊嚴的職責,想要維護19世紀及更早的藝術家、作家和思想家們代代相傳的理念的完整性——這些前人建立了一個思想自由至上的體系。要貫徹這些準則,還有哪裡比培養下一代領袖的美國高校裡更重要呢?即便他們不同意這樣做,他們也有義務讓學生能接觸到負責任的對立觀點。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能看到孕育了那麼多偉大藝術家的體系得以重建,但它真的發生了,ARC的年度沙龍繪畫大賽始於2003年,一年比一年規模大。目前,大賽是我的女兒、ARC的總經理卡拉‧羅絲(Kara Ross)主持,我為她備感驕傲。不到三年時間,參賽者就翻了一倍多,今年我們收到近2,200件作品。每年的獲獎者都會被畫廊看中,其中很多人已獲得了相當的成功。

納爾遜‧尚克斯(Nelson Shanks)是 ARC認證的第一位「在世大師」(Living Master),也可以說是過去75年來最偉大的肖像畫家。明天他將在這裡被授予這一榮譽,我想不到還有誰比他更應該獲得此獎。我向他及家人致以最美好的祝愿,也代表寫實藝術界感謝他的引領以及他對油畫藝術規律的那份堅守。

[美]納爾遜‧尚克斯(Nelson Shanks,1937— ),《藍鳥》(Bluebird),私人收藏。(藝術復興中心提供)

我想邀請你們在座的每個人每年都加入ARC沙龍,並申請成為ARC認證「在世藝術家」(Living Artist)或「在世大師」。只有當世界上最棒的藝術家每年都展開比賽,藝術沙龍才能再度扮演重要角色,就像歷史上巴黎沙龍長期扮演的那樣。每年看到彼此的作品並分享技巧和美學知識,這會創造一種「異花授粉」機制,確保我的藝術比賽越辦越好。實際上,現在情況已經是這樣。經過這幾年,我終於可以說,今天最優秀的藝術家正接近於創作出藝術史上最高水平的作品。我請大家去看看去年和之前幾年的獲獎作品。今年ARC沙龍的報名期限剛剛過(1月31日),到4月份,結果大概就會在網上公布,ARC的下一本圖錄隨後會開始製作。我們歡迎您參與,並留下意見。我感謝你們每一個人在新的「寫實藝術復興」(Renaissance of Realism)中所做的一切。

實際上,我要說,我們才剛開始探索有關人類處境的偉大主題,這些主題或隱或顯,或直或曲;或虛構,或真實;有的關乎精神,有的關乎心理;有的探索內在,有的踏上星際之旅。就人類思維和情感而言,上個世紀的表現無疑是最繁雜最廣闊的,現代主義的諸多原則箝制著藝術世界,絕對已經使繪畫及藝術的規律陷於癱瘓。上個世紀思想和科學領域的所有突破都未能用傳統寫實的手法來捕捉,而知識的產量已從每50年增加一倍達到了每6年增加一倍。如果沒算錯,目前世界上98%的知識都是過去一百年中產生的。過去的整個世紀完全未被你們選擇的藝術領域觸及。他們說「前人都畫過了」?我的天,你得生活在柏拉圖的洞穴裡才會相信這話。我們幾乎還沒開始考慮各種思想、情感和知識的可能領域,也沒有開始體驗那些有待構思和描繪的主題——其間,藝術家富於表現力、詩意和創造力的眼睛將會以無數傑作再度饒益我們的社會、文化和文明,而構畫這些傑作的「在世大師」可能就在今天在坐的諸位當中,也可能剛剛踏入的校門。

ARC已在全球認證70多所「畫室學校」(ARC Approved™
Ateliers)。圖為瑞士畫家帕特里克‧德沃納斯(Patrick Devonas,前)的畫室。(藝術復興中心提供)

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肖像藝術家聯合社團網」這樣可信賴的組織,以及能接觸到千百萬人的藝術復興中心(ARC)——特別是目前美國六大藝術雜誌都給予支持,致力於報導ARC年度沙龍比賽的獲獎者,而ARC博客和《ARC每週快訊》(Weekly ARC Newsflash)也都對寫實藝術圈的繁榮發展予以報導並送到數萬會員手中——我們正迎來藝術創造力的新生,藝術創作在數量上也達到新的高峰,堪稱視覺藝術的爆發式振興,且這一次完全注入了「表達自由」的真義。只要人類的大多數都可以自由地比較和判定什麼才是偉大的藝術,並以詩性、真與美作為指路燈,作為通用語言的傳統與當代寫實藝術一定會盎然重生。

