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展覽報導

【水彩行家】癡人畫夢 陳俊男水彩風景小品

文﹕水彩藝術資訊編輯部
font print 人氣: 680
【字號】    
   標籤: tags: ,

風景是陳俊男最晚接觸到的水彩領域,寫生更是風景畫的基礎訓練。他還記得剛練習風景寫生時,不懂畫面的取捨、水份的乾濕掌控、當下的氣候氛圍,總把風景畫畫成一張張有如風景明信片般的粗俗無味。但也從這幾年練習的過程中,逐漸瞭解如何畫好一張好的水彩風景畫。

去年陳俊男卸下近三十年沉重的教育重擔,因緣際會跟著明華園戲劇總團到台灣各地演出,甚至走了一趟中國廈門、漳州等地。陳俊男常會利用演出空檔時間,帶著簡單的寫生用具,畫下當地的風俗民情、地形建築….寫生是件有趣的事,陳俊男拋下平日瑣事,盡情的舞動著畫筆,心是安靜的,意念是澄明的,該捨與該留都能在瞬間呈現在一小方紙張上。

陳俊男,《台南公園─台南》,56x38cm,2013,(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陳俊男,《早安.府城–孔廟紅牆》,56x38cm,2013,(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陳俊男,《美濃小鎮》,56x38cm,2013,(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陳俊男,《慈暉–台中公園》,56x38cm,2014,(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陳俊男集結整理了這一陣子風景寫生與創作的作品,在大璞咖啡館做一次小小的個展呈現。延續了他對水彩的一貫理念─真實又不失美感、透明又兼具量感。是人間的、不是天上的,陳俊男希望能把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表現出來,活生生血淋淋、而非虛無空洞的。不管是靜物、人物、甚至風景,都能做到“借物抒情”的最高理念與境界。

陳俊男,《偶遇—西洋篇》,150x50cm,(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陳俊男,《鼓浪嶼的午后》,38x56cm,2013,(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陳俊男,《擺渡》,56x38cm,2013,(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原載:水彩藝術資訊 第十六期)
責任編輯:周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由於洪東標老師的鼓勵,08年重拾畫筆並投入水彩這繽紛而迷人的園地。為忠實檢視一路而來的成長歷程,特將這些日子以來階段式的創作記錄與自我試探心得分享于您。
  • 寒冬已過,萬物甦醒,滿園春芽如蟄伏在心的創意種子,經歷季節交替而蠢蠢欲動,在陽光、溫度、水的滋潤下破土而出。咨意綻放的渴望;繽紛蓬勃而華麗的夏蔭,亦如無畏歲月、生活的洗鍊,依然契而不捨的創作毅力,將積累在心靈深層的感動與成長,以抽象的水色交融,表現在虛實卻具像的每幅作品中。「春芽夏蔭」四個字,道盡了水彩畫家許德麗長年以傳統式微的工藝與民間建築為題入畫的心路歷程。畫家其經常以蒐集與攝影方式,設法兼顧外在視覺與內在主觀觀點,運用水彩重疊法及含蓄內斂深入的表達態度,樸實溫潤自由的藝術表達個性,展現女性纖細心思的絕妙風格。
  • 藝術的呈現,是作者不斷地與創作對象的對話與思想撞擊所產生的結果,對她來說,發現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動簡單中的不簡單,是郭心漪始終以來對創作方向堅持的自我觀點。
  • 劉漢文的畫展常常用《嬉色遊彩》這個名稱,確實,他深入研究、嘗試壓克力等多種媒材的各種可能,終於運用自如。創作時大膽揮灑,卻又不失細膩;作品結果真就像一首形與色的嬉遊曲,輕鬆、歡娛,華麗又和諧。
  • 現任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秘書長的范植正,原是任職於台灣電力公司資訊處,退休後專職於水彩創作,在多次於國內大展獲獎之後,在國內水彩畫界嶄露頭角...
  • 托爾金(J.R.R. Tolkien)的《王者再臨》(The Return of the King)是史詩奇幻三部曲《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的最後一部,內容雖直面黑暗,結局卻充滿光明。這是一部充滿希望的故事,無論有多少黑暗跡象,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希望都在。在一切看似無望的時刻,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做為借鏡。
  • 舞蹈是藝術史上最美、最受人喜愛的繪畫題材之一。一些名畫以不同風格描繪這一主題,其中包括歷史畫、肖像畫和風俗畫;它們展示神話人物、貴族和平民肢體的律動,此乃人性最原始的表達方式。
  • 歷史上有許多傑出的藝術家雖然英年早逝,卻流芳百世。19世紀初藝術家理查德‧帕克斯‧波寧頓(Richard Parkes Bonington,1802—1828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儘管波寧頓再過幾週就是26歲生日,卻因肺結核過世。他的整個藝術創作生涯大約10年的時間,唯後5年才創作油畫。儘管如此,大眾依舊公認波寧頓是他那個時代重要的藝術家,影響了法國和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