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水彩行家】陽光女郎的示範過程

洪東標
font print 人氣: 159
【字號】    
   標籤: tags: ,

水彩資訊雜誌曾經多次的邀請著名的畫家在本專欄中為大家示範水彩人物,許多獨門功夫和高超的技法引起許多迴讀者響,許多人在挑戰人物畫時仍然遇到許多困擾和疑問,於是有讀者問到有沒有更精簡的人物畫法,其實從事這個課題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戰,眾所周知,水彩人物這樣的主題,就技巧而言確實太難了,無論是誰做了這個選擇都是在冒險。尤其是要畫出具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那種徒具人形的“靜物”,就越發的困難。水彩的水性特質本就可在寫實和寫意之間多元的表現出不同面貌,呈現各種可能和趣味,如何入門?如何簡潔扼要的表現人物?畫人物以形似或神似何者重要?我的看法是這都是階段性的表現問題,人物畫的表現以「形似」為初階目的,精簡和寫實都要有素描的基本功的精準度,然後在技巧純熟後當然要追求「神似」了,這是人物畫的最高境界,那如何去追求「神似」哪?,「神似」就是人物的情感,大陸水彩人物畫大師關維興老師說:「人的內在情感會決定外在的姿態,我們反過來可以用外在姿態表現人物內在情感,這是表達人物情感最主要的方式」;至於如何選擇表現人物的姿態,那就是需要對人物個性的了解及習慣性動作的觀察來尋求答案了。
這是節錄自去年底,我在玄奘大學視傳系的進階水彩課程中的人物畫單元,由一位學生提供的照片來進行示範的過程。這張照片拍攝在明亮的陽光下,人物開朗中帶有幾分嬌羞的笑容,是一張條件很好的人物畫參考資料。我想我就以這幅「陽光女郎」為範例提供創作過程分享大家。
首先我們必須分析照片,陽光下直射的人物多半光影分明,比較容易掌握對比和輪廓特徵,膚色明亮處容易因陽光的強烈而曝光過度,缺少了膚質的暖色,陰暗處又容易曝光不足讓膚色過於暗沉;關於膚色,關老師又說:「色彩的全部學問,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即:“對比諧調”。展開一點說,就是“用色彩的冷暖對比求取色彩的諧調”。冷暖,是色彩的生命。通過色彩豐富細緻的冷暖對比,色彩可能會歌唱起來而獲得生命;捨此,必將成為單色而喪失色彩的職能,失去生命力。就象音樂中只有一種音符,單調乏味,沒有生氣」。
創作描寫過程:

圖一:鉛筆稿的描寫完全是決定「形似」最重要的關鍵,陽光的投影在女郎的臉上留下明暗分明的區塊也是掌握輪廓準確的重要線索,線條力求精簡,畫面力求乾淨以免影響膚色。

圖二:先將畫面鋪上清水,以鎘朱色加一些黃赭淺淺的敷染整個臉部並且擴散到頭髮和部分背景的空間中,再用裙青刷出背景的冷色調,對比間讓膚色顯得溫柔健康,兩色交融處出現灰紫色調顯得和諧而穩定。常見許多初學者在塗染底色時即將眼白和牙齒預先留白,這會顯的明度對比過於銳利,所以我是將臉部全部塗染。

圖三:在底色乾後,以鎘朱和少許的群青調出暖調的灰紫色,依據照片中的陽光下的陰影處加深陰影的色彩,並且在仍保持濕潤時加深鼻頭及下唇下方的色調。

圖四:以透明水彩的原則逐次加深膚色,以岱赭、鎘朱和少許的群青加強描繪明暗的轉折處,眼睛的暗處,兩側嘴角因笑容而深陷的暗影,再淡淡的描出眉毛,用鎘朱和少許的玫瑰紅染上紅唇,留下下唇的光澤,讓人物氣色更佳。

圖五:東方人的髮色多偏暖調,但在陽光下,頭髮的暗處受天空藍色調的影響會帶一點冷色調,因此我先用岱赭色全部將頭髮染上底色,將乾而未乾時以群青和焦赭色調出的冷調暗灰色畫出暗面,等稍乾後以岔筆濃彩刷出一些細髮絲,迎風揚起的秀髮以流暢的筆觸刷出曲線,更顯的優雅動人。

圖六:最精采的莫過於畫眼珠了,即所謂「畫龍點睛」,這是人物畫過程中最受期待的一刻,尤其在作示範教學時,學生總是會問何時畫眼睛,這種期待讓課程因而變得更有趣;我先以焦赭色畫出眼珠的形狀並刻意了留下亮點,其實在參考資料中並未有眼珠的反光亮點,接著用焦茶色和藍紫色調出接近暗黑的色彩,避開亮點小心的點在眼珠的正中央,色彩融入後顯得生動了許多,接著用不透明的白色用小筆小心的勾畫鼻尖、鼻樑處的亮點,這讓皮膚更有光澤。

圖七:作品的細部描寫大致完成,觀察整個畫面,有幾處因為明度對比太強而顯的銳利處,需要柔化,待畫面全乾後,在生硬銳利處先敷上一些清水,再立刻染上紫羅蘭色不的透明顏料,當色彩暈染入畫面中時就顯得柔和許多了,也讓畫面帶有一些迷濛的詩意了。
作品完成了,你是否也對人物畫心動了,繪畫的成功不外乎多練習,加油了。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熱愛繪畫與教學的溫瑞和老師,用藝術的雙手,圈緊每一位鍾愛畫畫的學子。將半生絕學揉注其中,讓學生在和風的吹拂下成長茁壯。我想,對於溫老師和他的學生群來說,都應是一種幸福吧!
  • 蘭花的「淺根性」與「混種」特質,同時也象徵了台灣「殖民文化」與「文化混種」之面貌。當代社會中,強勢且大量的歐、美、日等外來文明、消費文化與都會圖騰的洪流裡,我們失去了固有的「文化泥土」與「傳統根脈」,我們迷失了自己,麻木不仁卻不自知。霎時之間,我們自問何謂台灣文化?我們似乎找不到一個切確的答案。
  • 2006年1月1日「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4年來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兩度參與中國大陸與香港的交流展,並且在台灣定期舉辦作品觀摩研討會、寫生研討、發行水彩雜誌,辦理推廣教育,不斷的尋求與公部門合作舉辦展覽,2008年更促成兩塲次為紀念台灣水彩100年的大型展覽;我們終於發現台灣水彩界開始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畫家們,沒有包袱,勇於創新更令人耳目一新。 2009年「印象風城」展、「馬祖百景大展」、「水彩的壯闊波濤2010兩岸交流展」、「遊園尋夢-中正園林之美」、「2011杉林溪之美名家水彩展」、「建國百年-2011中華民國水彩大展」、「建國百年國家植物園之美水彩大展」等多塲盛大的展出均獲得盛大的好評,本文為「台灣意象水彩名家大展」作品欣賞。
  • 2006年1月1日「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
  • 2006年1月1日「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畫經典大展」。4年來中華亞太水彩畫藝術協會兩度參與中國大陸、香港的交流展,並在台灣定期舉辦作品觀摩研討會、寫生研討、發行水彩畫雜誌,辦理推廣教育,不斷的尋求與公部門合作舉辦展覽。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