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說「史」

作者 : 稜微
font print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是世界上信史最長、最完整的國家,中國人可根據歷史來判斷現實。唐代史官劉知幾說:「蓋史之為用也,記功司過,彰善癉惡,得失一朝,榮辱千載」(《史 通》),也就是說,歷史是用來記錄功績、糾正過失,分清善惡、辨別好壞。那麼這就要求做史官的人,必須做到如實記錄。

在黃帝時期,就有史官了。沮誦、倉頡就是史官,他們那時負責造字。據說倉頡有四隻眼睛,他通過眼睛觀察到萬物的形狀,模擬出他們的聲音、形狀,創造出象形字和形聲字,通過一些事物表達意思,創造會意字。

「史,記事也。從又持中。中,正也。」(《說文解字》)就是:史,是記事,堅持公正直筆。所以對於史官的要求也就一目了然,就是要如實地記錄,不得偏私,而且古時還有一個規定,君王不許觀看當朝史書。

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徵死後曾說過:「人們用銅做成鏡子,可以用來整齊衣帽,將歷史作為鏡子,可以觀察到歷朝的興衰隆替,將人比做一面鏡子,可以確知自己行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絕好的鏡子。」從這句話我們知道,李世民是通過歷史、人言,來知道自己行為上的過失。

所以貞觀二年,他在門下省設立了兩名起居郎。貞觀十年,褚遂良做了起居郎一職,專門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

在《史館雜錄上》李世民和褚遂良(他的父親褚亮是秦王李世民文學館的十八學士之一)有這麼一個故事:一日,李世民很想看《起居注》,想知道自己的言行上有甚麼過失,從而可以改正,就問:「你記的那些東西,君王本人可以看嗎?」

褚遂良回答說:「今天所以設立起居之職,就是古時的左右史官,善惡必記,以使皇帝不犯過錯。我是沒有聽過做皇帝的自己要看這些東西。」

李世民又問:「我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記下來嗎?」褚遂良回答說:「我的職務就是這樣,所以您的一舉一動,都是要寫下來。」門侍郎劉洎說:「即使您下令讓褚遂良不記錄,天下的人也會記錄的。」

李世民問房玄齡:「為甚麼君王不能看看國史?」房玄齡說:「國史是善惡必記的,擔心自己所記錄的事會觸犯聖意,從而篡改歷史,所以才規定君王不許看當朝史書。」

李世民說:「但是我和歷代君王想要看史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史書記錄的是我的功績,那就不要提了,我的過失當然可以記錄在史書上,只是我希望你一定能告訴我,這樣我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犯同樣的過錯。」

中國歷史之所以能保存如此完整,是因為古代不乏有史官,因公正撰寫歷史而遭受刑罰,甚至丟掉性命的例子。

正因為古時規定,君王不能觀看當朝歷史,史官要公正如實地記錄,才能使我們今天能看到古代的真實歷史,才能知道聖賢的德行,小人的奸詐,才能知道如何面對個人的榮辱、得失,才能看到幾千年的朝代更替和起落興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語云:「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而作惡之人則「吉慶避之,惡星災之,刑禍隨之」,以因果規律導人以正,啟迪人以去惡念以修善行,通曉聖賢之理,相信因果報應,修身進德;切莫恣情縱慾,任意造業,無所忌憚,其結果必害人害己,以致天災人禍,世間亂象。古籍中記載的這類事例非常多,以下舉幾個例子。
  • 范蠡出身「衰賤」,但素有大志,見識高卓,他曾拜奇人計然為師,研習治國治軍方略。年輕時就學富五車…
  • 於謙(1398~1457),明代浙江杭州人,是一位正義忠烈之士。他曾任監察御史,常手拍胸脯嘆道:“不知此一腔熱血,何時洒於何地!”是隨時準備以身許國的人。他死後,許許多多的人到墳上去祭祀,並傳出:在他的墳上祈求托夢以解疑惑的事,非常靈驗。
  • 北宋清官包拯一直是中國為政清廉的典範,其「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為官之道一直有口皆碑,而為後人所敬仰。
  • 孝與不孝都會有因果報應......
  • 原西川節度使段文昌,字景初,在湖北江陵長大。他父親叫段鍔,是支江縣縣宰,後來任江陵縣令。段文昌年少時喜愛蜀文化。後來去遊歷成都,曾拜謁韋皋。他很為自己的才學而自負,與他交遊的都有高士之名。
  • B>三、以德教化
  • 惠之,唐朝開元年間(公元713年~741年)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著名雕塑家。據北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記載,楊惠之最初與吳道子同學繪畫,遠師六朝名畫家張僧繇筆法,號為畫友。後專攻雕塑,「為天下第一」,時有「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說,譽為「塑聖」,與「畫聖」吳道子齊名。
  • 關於因果確實也是一個一下很難說清的問題,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迷的世界,未知的東西太多太多。有人問:「因果在哪兒啊?我怎麼沒有看見啊?我看那些壞人活得比好人還自在呢。」中國歷史上留下很多歷史故事,其間也不乏談到因果,下面《史記•李斯列傳》中所講述的史實就是一例,讀后可能會得到一些啓示。
  • 陸績(公元187年—219年),字公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學者、天文學家兼鬱林太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