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7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中華民國盛大慶祝「七·七」抗戰七十七週年紀念日,總統馬英九7日出席「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特展」開幕致詞提到:「在對日抗戰的過程中,國軍將士用命,浴血苦戰,不僅在中國戰場上阻擋日軍進攻,對珍珠港事變後的太平洋戰爭亦發揮極大的牽制作用,美國當時即表示若無先總統蔣公領導的國軍積極抗戰,絕不投降與妥協,牽制大量日本的陸軍與空軍投入太平洋戰爭,日本恐將更快攻陷澳洲等地。」
臺灣民間企業中國航運集團亦舉辦「中、美同盟抗戰歲月─美國國家檔案館影像暨文物特展」,呈現77年前,日本軍閥點燃了侵略中國的戰火,當時歐美各國在現實利益考量下,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當時中華民國的武器裝備極度落後日本,但全民團結在蔣委員長中正領導之下,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奮鬥,以抗戰到底的決心,慘重的犧牲,阻擋了日軍的攻勢,粉碎「三月亡華」的美夢,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中華民國不但光復了失土,解除百年來不平等條約的桎梏,國家在二戰後也成為世界五強之一。
臺北中山堂展出「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特展」
中華民國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在臺北中山堂展出「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特展」,馬英九致詞說,對日抗戰係中華民國禦侮戰爭史上戰役最長、戰區最廣、參與人數最多及犧牲最大的戰役,總計犧牲300餘萬國軍官兵及2,000餘萬平民,日本方面則計有212萬官兵及100萬平民傷亡;對中華民國而言,實為一場艱苦、慘烈且殘酷的戰爭。
馬英九說,民國32(1943)年1月11日中國與英國、美國重新簽訂平等新約,廢除所有的不平等條約,同時晉身世界四強;戰爭結束後,不僅提升中國國際地位,更成功光復臺灣。而中華民國政府也於抗戰勝利後,在臺灣推動許多無法在大陸實行的政治、經濟與憲政措施,為中華民族開啟了歷史新頁。
馬英九在開幕記者會上,致贈紀念獎章給曾經血戰沙場的將士老兵以及以熱血生命化作守護民族之魂的抗戰將士的後代家屬,受獎代表有「七·七」事變駐守盧溝橋,開八年抗戰第一槍的抗日名將吉星文將軍之子吉民立、空軍戰神高志航將軍之子高耀漢及高齡已90歲的3位老兵,包括盧溝橋參戰者王柏性、松滬會戰參戰者戴新民、青年軍潘長發,以及臺灣霧峰林家林祖密之孫林光輝、臺灣民主國丘逢甲後人邱秀芷、莫那魯道的曾孫張進昌(莫那拔挽)、臺灣義勇隊將領李友邦將軍之子李力群及抗日文學家呂赫若之子呂芳雄等人。
「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特展」展期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展覽分為「中國抗戰」及「臺灣抗日」兩大主題,「中國抗戰」展間依抗戰時間序與歷史場景,描繪出重要抗戰的事件與戰役,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宛平縣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當年中華民國在蔣委員長發表抗戰宣言「…地無分東西南北,年無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的決心」後,國軍在他堅持抗戰到底,鐵一般的意志領導下,終贏得抗戰勝利。
「臺灣抗日」亦是血淚斑斑的歷史刻痕,從甲午戰敗割讓後,臺灣仕紳發起「臺灣民主國」掀起武裝抗日階段,到蔣渭水「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的口號,透過新文化運動風起雲湧的非武裝抗日階段,再到盧溝橋事變後臺灣青年志願到大陸參與抗戰的歷史。展場同時展出由藝術家羅傑創作的「民族之盾」,上面並鑴刻有抗戰將士名錄,以此感念先賢先烈的犧牲奉獻。
展場展品中特別的有林光輝提供盧溝橋複製石獅一對,臺灣抗日使用的火藥槍與火藥罐、鉛彈;方守仁提供了日軍自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九·一八」事變及「七·七」事變的4枚珍貴紀念章,證明日本帝國發動侵略中國早有規劃的陰謀昭然若揭;並透過陳大宇的彤弓(射日圖)獎章與雄赳獎章(老鷹抓日圖),彰顯出對日抗戰的決心與必勝的契機,此外還有原住民抗日的佩刀、弓箭等等,從這些文物所訴說的故事,不難窺出先烈所處時代進行「中國抗戰」、「臺灣抗日」的艱苦情景與精神。
「中、美同盟抗戰歲月─美國國家檔案館影像暨文物特展」
「中、美同盟抗戰歲月─美國國家檔案館影像暨文物特展」,即日起至年底在中國航運大樓展出,內容著重在中、美兩國同盟作戰的歷史,內容有珍貴文書與文物,難得一見。中、美正式同盟始於民國30(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中、美、英、蘇四國同盟成立,美國政府派遣陸軍和空軍來華,展開了一段中、美同盟抗戰,共同抵抗帝國主義侵略,可歌可泣的歲月。
本次展出內容包括抗戰時期「蔣夫人訪美」、「開羅會議與中華民國之崛起」、「飛虎隊」、「中緬印邊界的戰火」、「勝利的榮耀」等主題。文物方面展出飛虎隊軍禮服和飛行夾克、紀念銀飾和徵章、抗戰時期各軍種證明文書,以及日本侵華期間的各種侵略文物和文書。
中華民國國史館館長呂芳上在6日記者會致詞表示,最近英國學者密特(Rana Mitter)發表的新書「被遺忘的盟友」,內容對過去西方研究中國抗戰做出糾正,他很高興西方學者開始對歷史有公平的看法。
呂芳上也表示,國史館計劃明年出版「抗戰史新編」、「蔣中正先生年譜」,以及陳誠、胡宗南與吉星文將軍等人的日記,希望藉公開抗戰史料,讓史學界公平對待中華民國在二戰中的貢獻。
此外,為紀念「七·七」抗戰77週年,由社團法人全球華人紀念抗日協會、臺北市感恩協進會等主辦的第二屆「國旗歌、抗戰歌曲暨臺灣日據歌謠合唱(創作)比賽」,6日在臺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在合唱比賽開始前,主辦單位舉辦紀念儀式,向到場的抗戰老兵致敬、獻花。主辦單位表示,沒有抗戰勝利,臺灣就無法光復!沒有臺灣光復,就沒有現在的和平自由。我們要和平,更要宣揚臺灣抗日歷史文化與精神。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