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之子王獻之書法亦造詣非凡,「內擫近古,外拓趨今。古質今研,不言而喻。」窮微入聖,由於對書法的巨大成就,父子二人被譽為「二王」,變古趨今,獨步書壇。以「二王」為代表的晉代書法,代表了中國書法的高度,成為書法史上的並峙的雙峰。
其實「二王」書是神為人奠定的正統書風。王羲之的書法合自然之姿,剛柔兼濟,美崙美奐,處處滲透「不激不勵,風規自遠」的中和之美。
藏骨抱筋、含文包質、溫爾文雅,這種俊邁蘊藉、神駿天真的審美意識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以才會被歷代帝王所重,被歷代文人學士奉為圭臬。正是這一剛柔相濟的書法獲得了「飄如遊雲,矯若驚龍」的美譽,從而雄視百代,規範了兩年的中國書壇。
今人變異觀念,對王羲之書法的淺表理解,使王書似乎越來越成了漂亮與甜美的象徵,很多人一提到二王書,首先想到的是婉轉流美,一提到趙孟頫就是圓熟,媚如其人,實在是表面的很,哪裡知道他們的真實意義。
梁武帝所看到的是「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時人的評價是「飄如遊雲,矯若驚龍」。體會的是書法蘊含的力量,而不是婉轉柔美。
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在當時絕不是一句形容的話,王羲之筆力雄健,筆法超絕,其筆力之巨是後人無可比擬的。在渾圓平和之中蘊含無窮力量,契合傳統文化的精神。如行雲流水,感受到的是渾然天成的天籟之美,平和之下湧動的無限力量。
後世認為社會是進步的,一切藝術都是發展的,以此割裂分解文化的莊嚴神聖。「風情笑拍古人肩」,認為自己和他們一樣,甚至已經超過了他們,以所謂今天的所學藐視古人,俯覽先輩,內心充滿了優越感。
漢代、魏晉之書,大唐書法,構建了一座座令後人仰止的豐碑,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文化特色。或許蔡、鍾境界並不在二王之下,針對不同的層面,唯是歷史的安排。
上古之人,說出的話,或許就像詩一樣美,我們看《詩經》,樸素自然,好像簡單,卻內蘊深遠;看似隨便,實無處不合機要。古人講「無法而法」,不講法度卻一切都暗合法度,自然而然。今天講這話,卻是亂象叢生,真無章法規矩了。
書法以簡靜平和為上,弩張劍拔為次,狂怪詭異為下。只有在中正平和的時候,才是理性的、善的,才是美的、正的。去私慾,擯雜念,修心凈慮,通神明之德,承聖人之訓,宣善揚德,而化天下。
隨著人心的變異和道德的下滑,漸漸以自我為中心,所謂個性復蘇,個體覺醒。「信手拈來自有神」、「吾自寫我家法」標榜個性,鼓吹自我,以為法為我開,一切為我所成,藐視傳統,訕笑古人,發泄情緒,極力宣揚個人面目。
後人以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論及前代書法,語出明代董其昌之口,形象別緻。王羲之被推為書聖,為萬世法,後代所有書家都在學習他,難道沒有法嗎?意境高遠,難道不尚意嗎?風神醇厚,僅是一個「韻」字嗎?其實法、意、韻俱在,全而不顯,正是高於後人之處。
後世強調書法特色,要有個人面目。常因囿於技法的表面,在一定層次上,再難以提高,不知從心性品操提升,而是幾乎都走了改變書法文字表面的跌宕變化,誤以為這才是書法之正路。
清代楊鈞言:「凡面目特異者,其道必小。字之冬心板橋,一入藩籬,終絕出路,小道數載可成,中庸百年莫盡」。真正面目詭異,很奇特者,其道必小。像金農、鄭燮,二人都是近代名氣很大的人。你說是特色,其實也反應了他們的不足。其實他們的書法也是走了怪異之路,當為下舉了。
南朝齊國人張融,喜歡書法,皇帝見了批評他沒有二王之法,張融道:「不恨臣無二王法,恨二王無臣法」。是何等之自負,後來很多人引為衝破藩籬、自立門戶的壯語。然千秋而下張融之法安在?終究是偏門小道。
其實王羲之秉承天命,天造其極,絕非後世狂妄所端倪。王羲之天賦超凡,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於其父枕中,竊而讀之,父見其小,恐不能秘之。語羲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請,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之幼令也。父喜,遂與之。不盈期月,書便大進。衛夫人見,語太常王策曰:『此兒必見《用筆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王羲之人品高尚,超塵絕俗,委任自然,一派晉人風度。儘管家世顯赫,但不慕榮利,辭官之後,遁跡山林,修心向道。高潔的品性和淡遠的懷抱,令人敬仰;書法「聲華四宇,價傾五都」,留下了很多典故和傳說,為傳統文化奠定很多方面和內涵。
相傳蔡邕神授筆法,撰《筆論》,而傳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等。曾書寫《黃庭經》,書畢,空中傳語:「卿書感我而況人乎!吾是天臺丈人」。書法之妙,果然通神。
但是,到今天他的書法真跡,一個字都沒有留下,今天傳世書法全是複製品。後人認為〈蘭亭序〉殉葬昭陵,王羲之的不世之作從此便成絕響,成為千古憾事。
其實一切都是安排的,當時用那種方式把王羲之的書法整理推廣到全社會,留下了大量的名家仿作,滋育了當時的幾乎所有的書家,便消失於歷史之外了,給人留下一串謎團,茫然而來,悄然而又被收走了。
正如吳道子的畫一樣,或許後人實在不配看到他們的真跡,能看到臨摹之品就已經不錯,緣分就不淺了。其實唐時是千餘件,到宋太宗時尚存160餘件,到現在竟然一個字也沒有了,豈非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