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古代流傳下來許多有趣的對聯故事,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幽默與智慧。
戲對識才
明代文學家李夢陽才思雄卓,性詼諧,甚愛才,傳說他在江西作提學副使時,發現有個讀書人與他同名同姓。在唱片名時,就開玩笑說,「你怎麼和我同名呢?現在我出一聯你來對。」於是隨口念道:「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這上聯出得妙!藺相如是戰國時趙國大夫,司馬相如是漢代的文學家。「相如」二字又可解釋為「相同」。李夢陽意思是:兩個都叫相如但不相如(相同),你一個士子能和我同名同姓嗎?
那個讀書人聽後略加思索,答道:「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下對更妙。魏無忌是戰國時魏國信陵君的公子,長孫無忌是唐朝的大臣。「無忌」二字是「沒有忌諱」的意思。讀書人的意思是:兩個人名字雖相同,你不忌諱,我也無須忌諱。「出對者」和「對對者」,都巧用歷史故事,且弦外有音。
李夢陽聽了,非常欣賞這讀書人的才思敏捷,經細心考察,證明確有才能;遂親自薦舉,予以重用。
書生妙對奪魁
相傳,有個窮秀才頗有些才學,但因科舉場上徇私舞弊之風盛行,使他屢試不第。這一年,聽說主考官廉潔奉公、任人唯賢、他便打點行裝,赴京趕考。
可是,由於路途遙遠,縱然秀才歷盡了千辛萬苦,待他趕到京城時,考試已經結束了。秀才好說歹說,終於感動主考大人,准他補考。
主考出的題目,是用從一至十這十個數字作一上聯。秀才聽後,暗想:我何不把一路的顛簸和誤考的原因說上一說,也好求得主考大人的諒解;於是開口對道:「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騷客,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歎十分來遲。」
主考一聽,心中稱奇,此生才學確實不淺!接著,他又要求秀才從十至一作一下聯。秀才想,正好藉此機會把這些年讀書、應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口應道:「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主考聽罷,連連稱妙,接著又應對一番,秀才皆對答如流。這樣,這一年狀元的桂冠,就被這位對聯高手奪去。
紀曉嵐巧對壽星聯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宮」開千叟宴,應邀赴宴的人達三千九百多人。其中有一老叟一百四十一歲,乾隆皇帝便以此為題讓紀曉嵐對句。乾隆出了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按中國古代紀年法,六十為花甲。「花甲重逢」即兩個「花甲」,為一百二十歲,三七歲月即三七為二十一歲。這樣一百二十歲,加上二十一歲,共為一百四十一歲。
紀曉嵐思索片刻,當即對出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中國俗語:「人生七十古來稀。」古稀雙慶,就是兩個七十,為一百四十歲,再加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共一百四十一歲。上下聯都用了中國對不同年齡的稱謂。
妙聯結姻緣
從前,某縣有個年輕秀才,二十多歲了,尚未娶妻。這秀才儀表非凡,文才又好,是當地有名的才子,不少人家願意和他結親,都被他一一拒絕。秀才擇偶倒不論門第,卻一定要找個才貌雙全的女子。這小縣城的女子不是無才便是無貌,才貌雙全的又有幾個?因此,秀才的婚事便拖了下來。
有一天,秀才出城訪友,來到一個小鎮,鎮裡有個小藥鋪,他走得口渴,便去討碗水喝。鋪中有一少女正在煎製膏藥。秀才見她容貌端正,便有愛慕之意,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試探道:「膏可吃,藥可吃,膏藥豈可吃?」
少女聞聲抬頭,見他是個秀才,知道是在索對,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氣,我何不如此對答!於是一笑對道:「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
秀才見少女應對巧妙,很是高興,心想再試她一試,抬眼看到門外藥圃之中長有芍藥,張口又吟道:春暖帶雲鋤芍藥;少女張口即對道:秋高和露種芙蓉。
此時,秀才對少女已是傾心愛慕,但是素不相識,又不便開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卻一直放不下此女。朋友見秀才一直心神不定,問明緣由,笑道:「兄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個才子,至今尚未許人。以兄台人品,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說便成。」後來,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見過秀才,心中也自願意。秀才終於如願以償,了卻終身大事。**
責任編輯: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