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田涵】從「無腦人」說起

font print 人氣: 25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3年10月29日訊】人們常常認為人的思維來自大腦,大腦產生了各種思維、意識或感受。真是這樣嗎?

明萬曆年間進士、著名學者徐應秋,在他的筆記《談薈》中記載這樣一則無頭活人的故事:曾經有一個上戰場被敵人砍去腦袋的人,戰爭結束後同營戰士發現他還活著,手能持東西,雙腿能走路,官兵們可憐他,不忍心讓他死掉,於是便把他送回了家鄉,這個無頭人平時能織草編履,妻子每日把飲食從其喉管中給他灌入。如欲食則書一「饑」字;不食則書一「飽」字。如此二十年才死。無頭能活,還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索食吃飯,編織幹活,他的意識是從哪裏來的呢?

美國弗吉尼亞州有個無腦嬰兒,他整個顱腦只是一個水囊,醫生斷言他活不了幾星期,可事實上他快樂的活了五年。他喜歡看電視,會隨著電視節目的有趣情節發出咯咯的笑聲。這個無腦嬰兒的意識來自哪裏呢?

1980年Roger Lewin在《科學(Science)》雜誌發表文章,講述了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神經學教授約翰羅伯(John Lorber,1915~1996)的一項發現,一位成績優異、頭部比正常略大一點、智商高達126的學生,其頭顱內主要是腦脊液,只有大約1mm厚的腦組織。羅伯教授先後曾確定幾百例大腦半球都非常小、而智力正常、生活學習跟普通人沒有差異的「無腦人」,他形容這些人有一個「看不見的大腦」。

羅伯的研究成果並不等於說我們人類不需要大腦,而是提醒我們:人類對大腦的認識還很有限,大腦很可能是以一種我們想像不到的「機制」在工作或發揮效用。

196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澳大利亞神經生理學家埃克爾斯爵士(Sir John Carew Eccless,1903~1997年)認為,人有一個獨立於大腦的「自覺精神」,大腦只是它的物質工具而已。這個自覺精神是獨立於大腦的。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與識力的「我」,那是在胚胎時期、或極年幼時,進入肉體的大腦,它控制著大腦,就好比人腦指揮電腦。這種非物質的『識我』,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

美國著名的神經生物學家Roger Sperry博士,曾經以詳細分解人類大腦兩半球的功能,而榮獲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他認為人的「自我」是一種特殊的、獨立存在的物質,操縱人的大腦和人的行為,在其寄居主體的肉體及大腦死亡之後,它仍然可以生存不滅。

牛津大學著名的生理學家Sir Charles Sherrington 也認為,在人的肉體內,有一個非物質的「自我」,在操縱著大腦小腦。加拿大著名的神經生理學家Wilder Graves Pemfield 博士認為,人類並不僅是只有物質的軀體,必然兼有『無形的非物質靈識』。在瀕死體驗、催眠等領域的研究也可以得出類似的結論。

其實,科學家們所認識到的這種「自覺精神」、「非物質的自我」等東西與修煉界認識的人的「元神」相似,是由其他空間的更微觀、具備更高能量的粒子組成。其實在中國古代文化、特別是道家文化中,早就詮釋了這個問題,人體本身並不能稱之為一個完整的人,還必須有一個元神所佔有和控制著。「元神」產生人的意識、性格和特點,是構成完整的人所必須具備的。

《黃帝內經》說:「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道家講「元神」藏在「泥丸宮」(現代醫學稱為松果體);「元神」可以換位,常在心中,所以中醫講「心藏神」。打個比喻,人體好比是電腦硬件,而元神則是系統軟件,如果沒有各種類型的系統與軟件,電腦也只不過是一堆廢鐵,甚麼也做不了。元神和肉體互相依存。

中醫認為,「精」、「氣」、「神」是生命中的三樣寶貝,合稱生命「三寶」。 「精」是有形的,「氣」與「神」是無形的。這「三寶」中的「神」又稱為「元神」,也是一種物質,其粒子最小、能量最大,是人生命的真正主宰。

