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特色人物

壯遊臺灣 洪東標彩繪海岸百景

文 ◎ 陳柏年 圖片提供 ◎ 洪東標

年輕時,洪東標即以「分割表現形式」水彩,聞名畫壇多年。年過半百後,他卻毅然投入風景寫生,以清新甜美的水彩技法,驚豔藝壇。56歲那年的生日,洪東標立下宏願,耗時56天,以機車環遊臺灣海岸,留下100多幅美麗的寫生記錄,更創臺灣畫界之先。

「機車環島寫生,我已經遲了30年;留下完整的海岸美景,臺灣已經遲了500年。」臺灣水彩名家洪東標說。

洪東標水彩作品〈一路汪洋一路山〉,新北市瑞芳區登南子吝山東望2 號濱海公路。(圖片提供:洪東標)

臺灣繪畫界曾經出現的「水彩黃金時期」,主要指1975到1990年之間,師大美術系李焜培與劉文煒等教授的學生中,出現一批菁英學子,將臺灣水彩畫帶入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當時水彩鋒頭不但凌駕油畫,且國內外邀約、參展交流不斷,水彩在藝術界備受矚目,實所罕見。

這股風潮並非憑空而來。這是自1907年以來,日本畫家石川欽一郎來臺任教,將正統的英國風水彩傳入臺灣畫界後,又經過1948年國共內戰,中國畫家播遷來臺的傳承與融合,70年後開花結果,所達到的巔峰盛紀。當時洪東標年僅20多歲,即獲全省美展第一名的殊榮,已是此一時期代表性畫家;而他戮力水彩30年不輟,也因此被《臺灣名家美術》雜誌,列為臺灣百年水彩畫的歷史中,影響與成就最大的20多位水彩畫家之一。

許多人認為,當年的水彩盛況,至今已然煙消雲散。然而30多年來,洪東標不但未曾改變對水彩的熱情,一再超越既有境界與技法,協助創立「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致力於水彩繪畫的交流與復興,甚至有人預言這是「第二個水彩黃金時期的開始」。去年,洪東標以機車環島寫生的壯舉,118幅清麗靜美的海岸水彩巡迴展,更引起各界矚目。

而洪東標的水彩人生,則要從嘉義一個樸實的家庭說起……

立志繪畫 自學苦練進師大

洪東標是么兒,上有四個哥哥姐姐。家中食指浩繁,一家七口僅靠父親一份臺電公務員的薪水度日。洪東標回憶繪畫之於他,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雖然年紀尚小,但父親卻注意到,他畫圖時能輕鬆掌握年長的兄姐都難以呈現的弧線、深度與透視感。而母親也曉得,要讓他安靜端坐的妙方,就是給他一張畫紙,他便能忘情塗鴉一兩個小時。

雖然洪東標在學生時,已經常在大大小小的美術比賽奪冠,但是在那個經濟困難、升學主義的年代,想朝藝術發展,簡直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因此當他高二時,想以繪畫為志,父親坦白地對他說:「讀美術系的話,材料費的開銷很大,我負擔不起。除非你讀師大,否則沒辦法。」

當時的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是藝術學院的最高殿堂,除了學業成績要達到高標準,繪畫、石膏素描等專業術科也須通過考試。無力在畫室學習技法,第一年雖考中他校美術系,也只有翌年捲土重來,「我下定決心重考,就自己練,找舊書攤、看畫家畫冊,然後自己準備。」憑著過人的稟賦自學苦練,果然高中師大。

鍾情水彩之美 成為創作基石

進入師大美術系,洪東標才真正開始學畫。然而當時名師雲集,畫派叢立,洪東標初時不免茫然,不知從何追尋。然而他始終鍾情水彩。他說:「當年前輩藝術家,像李梅樹、李石樵、林玉山,都對我影響良多;但是影響我最大的,是李焜培老師。他展現一種『水彩文人畫』的特質,也就是說他與世無爭,選了一種冷門表現藝術。」

