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組圖:亞洲攝影之父影展 記錄民國名家名流

鍾元臺灣臺北
font print 人氣: 15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5年0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適逢建館60週年,推出「名家、名流、名士-郎靜山逝世廿週年攝影紀念展」,展期即日起至3月22日止,展出攝影大師郎靜山50餘件作品。藉由郎靜山先生家屬郎毓文女士在數以千計的檔案中整理出的這些作品,帶觀眾細細品味民國名人特有的符號意涵。

「亞洲攝影之父」郎靜山(1892-1995)

郎靜山浙江蘭谿人,生於江蘇淮陰,自幼浸淫於中國傳統書畫藝術,中學時代開始接觸攝影。1911年後,進入上海《申報》、《時報》,成為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之一。1926年郎靜山到上海《時報》工作,擔任攝影記者,是新聞界最早專業攝影記者之一。

身處繁華的十里洋場,郎靜山得以將士、農、工、商,各方人物盡入鏡頭,繽紛五彩。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先生舉家遷往四川。當時中西名人匯聚重慶,一時冠蓋雲集,由此機會郎靜山得識各界重要人物,並為其拍攝歷史鏡頭。

1949年郎靜山移居到臺灣之後,他深厚的藝術影響力不僅在攝影藝術層面,而是全面的藝術風範的形塑。在這次人物主題特展中,透過郎靜山的鏡頭見到當時中華民國黨、政、軍、商、社會文化各個層面的名家、名流、名士,清楚可見其樹立藝術大師風範的文藝形象及總體的藝術影響力。

這些人物的影像在郎靜山在世時絕大多數未曾發表,多半拍攝於50年代初期。當中,有一部分是郎靜山的舊識,他們顯現了郎靜山與他們的情誼連結;另一部分則均是當時黨、政、軍與藝文、教育界等的要人,他們均是上個世紀歷史上中國劇烈變動大徙流中的大人物。這些作品包羅廣泛,表情傳神,背景生動,充分刻劃當時人物的外在特徵及內在個性;同時也見證了這個動盪與劇變的時代。

郎靜山在其長達80餘載的攝影生涯中,以相機為畫筆,塑造出中國畫悠遠沖淡的意境,將西方的攝影技術與中國山水畫完美地融合,創造出具有中國水墨渲染美感的攝影作品,在世界影壇獨樹一幟。他終身以攝影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志業,後世公推為「亞洲攝影之父」,揚名世界影壇綻放異彩,跨越世紀。

責任編輯:林詩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4月18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攝影大師郎靜山以「集錦攝影法」聞名於世,即日起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年代風華:郎靜山逝世十三周年紀念展」。這次特展民眾可以看到昔日紅星李麗華的風華絕代、前文建會主委申學庸清新脫俗的少女倩影,而彩色照的蔣公人物照、風景照「長江」都是首度對外亮相。
  • 今年為攝影大師郎靜山逝世13週年,國立歷史博物館自4月18日起舉行「年代風華—郎靜山逝世13週年紀念展」,除了展出史博館館藏郎靜山各種類型攝影作品,包括:生活紀實、風景寫實、畫意集錦、人像及人體、影繪系列,以及展現傳統文人畫意涵的集錦作品,共有49幅作品,郎靜山啟迪了一個時代的攝影風格,為台灣遺留下豐富的創作與做為攝影家、藝術家的典範,尤其他的「集錦攝影法」的集錦作品,贏得了「影中有畫,畫中有影」的讚譽。
  • 郎靜山領悟中國傳統繪畫的精神與內涵,同時又掌握西方攝影藝術,追求創新實驗,他留下美好的影像紀錄與藝術風華予後人無限追思與懷想。
  •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11日電)「八八救災義展─郎靜山攝影展」明天起到12月6 日在台北市學學文創大樓展坊展出,攝影大師郎靜山33件作品首度義賣,部分所得將挹注88水災災區重建與藝術療傷工作。
  • (中央社記者蔡欣樺台北12日電)曾獲美國紐約攝影學會頒贈「世界十大攝影家」的郎靜山,攝影作品今天起在學學文創展坊展開義賣,其中5 成收入將捐助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協助88水災的後續救援。
  •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郎靜山攝影作品加上動漫會發出怎樣的藝術火花?攝影大師郎靜山-「無垠之境-2011年郎靜山攝影與動畫展」,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雅堂舘展出到5月7日,是國內首次以郎靜山經典影像作品結合動漫新媒材,重新詮釋大師作品的創新展出。
  • 波士頓美術館最近整修完成的展廳展出150多件、跨越4,000多年歷史的珠寶,主題:「超越輝煌:聚焦館藏珠寶」(Beyond Brilliance: Highlights from the Jewelry Collection)。這些珠寶述說著從遙遠的過去到現在,關於愛情、戰爭、死亡、全球貿易、政治、科學與藝術的故事。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 政治動盪和反戰的焦慮,或許是現代藝術普遍給人醜陋之感的兩個原因。然而,在激進政治的熾熱表象之下,如達達主義等藝術運動還隱含著更為陰暗的深層意涵:它們視覺化地傳達了後現代哲學,即虛無主義、非存在論(nonbeing)和生命無意義的觀念。畢加索筆下的人物形象支離破碎,反映了現代人在拋棄傳統真理觀之後所體驗的意義與秩序的崩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