經全球五大洲四十餘國、展出數百場次的「真善忍國際美術巡迴展覽」,參展畫家全面向正統寫實藝術,向提升、淨化的精神回歸。圖為美展作品之一、許羽沛作《得法》。(大紀元)

演講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羅斯(Frederick Ross),生於美國新澤西州,著名藝術收藏家、藝術史學者、教育家,藝術復興中心()主席——該中心成立16年來,通過與全球眾多古典藝術教育機構合作,致力於復興古典寫實繪畫訓練;同時,其官網也是藝術界同人查閱資料、進行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

弗雷德里克‧羅斯先生在新唐人電視臺第三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開幕暨頒獎儀式上致辭。(愛德華/大紀元) 

羅斯先生同時擔任《布格羅藝術全集》(William Bouguereau: His Life and Works)編委會的執行主編及撰稿人、布格羅研究會主席等職,並受邀在蘇富比拍賣行、達荷希博物館、沃茲沃思學會和孟菲斯大學等機構發表主題演講。其演講辭和文章刊發於美國主流藝術與文化媒體,每年受眾超過30萬人,並被多所院校列為學生必讀。

羅斯早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藝術教育系,與妻子謝麗一起擁有19世紀歐洲繪畫和當代寫實繪畫的豐富收藏。**

責任編輯:珞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1874年,王家藝術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在倫敦舉辦展覽,展出一位新手藝術家的精美畫作。這幅畫的標題是「點名」(The Roll Call),描繪因克曼戰役(the Battle of Inkerman)結束後的細節。展覽還沒結束,《點名》就已經成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評價很高的畫作了。
  • 胡塞佩‧德‧里韋拉(Jusepe de Ribera,1591–1652年)是西班牙17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但人們可能想不到,他的整個藝術生涯是在意大利度過的。他被稱為「洛‧斯帕尼奧雷托」(Lo Spagnoletto),意即「西班牙小子」,是卡拉瓦喬最有才華的追隨者之一。在藝術創作中,里韋拉對卡拉瓦喬強烈戲劇化的明暗對比進行改造,探索出了更明亮的光影效果。里韋拉還融合了威尼斯畫派的色彩、西班牙繪畫的寫實、博洛尼亞的古典主義和羅馬畫派的造型。
  •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Jenny Zeng/大紀元)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於10月11日在紐約布碌崙(布魯克林)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為期約三個月。期間紐約人無需遠赴羅馬,即可近距離體驗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精髓。
  • 《埃及農婦與他的孩子》(An Egyptian Peasant Woman and Her Child)是一幅等身大小的畫作,描繪了一位農夫之妻將熟睡的孩子扛在肩膀上。這是在埃及的歷史轉型與擴張階段,由法國畫家萊昂‧博納(Léon Bonnat,1833–1922年)捕捉到的親情滿溢的生活瞬間。
  •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皇宮收藏。民間畫工稱他為「畫祖」,史稱「畫聖吳道子」。
  • 托爾金(J.R.R. Tolkien)的《王者再臨》(The Return of the King)是史詩奇幻三部曲《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的最後一部,內容雖直面黑暗,結局卻充滿光明。這是一部充滿希望的故事,無論有多少黑暗跡象,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希望都在。在一切看似無望的時刻,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做為借鏡。
  • 舞蹈是藝術史上最美、最受人喜愛的繪畫題材之一。一些名畫以不同風格描繪這一主題,其中包括歷史畫、肖像畫和風俗畫;它們展示神話人物、貴族和平民肢體的律動,此乃人性最原始的表達方式。
  • 波寧頓未滿26歲就因肺結核過世,他的整個藝術創作生涯僅10年的時間,且後5年才創作油畫。儘管如此,大眾依舊公認波寧頓是他那個時代重要的藝術家,影響了法國和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