東方主流是水墨,西方主流是油畫,水彩介於兩者之間,堅持的人本來就少。洪東標認為李焜培始終堅持水彩創作,正符合他溫文儒雅、與世無爭的個性。他說:「事實上,我們也知道臺灣的水彩市場很小,無法與油畫匹敵,完全是因為自己喜歡的緣故,才會選擇這種媒材。」

除了鍾情水彩創作,從小對事物觀察敏銳,洪東標與寫實派似乎有不解之緣。他說:「我還是喜歡具象的東西,我要能接受視覺上的形狀與明暗色彩等等關聯,才能創作出來,所以我一直是屬於具象寫實描寫的。」

1984年,他得到全省美展第一名的水彩畫作〈臺灣博物館〉,就是長時間觀察得來。他說為了描摹大廳內歷史悠久、華麗壯觀的巴洛克式列柱,留連徘徊許久,看了好多天、去了好多次,還引起警衛的注意與詢問。如此仔細觀察自窗戶投射進來大廳的光線所形成的明暗,以及光影在圓形的列柱、在方形的列柱上的層次與變化,才能完成這幅壯麗中有細膩的作品。可惜當年,這幅畫作因為在巡迴展中的船運時失火燒毀,如今只能透過畫冊看到洪東標對於建築與光線共舞下的完美表現。

延續建築結構光影的變化,接下來,洪東標有20年的時間,轉進埋首於「分割表現形式」的繪畫創作,風格獨具,成就斐然。而「美」一直是洪東標創作的主要基點。「我還是著意表現繪畫美感,因為這是人類共同需求。我們都喜歡美的事物,這是一種人類精神層面的價值。」

投入風景寫生 屢臻繪畫新境

2003年起,洪東標的畫風有了戲劇性的改變,2006年完成最後一張分割表現形式的繪畫後,他毅然決然轉而投入風景寫生。這樣的決定讓許多人不可置信,甚至有學生形容他「像一個武林高手,突然自廢武功,又從蹲馬步、打拳開始練起。」洪東標說:「我的確有這樣的感覺,我就是想要脫胎換骨,想要不一樣。」

從1994年起,洪東標轉任新莊高中美術班教師,開始有機會帶美術班學生出去寫生,給了他新的體驗:「我覺得我好像又回到了學生時期,在大自然裡面享受風吹過身體、陽光曬在身上的溫暖、草的芳香、雲的色彩變化……因此,比較有個人時間的時候,就會想一想我的創作態度跟方式。」

2003年,南臺灣屏東縣文化局策劃「半島藝術季」,邀請洪東標到墾丁當駐站藝術家,接下來2004年、2007年都提出邀請,他說:「那段時間是令人難忘的快樂,所以又重新燃起以前當學生,在大學、研究所的時候,對寫生的狂熱。」

2005年,「中華水彩亞太藝術協會」成立,洪東標被選為第一、二屆理事長,與林業試驗所合作,出版為臺灣植物園系列創作的專輯,有了更多寫生的機會,翌年放棄已卓有成就的「分割表現形式」,完全投入寫生創作。

洪東標自陳,此一藝術上的重大決定下得並不容易,但是他告訴自己:「一個藝術家應該不斷尋求成長,不能老是原地踏步。上個階段20年夠了,我還能有多少20年?我必須給自己多點挑戰。」

「我不強求,就一直畫。我訂定目標,一年一定要畫100張,所以我不能鬆懈,我要在我有限的時間做我最大量的創作。的確,在過程中,新的東西會不斷的體驗、加入。」

2008年起,他有一系列創作,主要是感動於玉山之美的「玉山行旅」,以及懾於東引月色迷人,所發展出「寧靜的夜」這兩個主題。這些風景畫,除了實地寫生之外,也採用了洪東標所謂的「造景」畫法。例如日間的平凡的山景,畫家會設想最美時分,或許是在朝陽初升,陽光斜映的晨間;或許在細雨飄灑,或是月色迷濛的靜夜。而隨著需要,他會改變光線角度,天氣與色彩,在畫面添上朝霞、晨霧、雨絲或是明月。如此的畫法不但符應藝術「美」的需求,還必須仰賴豐富的想像力與扎實的素描基礎,方有可能達成。

