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賀〈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此詩題解
李憑是唐憲宗時的梨園藝人,善彈奏箜篌。楊巨源〈聽李憑彈箜篌〉詩曰:「聽奏繁弦玉殿清, 風傳曲度禁林明。君王聽樂梨園暖,翻到《雲門》第幾聲?」「花咽嬌鶯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漢王欲助人間樂,從遣新聲墜九天。」可見他彈奏箜篌的技巧, 在當時,無人能比。而「箜篌引」是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瑟調曲》。
此詩大約作於元和六年(西元811)至元和八年,當時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詩人描寫音樂,運用了豐富的比喻,想像力驚人,讓人讚歎不已。此詩是李賀詩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詩中描寫音樂的名篇。
箜篌簡史
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管弦樂隊中應用。
在古代皇室樂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還是主要的樂器之一。由於它有弦數組,不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較其他樂器理想。
據考證,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中國盛唐(西元618~907)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
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如今已消逝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豎箜篌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形狀有多種。在古代有卧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從十四世紀後期不再流行,終致喪失殆盡。據李賀《李憑箜篌引》詩中寫著:「二十三絲動紫皇」,可知李憑彈的是豎箜篌。
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並有腳柱和肋木,張著20多條弦,豎抱於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
《通典》記載:「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於懷中,而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根據古代壁畫和文獻記載,豎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數種。
豎箜篌,漢代自西域傳入,後被稱為「胡箜篌」。《隋書音樂志》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樂器。」
卧箜篌
遠在春秋戰國時,楚國就已經有和琴、瑟相像的卧箜篌了。漢代卧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當時有五弦十餘柱,以竹為槽,用水拔彈奏,不僅流行於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東北和朝鮮。
漢代流行這種樂器,在詩詞中亦經常用到,如漢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即有「……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史記.封神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也。」此屬琴瑟類的卧箜篌。從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磚書看,其面板上沒有品柱。
卧箜篌雖然與琴瑟形似,但其長形共鳴體音箱面板上,卻有像琵琶一樣的品位,這是它與琴瑟在形制上相異的主要特異。遼寧輯安(今吉林集安)高句麗壁畫,所彈之樂器即是卧箜篌。
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東晉初由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晉曹毗《箜篌賦》描繪為「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可知其是以鳳首為飾而得名。
鳳首箜篌形制與豎箜篌相近,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曲頸項端雕有鳳頭,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
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畫中均有所見。今新疆克孜爾古窟38窟,晉代「思維菩薩伎樂」,所奏樂器即為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在隋唐用於天竺樂、驃國樂和高麗樂中。唐德宗(78O~805)時,從驃國(今緬甸)也傳進了鳳首箜篌。這是項有絛軫的一種鳳首箜篌,至今還在緬甸流傳,稱「桑柯」或「彎琴」,也叫作「緬甸豎琴」。而在中國,鳳首箜篌在明代後失傳。
結語
不管它叫甚麼箜篌,或是因為自西域傳入的緣故,因此被冠上「胡」字的叫法,可它從漢代開始,即已被博大精深的中土神傳文化所同化與融合,成了古老樂器之一,為人類心靈的化育盡心竭力,直至消失不見!也許箜篌的使命任務,只不過到十四世紀就完成了,因此而功成身退。
其實,我覺得它又以差不多的面貌,開始活躍於西方音樂界了,那就是頗受一般人喜愛的「豎琴」呢,有道理吧!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