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乃立身之本,重德者自然會見善樂行。行善之人雖然不求他人回報,但天理昭彰,也必定惠賜給善果福報的,有的甚至還會就此改變困頓的命運,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報,正如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明朝末年的袁公,重德行善,失子復得的事例就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明朝末年,在李自成作亂時,陝西的袁公攜子捨家避難逃避兵禍,在兵荒馬亂逃跑過程中,不幸父子失散。袁公幾乎悲痛欲絕,但多日苦尋不見,整日愁眉不展。
後來袁公寄居在江南某地,一人孤獨寂寞,又考慮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決定再娶一個妻子生子,以延續袁家香火。
一天,他偶然中買了一名俊俏年輕的女子,這名女子到了袁家後,不但不高興,反而在默默的流淚哭泣。袁公不解何故,耐心的詢問:「今天是咱們大喜的日子,你應該高興才對,不知你因為甚麼事這麼傷心難過?請你直言相告,看我能不能幫一點兒忙。」
那女子聽後含淚答道:「請你原諒!我不是為別的事,只因我想起家中原來貧困的生活,不覺悲從中來。那時我丈夫生病,已經到了山窮水盡、沒米下鍋的地步。在這種動蕩不安的歲月裡,想要生存下去真是太難了!我丈夫覺得沒有勇氣再活下去,想一死以求解脫痛苦,我不忍心丈夫這樣死了結束一生,才出此下策-- 賣身換點兒錢讓丈夫活命。
如今改嫁給你,我不禁想到從前與丈夫生活的情景,那時雖然生活貧苦,但是夫妻彼此照顧,感情也非常好。是生活所迫,使我萬不得已走到這一步,觸景傷情,悲痛人生際遇,又掛念丈夫如何生活,所以才忍不住哭泣。」說完又不禁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袁公聽了也不覺落下淚來。覺得這女子也實在可憐,而心地又如此善良!她的丈夫這麼窮苦,她卻能無怨無悔的與他共同生活,到了沒辦法可想時,又能犧牲自己讓丈夫有錢活下去。如今她雖然跟隨了一個有錢的丈夫,卻仍念念不忘窮困潦倒的丈夫,實在是一位有情有義的好女子啊!想到此,他頓時心中興起了成全這對患難夫妻的善念。
於是,袁公二話不說,親自連夜把這名女子送回到她丈夫身邊,他丈夫簡直不敢相信這意想不到的天大好事。
袁公發自內心地說:「請先生不要懷疑我的好意。你賢惠的妻子嫁到我家後對我哭訴了你們的生活遭遇,我深受感動,馬上把她送了回來,讓你們夫妻團聚。我原先付給你們的賣身錢不用還了,另外我再送給你們夫婦一筆錢,今後做個小本生意,也好有個固定收入。
請你今後千萬不要再產生自殺的念頭,為了你賢惠的妻子,你也要振作起來,勇敢地面對生活。路是人走出來 的,只要肯吃苦耐勞,你們一定會生活的美滿幸福!」夫婦二人感激得痛哭流涕,再三拜謝袁公的仁德善舉。
後來,他夫婦二人果然不負袁公所望,努力經營生意,終於生活富足無憂。飲水思源,他們經常商量著為袁公物色一位身世清白的女子,以報深恩,但卻一直找不到適當的人選。
有一次兩人偶然到揚州辦事,遇到一個人領著一個面貌俊秀的男童在叫賣。兩人一商量,決定在還沒找到適當的女子之前,先買下這個男孩,既可以服侍袁公,也可以給他做個伴,於是買下了這個男孩。
他夫妻二人立刻渡江,把孩子送到袁公的家裡。袁公面對眼前這個乖巧的男孩,不住的上下打量,又緊張的在孩子臉上審視,袁公簡直不敢相信天下竟有這般巧合的事!
他興奮地愣在那裡!這不正是自己在戰亂中失散的、朝思暮想的親生兒子嗎?茫茫人海中,以為今生再也見不到自己唯一倖存的骨肉親人了啊!沒想到天公開眼,派使者把失散的兒子送了回來。他緊緊地把兒子摟在懷裡……
請諸君把前後的事連貫起來想一想,袁公父子的失而復聚絕非偶然!如果沒有袁公前面的重德行善--令貧賤夫妻的破鏡重圓,就肯定不會有他夫妻二人送男孩報恩之舉,當然也不會使他們父子相見、意外骨肉團圓。
真是種甚麼因得甚麼果,由此看來,行善之福報真是如影隨形、毫釐不爽啊!天理是絕對至公至正的!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