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談到三皇、五帝他們的境界和各自所具有的特點,以及他們是如何治理人民。五帝之後要說到「王」,同時再看看皇、帝、王除了這種稱謂上的演變,其內涵上又有怎樣的變遷。
「王」
王是又次於帝的名號,一般也稱天子。按照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王,天下所歸往也。」西漢大儒董仲舒說:「古之造文者,三劃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代表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
這裏是說,王字的三橫,分別代表了天道、地道、人道,中間的一竪代表著將三者貫通。作爲王的人,必須具備對天道、地道和人道規律的把握。
按照《白虎通義》的解釋,王是受天命,擁有天下的人,替上天行使管理百姓的權限。王被上天視為自己的孩子來護佑著。
三皇、五帝之後就到了夏、商、周三王時代。夏,意思是大,夏王朝的建立者夏啓所要守持的是天下大道;而殷商的殷,為中的意思,殷商的建立者商湯所要施行的是中和之道;周則是至、密的意思,表明周王朝的建立者周文王,認為自己所循行的道德嚴謹周密,無所不至。周是三代中禮儀文化最盛的朝代。
王所奉行的是行仁布義、賞善誅惡的王道。仁,是成就萬物,和洽萬民;義是理之所在,理所應當。王必須以一定的方式表明自己是上天選定的子民,獲得上天的認可後,才能以王道來管理群民,而皇、帝則不必,因爲他們自身的行為就在天道之中或接近於天道。
由此可見,王是等而下之的。所以老子才說「大道廢,有仁義」、「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夏和殷商時期,主要是部落聯盟,西周實行分封制,這一段歷史為「國天下」時期。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站在社會最高位置上的國家管理者所曾經具有的博大胸襟和氣度,包容天地、吞吐萬物,遠不是今天的政治家所能够比擬的。
在皇、帝、王的時代,由於人們都站在道德的基點上為人處世,所以人們對規律神機奧秘的洞察力,和運用能力是現代人所難以想像,尤其現代人都以進化論來看待古人,以為古人都是蒙昧無知,每天為了填飽肚子而疲於奔命,沒有什麽知識、技術。
其實,世代所留下的神話傳說就是當時人們的真實寫照,作為當時群民之首是由掌握天道規律的深淺所決定,境界最高深者才能成為皇、帝、王。
由於掌握著天道規律,這些皇、帝、王能够與宇宙的能量場自由地感應、溝通、融合,真實地體現著天人合一的生存狀態,不僅能呼風喚雨、移山填海,甚至能調諧四時陰陽、經緯天地、化生萬物。
所以,他們才被稱爲天皇、天帝、天王,他們的真實存在,慢慢的越來越不被道德水平日漸降低的後人所理解,直至變成了神話傳說,遙遙地佇立在歷史的開端。
王之後就到了春秋五伯,也叫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時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以信義矯世,爭霸天下,將天下視為一己之私有。
經過春秋戰國的激烈角逐,秦王嬴政戰勝了各諸侯國,統一中國,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君主制帝國,開啓了兩千多年的朝代更迭歷史,而這種更替雖然也是順應天意而為,但主要是通過以暴易暴的形式實現的。從此開始了一家一姓治理國家的「家天下」時代。
秦始皇採皇、帝號合稱,將它作為擁有天下者的尊名,從此以後才有了皇帝這一稱號。古代設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沒有以王來命名臣子的。功臣子弟得以封王,是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的。
但從此以後,皇、帝、王的深刻含義也就漸漸隱藏於最高權力背後了,人們更多體會到的是它那高高在上、號令天下的尊崇地位。但是歷代的帝王,尤其是其中的優秀者,都努力地以自己的身體力行,來闡釋皇帝、帝王這兩個詞的久遠而深刻的內涵。
《孝經鈎命訣》是一部緯書,書中記載這樣一句話:「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五霸騖。」揭示歷史發展越來越等而下之,越來越快的墜落趨勢。
人的純真質樸,以及人與天地相溝通的自然屬性和先天本能,隨著人對自身的認識和自衛能力的提高,以及對外在物質占有欲望的日漸强烈,越來越退化、喪失,這就是「天道退行」,老子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才提出返璞歸真這一與歷史前進的步伐相背而行的發展道路,要「復歸於嬰兒」。
同樣儒家也一直採取向後看的回觀返照立場來評價人和事,將歷史的過去作為一個參照物,因為他們都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往回返,才能擺脫滅亡的命運。
因此,才告誡人們不要忘記自己來自那幽邈而玄微的地方,那個産生自己的地方,要保持逆流而上的向道之心,惟其如此,才能掙脫名利欲望的牽絆和誘惑,才能從隨世下流的世間之道,掉頭而返,才能越走越寬,重新踏上無形大道,使生命與天地共長久,永遠保持在成住的狀態。
這也造就中國久遠歷史文化中所顯現出獨特的返本歸真的修煉思想、行爲。求仙訪道、隱逸田園、追求人與自然的融合為一,成為中國古代文化最爲深刻的主流,即使在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中,也保持著這種往回返的强烈意識。
所以,中國文人的骨子裏透露出來的是對「德」、「道」的追求,是面對自己在人生道路中的各種考驗、誘惑,堅定自己對道德的體認,同時也堅定自己所達到的道德境界。
所以,中國文人身上體現出一種共有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感,其中既透露著强烈的自我意識,又有著對於天地、社會、道德人倫的深沉責任感,只有達到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實現。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王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