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黃帝內經》乃聖者之書

作者 :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font print 人氣: 148
【字號】    
   標籤: tags:

《黃帝內經》普遍被中醫界奉為中醫之源頭,行醫之圭臬。但醫界實際應用《黃帝內經》之內容少之又少,最常用的有如臟象學說、經絡學說與養生等醫味較濃的部分,其他的總之一句話:看不懂。

各家的注釋不乏其人,但很多看了仍是似懂非懂,真正的涵義到了近代可說是無人能掌握。《黃帝內經》的作者是誰呢?不容易看懂的書又為何很多人要研究呢?

《黃帝內經》由《素問》和《靈樞》兩部書組成。《素問》之名,出於唐代醫家《素問》整理者王冰之手;《靈樞》之名,出於宋代醫家《靈樞》整理者史崧之手。自古以來,均稱《黃帝內經》為黃帝時成書。

西元三世紀,魏晉人皇甫謐據《針經》、《素問》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古醫書編纂了《針灸甲乙經》,他在書序上說:「《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又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皆黃帝岐伯選事也。

三部同歸,文多重複。」《針經》,原稱《九卷》,後又有《靈樞》等名。「皆黃帝岐伯選事」,即認為三部書都是黃帝和岐伯的醫論,其書自然是黃帝時作。五百年後的唐人王冰,九百年後的宋人史崧皆與皇甫氏之說皆同。

北宋年間奉敕校正醫書的高保衡、林億等人均堅持黃帝時成書的看法:「或曰《素問》、《針經》、《明堂》三部之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曰:人生天地之間,八尺之軀,臟之堅脆,腑之大小,穀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十二經之血氣大數,皮膚包絡其外,可剖而視之乎!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戰國之人何與焉!大哉《黃帝內經》十八卷,《針經》三卷,最出遠古。」(《新校正黃帝針灸甲乙經序》)

考據風行 聖人之書也敢質疑

這種看法一直延續到明清的眾多醫家學者,一直到了近代。但這段話也帶出了一個問題,已有不少人開始懷疑《黃帝內經》為黃帝時成書的說法。為什麼會這樣呢?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書中多黃帝與岐伯、伯高、雷公等臣子問答之語,深奧之語只能出自聖人,而上古聖人又非三皇五帝莫屬。但宋朝時流行考據之風,因楚霸王項羽一把火將阿房宮燒了,把最後僅存官方先秦書籍皆付之一炬,後藉漢代的獻書才將先秦文化又保存了下來,但獻書就有獻假的,文史學者看書常看得一頭霧水,越看越火大,就想要辨明書的真偽,知道這書是真的還是假的,就開始了書的考據之風。

宋代的理學家邵雍和二程兄弟(程顥、程頤),史學家司馬光等因著當時流行的考據風氣,率先對《內經》是黃帝書提出了質疑。程顥說:「觀《素問》文字氣象,只是戰國時人作,謂之三墳書則非也。」司馬光說:「謂《素問》為真黃帝之書,則恐未可。黃帝亦治天下,豈終日坐明堂,但與岐伯論醫藥針灸耶?此周秦之間,醫者依託而取重耳。」

此後元、明、清各代學者接踵而論者不乏其人。直到現代,標準答案竟變成了:《內經》一書,其材料來源久遠,撰述者眾多,匯總成編為一書的時間大約在西元前一世紀的西漢中後期。

中國醫術是來自神仙教授

這種混亂總而言之,是因為文化道德的沒落,忘記了道統傳承原理,才會搞不清楚。中國古代把醫術又稱為「岐黃之術」,岐黃是指岐伯與軒轅黃帝。岐伯是上古時代的醫家,他曾隨廣成子、赤松子、中南子等仙人學醫,醫術是來自神仙的教授。當年黃帝在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時,中南子向黃帝推薦了岐伯,岐伯便做了黃帝的大臣。

黃帝常與岐伯、雷公等人坐而論道,亦有探討醫學問題,其中的很多內容便記載於《黃帝內經》這部書中,使《黃帝內經》成為中醫藥學理論之源。

《黃帝內經》本是道家修煉之書,其中包括有醫道的部分,《滕王閣序》的作者,唐代才子王勃,曾跟隨方外之人曹元學習過六年醫學祕術。曹元教會王勃後,也告知王勃「陰陽之道,不可妄宣也。」王勃之後勤學五年,就能「升堂睹奧」,學有所成,可以元神離體,神遊太虛,摒除俗穢,達致清明殊勝的神仙境界。

後來王勃在《黃帝八十一難經序》中透露了醫道傳承的道序:從岐伯→黃帝→歷九師→伊尹→商湯→歷六師→姜太公→文王→歷九師→醫和→歷六師→扁鵲→歷九師→華佗→歷六師→黃公→曹元。

真正的醫道是神傳給人的,在傳承的過程中,能得「神技」者鳳毛麟角,得道的醫者是通過上師口傳密授和自己艱苦的修煉,才得以洞見人體之奧祕,發揮和運用人自身之功能,懷慈悲大善之心,達濟世救人之願。

這些神技就遠非醫藥配方、經驗總結之皮毛,而是岐黃術之精要。師父選真傳徒弟則是要看其根基和德行的。如曹元收王勃為徒時,手撫摸其頭讚道:「無欲也。」因為只有有德之士才是可造之材,修成了才能真正造福蒼生。

作者之爭,真正的原因是:失去了道統,就搞得很混亂了,就連聖者之書都可以說由數千人共同寫成。《黃帝內經》若非成書於黃帝,就稱不上道家修煉之書了。

本文轉自第365期【新紀元週刊】「養生保健」欄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唐憲宗時宰相李蕃,其在任時知無不言,言而敢諫,深受皇帝器重。
  • 古人認為,上天主掌一切,天道規範一切,華夏傳統是承天理而來,堅守傳統文化中的做人標準,也就是遵從天道。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孔子一生堅定不移的追求真理,弘道崇德,倡導以道德規範人的思想和行為,鼓勵人修身、知人、知天、成聖,為後世作出了楷模。
  • 觀年間,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
  • 成人之美是一種修養,它需要有寬廣的胸襟和與人為善的心態。
  • 古人敬順天意,提出:「推天道以明人事」,是指通過探索推演宇宙、自然運動變化的規律,從而使人明白人類社會發展和個人生存變化的規律,明白做人的道理,達到「與天地合其德」,使自己的行為絕不偏離正道。古代設立了司星官、欽天監、卜官等,觀象授時,很多事情通過預測和占卜來預知吉凶禍福。以下為西漢星佔家卜筮家司馬季主談論的一些關於遵天理、明人事的道理。
  • 宗元與文暢等一些嚴謹持身、品德高尚的修行人結交,很欣賞晉宋以來謝安石、王羲之、鮑照等人的「服勤聖人之教,尊禮浮圖之事」。他被貶時常常寄居在寺廟,時常與僧人們一起參禪悟道,談玄說佛,感到佛法的博大精深。他的思想境界也不斷地昇華,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反映出來,如在山水詩中體現的「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的境界。
  • 薛仁貴是唐朝名將,絳州龍門人。他自幼習文練武,但家中十分貧寒,在沒有得志前,他與妻子窮困潦倒,衣食窘迫,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幫助他們,兩人還結為異姓兄弟。
  • 唐朝大詩人王維的畫作一直受到歷代文人的稱讚。王維曾自述云:「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偶然作之六》)與王維同個時代的詩聖杜甫稱讚他:「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籐。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解悶之八》)
  • 在中國歷史上,真正的文人要留名青史不難,但是在官場就鮮有成功的例子了。
  • 《幽窗小記》中有這樣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