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12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這一傳說,說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但九子是甚麼,說法也不盡同。據說龍不只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此說法出自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龍的歷史在中華大地源遠流長,遍及南北。龍的形成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的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脫離自然界中的具體動物形象,成為集諸種動物靈性與特長於一身的特殊動物。
到唐代,龍成了天子的專利。龍紋只能用於皇帝的衣服器物,龍成為皇權的象徵。宋之後,關於龍的歷史與家族有了更多的傳說。
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
其中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
1. 囚牛(qiú niú)
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音樂,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刻有龍頭的形象,被稱為「龍頭胡琴」。
2. 睚眥(yá zì)
好鬥喜殺,人們常把它的像刻在刀環、刀柄上,或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還有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這些武器因為有龍的雕刻而顯得更加威武。
3. 嘲風(cháo fēng)
獸形,平生好險又好望,通常把它雕刻在殿台角上。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震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4. 蒲牢(pú láo)
形似盤曲的龍,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便是它的雕像。蒲牢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根據它的特點,把蒲牢鑄為鍾紐,又將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鐘時,讓鯨魚攻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
5. 狻猊(suān ní)
又稱金猊、靈猊,其形狀象獅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喜歡倚立於香爐足上,人們便用它來裝飾佛座和香爐上的腳部。據說它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稱,人們便將它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腳上。
6. 贔屭(bì xì)
又名霸下,形似龜,平生力大無窮、好負重,碑座下通常是它的像。相傳上古時期,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通河道,為夏禹立下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大禹擔心它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讓贔屭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亂走。
7. 狴犴(bì àn)
又名憲章,樣子像虎,好獄訟,又有威力,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這就是為什麼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另外,相傳它主持正義,能明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它也被裝飾在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迴避的牌上,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8. 負屭(fù xì)
平生好文,身形象龍,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便是它的像。中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有許多是名家詩文,膾炙人口。負屭十分喜愛這些充滿藝術光彩的碑文,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文學珍品。它們互相盤繞著,看上去像在慢慢蠕動,和石碑底座的贔屭配在一起,更顯壯觀。
9. 螭吻(chī wěn)
又名鴟尾或鴟吻,魚身龍頭,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龍頭是它的雕像。在佛經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人們把它安在屋脊兩頭希望能消災滅火。**
責任編輯: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