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0日電)抗日戰爭爆發,一批愛國的台灣人,在著名台籍抗日將軍李友邦「保衛國家,收復台灣」的號召及率領下,成立「台灣義勇隊」,協助國民政府抗日,光復後在台灣升起第一面國旗。
前總統李登輝日前投書日本媒體指,稱二戰期間的台灣人「身為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並說「70年前,台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既然是同一個國家,台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
不過,對於李登輝的論點,根據國史館相關史料記載,當年確實有許多台籍人士的抗日史實,李友邦事蹟更在其中。
1906年生於台灣的李友邦,因不滿日本統治逃至中國大陸。抗戰爆發後,李友邦認為,「要救台灣,非先救中國,要致力於台灣革命成功,必先致力於中國抗戰勝利」,於是在1938年於浙江成立由台灣青壯所組的「台灣義勇隊」參與抗日。
1939年,台灣義勇隊正式被國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承認批准,李友邦被委任為少將隊長,歸屬於江西上饒的第三戰區政治部管轄。
李友邦次子李力群日前在「戰爭的歷史與記憶─抗戰勝利70周年國際學術學術討論會」上指出,由於受到日本統治,當時不少台灣人都能說流利的日語,因此翻譯敵軍文件、俘虜審訊及組織敵後工作隊,成為台灣義勇隊在抗戰時最主要的工作。
李力群表示,台灣義勇隊也在浙江金華成立診療所,提供免費的治療給民眾,又成立醫療巡迴隊,派醫生到戰地前線或野戰醫院服務,台灣義勇隊最終在浙江及福建設立了4所醫院。而在生產工作方面,則主要製造軍火所需的樟腦、樟腦油及醫療所需的藥品。
李力群指出,另外,台灣義勇隊在1943到1944年間,也向國府提供了178件日軍情報,多數是金門、廈門方面的情報,沿海各地的日軍情報也有58件。
抗戰勝利後,台灣義勇隊帶回象徵國府光復台灣的第一面國旗來台。李力群表示,1945年9月3日,台灣義勇隊副總隊長張士德攜帶國旗搭機來台,並於隔日在台北賓館冉冉升起,象徵台灣光復,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義勇隊的先遣部隊於1945年10月抵達台灣,負責維護治安、保管物資及台灣同胞的財產安全。
李力群說,正當台灣義勇隊凱旋榮歸、準備為建設台灣努力之際,1946年,國府無預警地命令台灣義勇隊解散,沒有任何原委、也沒有退伍證及退休金,這支曾為國家、為台灣光復奮鬥的隊伍,頓時成為一隻失業的隊伍,當時許多同志便棲身在蘆洲李宅,過著兩餐稀飯、一餐乾飯的日子。
李力群表示,台灣義勇隊從成立到結束,總共約7年多的時間,是抗戰時期,台灣同胞在大陸獨立參與抗戰的組織中,人數最多的一個,最多時達600多人,是時間最長、事蹟也最為卓著的一支抗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