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玉梅
可以冷處理,但不能傷害孩子
「想了想,其實我好像也對小強這麼做過。一天,我在做飯時,他說要出去玩一會兒,吃飯前回來。可是我等了半個小時,他卻沒回來。」
「你不急嗎?」
「急!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一次了。但李平叫我試試冷處理,不訓斥,也不打罵,就是不理他,讓他自己意識到錯誤。我們快吃完飯時,小強回來了,我們都不理他,讓他自己去盛飯、吃飯。吃完飯,他馬上去洗碗。聽著他在廚房收拾,我心想小強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嗎?我好想聽他說『我錯了』,但李平勸我別急,一定要沉住氣。」
「結果呢?」
「他洗完碗,見我板著臉坐在客廳,就悄悄走過來說:『媽媽,我以後一定說話算話,再也不犯同樣的錯了。』於是我就告訴他撒謊、說話不算話,都不是好孩子。」
「呵呵,小強這孩子很聰明啊。」
「不是他聰明,是我們恰好運用了你說的冷處理。」
「你們做得很好! 如果孩子犯了錯,卻意識不到自己有錯,甚至總是犯同樣的錯誤時,要狠下心地冷落他,讓他學會冷靜思考。
既不能心疼孩子,也不能心急,要多給孩子思考的時間,讓他自己分辨對與錯,這樣才有利於孩子自我反省,意識到錯誤,並改正錯誤。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父母一定要先冷靜對待,既不能衝動行事,也不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從而對孩子亂發脾氣,這樣只會讓孩子的情緒更激動,破壞親子關係的和諧。
幫助孩子糾正壞習慣或改正壞毛病時,父母一定要謹慎處理,例如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孩子打架,一定要先弄清楚原因,如果是孩子的錯,一定要冷靜以對,可以冷落他,但不可以中傷他,說些『你怎麼老是惹麻煩』、『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兒子』之類傷害他自尊心的話,甚至當眾對孩子高聲責罵。」
冷處理既不能心疼孩子,也不能心急,要多給孩子思考的時間,讓他自己分辨對與錯,這樣才有利於孩子自我反省,意識到錯誤,並改正錯誤。
─ ─摘自:《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野人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