漢語不乏許多包含「神」字的成語。 例如「神采奕奕」、「神情自若」、「神清氣爽」、「神氣活現」、「神采飛揚」、 「神思恍惚」、「氣定神閒」等等,其代表「神態」、「神情」,表現的就是人的「元神」的外顯狀態。
人有道德感、有善良的心,也是因為人有元神。1948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成立宣言中,把人的健康定義為 「身體、心理和社會上的完美狀況」。最近學者們又提出對「精神」 健康的概念的討論,可見科學界也越來越認識到人的「精神」領域的重要性。

其實人的生與死,身體裡面的那個元神在不在才起決定作用,那個被人砍掉腦袋的人之所以能活著,是因為他的元神能夠換位,當被砍腦袋的時候,元神恰好沒在腦袋位置,所以還能夠活下來,延續自已的生命。由此可見,要想真正瞭解人體生命的奧秘,必須敢於破除固有觀念、不故步自封,才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參考資料

Lewin R. Is your brain really necessary? Science. 1980 Dec 12;210(4475):1232-4.
馮馮,太空科學核子物理學與佛理的印證,天華出版公司,1993。
修煉界和科學界:人的元神不滅 //www.zhengjian.org/print/8630
人類文明與人體生命之正見(三)//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2/7/2/人類文明與人體生命之正見(三)-259612.html
人無頭能活,一則關於元神移位的故事 //m.kanzhongguo.com/node/33725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編譯報導)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新的大腦掃瞄成像技術,可以「觀看」到測試者大腦思維中的動態圖像。當測試者觀看視頻反饋至大腦時,研究人員可通過屏幕看到相應的圖像。令人驚訝的是,雖然計算機依據大腦反饋信息呈現的圖像較為模糊,但與測試者觀看視頻時的相關影像有一致性。
  • (大紀元記者麥迪綜合報導)飲食勝於藥物並非空談,約十年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糖尿病預防計劃(DPP)的研究中重點比較了飲食運動與藥物針對慢性疾病的療效。研究發現飲食運動療效要比科學家研製出最好的藥物還要好。
  • 九九七年,我認識了教我高中英語的老師──田老師。由於初次的英語交談很愉快,以及後來我在市級、國家級英語競賽中和高考中的出色表現,田老師對我給予很高的期望,也很關心我的生活。高考後,我到另一座城市上大學,得知我家經濟一直窘迫,他從微薄的工資中抽出二百元寄給了我,使我很感動。我也很尊重他,每年寒假,只要回家鄉,必然備上禮物去看望日漸衰老的老師。我們師生關係親密,簡直像一家人一樣。
  • 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今天揭曉,得獎者為美國籍的羅斯曼(James Rothman)和謝克曼(Randy Schekman),以及德國出生的居多夫(Thomas Suedhof)。
  • (大紀元記者李茹嵐綜合報導)2013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於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7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揭曉,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斯曼(James Rothman)、蘭迪‧謝克曼(Randy Schekman)、德國科學家托馬斯-C‧蘇德霍夫(Thomas Suedhof)共同獲得這一獎項。
  • 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今天揭曉,得獎者為美國籍的羅斯曼(James Rothman)和謝克曼(Randy Schekman),以及德國出生的居多夫(Thomas Suedhof)。
  • 美國學者羅斯曼和謝克曼,以及德國出生的居多夫今天榮獲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3人因發現荷爾蒙、酵素和其他重要物質如何在細胞間傳輸而獲此殊榮。
  • 週一(10月7日),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得獎者是3名美國人,羅斯曼(James Rothman)和謝克曼(Randy Schekman)及德國出生的聚德霍夫(Thomas Suedhof)。他們都在美國大學任教,其中謝克曼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聚德霍夫在斯坦福大學、羅斯曼在耶魯大學任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