環島寫生 見證臺灣之美

洪東標水彩作品〈霧鎖奇岩〉,屏東縣恆春鎮,貓鼻頭岩岸海濤。(圖片提供:洪東標)

身為土生土長的藝術創作者,洪東標的創作都取材自這地方的景象,透過具象寫實的繪畫表達他對這塊土地的熱愛。對於洪東標而言,去年4月1日開始,到5月26日完成的機車環島寫生繪畫之行,就是以繪畫見證臺灣之美的水彩生涯,最好的里程碑。

談到此次夢想的成形,他說:「我年輕的時候,也想騎機車環島,但是這個夢一直沒有實現。直到看到《不老騎士》這部紀錄片:80幾歲的不老騎士可以騎機車環島,圓了一個夢;我是一個畫了30幾年的畫家,我可不可以在圓夢的同時,為自己留下一點紀錄?畫畫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項任務,環島畫100張畫,這是最完美的一件事。」

洪東標說,16世紀開始,葡萄牙人以美麗之島「福爾摩沙」來形容臺灣海岸的美,至今已經500年,卻沒有畫家為她留下完整的紀錄,而這就是他規劃此一行程的初衷。洪東標的成行,不但獲得50多家飯店、民宿的支持,還有機車維修、導航儀器、水彩顏料等贊助,更證明了臺灣的人情可愛。萬事備齊之後,洪東標從新莊出發,風雨無阻地沿途寫生取景,從臺灣西海岸繞至東海岸一圈,每晚在網誌公布行程記錄。沿途經過漁港漁村、濱海濕地、燈塔吊橋、峻嶺奇岩……都一一入畫。為了爭取作畫時間,他婉拒了許多朋友想同行的要求,但是在臺灣16個縣市,都預先在網誌公布,舉辦了半天的寫生活動,大家以畫會友,留下紀念。北部寫生迴響尤其熱烈,全程有十多家媒體報導,成為當年藝壇盛事。

5月完成環島與初步素描後,洪東標即於10月27日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展出這118幅作品。他的畫作風格純淨甜美,如雨後般清新動人。結合了現場寫生與造境的深厚功力之外,每幅畫作都附有座標,供觀者按圖索驥。展覽期間吸引許多陸客與外籍賓客駐足觀賞,也有臺灣遊客看到自己的家鄉入景,喚起了兒時的回憶,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後續計畫 需耗時五年完成

2013年起,這批畫作雖然詢問收藏者不斷,洪東標卻不願意零碎割愛。他說:「要買就118張一起買,否則我一張都不賣。因為這個海岸記錄,是500年來臺灣第一次完整的記錄。」

洪東標希望這批作品能完整收藏,之後也能有展出供公眾欣賞的機會。他透露,目前已經有企業願意部分贊助他下一個計畫,而實現這個夢想大概要五年以上,需要長期奮鬥方有可能達成。個性嚴謹仔細的他,要等到計畫準備妥善時,才會向大家公布。

採訪中,洪東標慨嘆多數人不明白水彩,例如誤解水彩畫容易發霉、不易保存;其實是因為早期臺灣畫家使用的紙張與材料不好的緣故。像同是海島國家的英國,水彩畫收藏數百年,仍然色彩鮮麗,就是明證。時光似能腐蝕摧朽萬物,但真正的美卻不輕易流逝。正如他提到1989年,他第二次個展時,一位收藏家駐足良久之後,對他說:「你畫得很好,但是我不買你的畫,因為我不知道你會畫多久、能堅持多久?」洪東標以他歷久彌新的創作態度與熱情,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轉自新紀元

本文網址://mag.tvsmo.com/b5/331/12207.htm(新紀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