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清明掃墓祭祖感恩 千秋節日四海同俗

周慧心
font print 人氣: 7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清明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逐漸變成祭祖和掃墓的重要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清明節有對祖先的悼念和感恩,也有對嚴冬過去、春天來臨、迎接新生的喜悅。清明節將死亡與再生、歡樂與傷情融為一體。

寒食節的由來

有一種說法認為,寒食節應該源於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他們認為火是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禁火通常二、三天,因此這幾天不可以吃熱食,被成為寒食節。

另一種說法認為,寒食節是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唐代詩人盧像的詩詞《寒食》寫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一天,一行人迷了路,找不到東西吃,重耳也餓得奄奄一息了。眼看走投無路,重耳絕望地說:「重耳餓死事小,只怕晉國的老百姓沒有出頭之日了。」跟隨他逃難的介子推聽後想:「公子在落難時仍不忘子民,將來必定是個賢君,我要救他性命,並盡力保他登上王位。」就偷偷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給重耳吃了。重耳知道後非常感激說:「你如此待我,叫我如何報答呀!」介子推說:「我只盼望公子記住我這片苦心,日後多多關懷百姓疾苦,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那些跟隨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去邀功。介子推卻認為重耳可以做君王是天意,臣子不應該認為是自己的功勞而與天爭功。他說:「諸臣不知天意,爭據己功,吾方恥之。吾寧終身織屨,不敢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也。」他認為這種爭功的行為是可恥的,所以不願與這些人為伍,決定隱退,寧可終身編織草鞋也不敢與天爭功勞。

後來重耳果然忘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卻幾次都沒有請到。當晉文公親自來到介子推家時,發現大門緊閉。介子推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市東南)。

晉文公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個孝子一定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在介子推的身下壓著一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演變

寒食節是冬至以後一百零五天,正好在清明節的前兩、三天。唐代借取了在民間已廣為流行的寒食節的禁火習俗,將改火集中於寒食清明期間。寒食節來臨時將正用的舊火熄滅,到清明日再取得新火。這一滅一取構成了唐代的改火活動。

寒食墓祭在初唐時期已在民間盛行,並在唐玄宗時被編入《大唐開元禮》,成為國家禮制的一部份。在中唐時期,墓祭時給死者送紙錢也已蔚然成風,所以著名詩人張籍才有「寒食家家送紙錢」的詩句。不過,由於寒食節期間禁火,所以紙錢不能燒而只能拋撒或壓於墳頂或掛於某處。但古人認為紙錢沒有燃燒是無法到黃泉的。正如王建在他的《寒食行》裡所說:「三日無火燒紙錢, 紙錢那得到黃泉?」因此,掃墓之日漸漸從寒食節延遲到清明——可以起新火。

清明祭祖感恩

古人非常敬祖,因此寒食節、清明節的假期越來越長。唐玄宗開元年間「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到了代宗大歷年間,就已經規定「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德宗貞元六年又將假期增為七天;宋朝放假七天;而元朝則放假十天。

這一增長的趨勢反映了國家對寒食清明節的重視。古人為甚麼注重這個節日,俗話說:「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自然不能沒有感恩之心。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營建了我們賴以棲身的家園、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而沒有我們的先祖,怎麼有我們的祖父母、父母。我們受此恩惠就應該,在他們活著時盡力去奉養,在他們離去後仍存一份敬仰感恩的心。正是這種意識,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活著的人去祭祀已逝的父母與先祖。正所謂「生身不忘宗,千里趕上墳。」

華夏民族歷來有著慎終追遠、報本返始的傳統,對祖先的祭祀,古已有之。只是古人對祖先的祭祀,並不止於感恩意識,還由於對祖先靈魂的尊重。

在長達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歷史中,人們相信人是由肉體和靈魂組成的。人之所以生,乃在於靈魂與肉體的合一;人之所以死,乃在於靈魂與肉體的分離。但是,人死後,肉體腐朽,靈魂卻依然在另一個世界裡存在。因此死並非意味一個個體存在的終結,而只是意味著其存在旅程的一個轉換。靈魂依然與活著的家族保持聯繫,它可以佑護自己的子孫後代。不過,人們還相信,祖靈更願意保佑那些善待自己的子孫。

傳統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掃墓之外,還有踏青、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練身體。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源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此風俗有三種傳說。一個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第二個是來源於介子推的故事;第三個是說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責任編輯:林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寒食節是紀念介子推護駕感人肺腑的故事,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寵妾驪妃為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陷害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逃避驪妃的迫害,而被迫逃離晉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4日左右。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在中國已有2千多年的歷史。
  • 歷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所畫,以長卷形式來描繪當時的汴梁(今河南開封)承平時期,京都街市與汴河漕運的繁盛景象。「清明」這繪畫主題有什麼特殊意義?「上河」的內涵是什麼?展開畫軸,從城郊沿汴河到虹橋再進到城區,河道兩岸的自然與人文風光,以及市井生活、水陸交通經濟發展,種種描寫細緻而生動…
  • 時代更替、文化興衰,歷史朝朝代代承傳著。張擇端筆墨精熟、呈給宋徽宗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呈現出來當時社會的人物百態、經濟活絡的景象,繁華、複雜的活動場面有如上演的一幕戲。
  • 相傳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清明節掃墓活動,來源於寒食節。寒食節在黃曆三月,清明的前一、兩天。漢代以前的寒食節,禁火時間較長,約一個月,後慢慢減少,至唐宋時期已減為清明前一天。
  •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中國傳統習俗節日之一的清明節。「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掃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在清明節時不能用火,人們只能吃備好的熟食或冷食。
  • 作為黃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由於與傳統的寒食節和上巳節日期臨近,逐漸整合了後兩者的傳統習俗,演變成具有祭祖、掃墓、踏青等一系列習俗的重要中國傳統節日。
  • 今天是寒食節、明天是清明節,台灣中南部有些傳統閩南家庭,迄今仍保有寒食、清明節不吃熱食,只吃冷潤餅的習俗;嘉義市光路里則與廟會結合,舉辦傳統高空盪鞦韆習俗。
  • (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今年4月4日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節作為中國最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深遠的文化內涵。在民間形成的傳統習俗中,最重要的就是祭奠祖先,為逝者掃墓。北京今年掃墓人數將突破326.5萬人,連續4年人數走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