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宜興.紫砂壺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508
【字號】    
   標籤: tags:

紫砂壺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名宜興紫砂壺,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集詩詞、繪畫、雕刻、手工製造於一體的陶土工藝品。紫砂壺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裏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製作紫砂壺的材料是紫砂礦土,由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泥構成,統稱紫砂泥。好茶者認為,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紫砂壺因其特殊的雙氣孔結構,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茶壺使用越久,泡出來的茶越香、越醇。因紫砂壺吸色、吸味的特點,有「一壺不侍二茶」之說。
  
紫砂茶壺吸附性能好,使用時間長了顏色變深,光澤油潤,很值得欣賞把玩。紫砂壺長期使用,在壺的內壁會結附一塊塊海綿狀物質,俗稱「茶山」。有了茶山,即使倒入白開水,倒出的水也有茶水色、香、味。

起源

宜興紫砂壺精品(國立故宮博物院)

紫砂茶壺的起源沒有一致說法。據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記載:「創始;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雲,僧閒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練,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說明明朝正德年間已有紫砂壺,其後清代吳騫的《陽羨名陶錄》、光緒年間日本人奧玄寶《茗壺圖錄》,均沿用周高起的說法。

1976年,宜興羊角山紫砂古窯出土,被認為宜興紫砂源自宋代的依據。宜興羊角山古窯址調查文稿曾指「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並引用北宋梅堯臣《宛陵集》中「……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蘇東坡「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為其依據。

明代正德及嘉靖年間龔春所造的茶壺,今天仍奉為上品,被稱作「供春壺」,當時茗茶者指它「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吳梅鼎的《陽羨瓷壺賦》記載:「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

紫砂壺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位於太湖之濱的宜興丁山(丁蜀鎮),是一個普通而美麗的小鎮。鎮裏的村民早出晚歸做農活,閒暇時便用陶土製作日常需用的碗罐,過著無憂無慮而平淡的生活。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個僧人,他一邊走一邊大叫:「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村民都很好奇,也很疑惑。僧人發現村民眼中的疑惑,便又說:「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嗎?」人們越發不明白,眼睜睜看著他走來走去。

不一會兒,這位僧人提高了嗓門,旁若無人地快步走了起來,有一些有見識的長者,覺得他像一個奇人也就跟著僧人一起走。走著走著到了黃龍山和青龍山,僧人便突然間消失了。長者們開始四處尋找,發現有幾處新開口的洞穴,裏面有各種顏色的陶土。長者們搬了一些彩色陶土回家,敲打鑄燒,神奇般的燒出了和以前不同顏色的陶器。

就這樣,一傳十、 十傳百。紫砂陶藝便慢慢形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彭瑞蘭台灣新竹報導)茶的故鄉新竹縣,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辦理茶體驗系列活動。9日召開記者會,文化局呂副局長宣布,「好客,上好茶」主題特展。從3月12日開始至6月12日止,透過茶中四藝、老茶新窨、老茶故事、生活茶等展覽及茶事展演,結合陶藝、竹藝、家具、柿染、工藝、服飾等文創品展出,帶領民眾認識新竹飲茶文化。
  • 茶文化淵源流長,綿亙幽深,而對於茶道的推崇從古至今,連綿不絕,耐人尋味。品茶論道自古被認為是君子所為,而茶室歷來為文人雅士相約之所。
  • 日前,影星許晴亮相福建泉州,出席某知名茶葉企業舉辦的「鐵觀音」全球巡迴品鑒會啟動儀式。深諳東方「茶道」的許晴還練就了一手好茶藝,她也是中國首位代言茶文化的女影星。在她的推動下,中國的茶葉文化已正式進駐法國巴黎的繁華街頭。
  • 茶文化淵源流長,綿亙幽深,而對於茶道的推崇從古至今,連綿不絕,耐人尋味。品茶論道自古被認為是君子所為,而茶室歷來為文人雅士相約之所。
  • (大紀元記者彭瑞蘭台灣新竹報導)文建會推動的「社區營造亮點計畫」,是為鼓勵基層公所、社區組織推動跨界或跨行政合作,發展具永續性的文化產業或其他創新發展機制,從去年徵選,今年收件、審查,從全台71件提案,最後選出「社造文化小鎮」5處、「社區跨域合作」7處,其中新竹縣峨眉鄉入選。
  • 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寶塔詩,寫出了中國茶文化的意境。
  • 湖南常德的土家人,有一種招待貴客的茶叫做「擂茶」...
  • 雖說岩茶遍布武夷山地區,而最正宗的「大紅袍」目前只有六株,年產茶葉八兩,使其更顯彌足珍貴。幾年前曾有二十克「大紅袍」拍出了十八萬元的天價。
  • 茶道是日本傳統文化之一,它通過禮法使人達到修心養性、善待他人。並且品茶者能靜心、靜神,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今天,學習茶道已成為日本婦女出嫁前的必修功課,茶道文化已貫通於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古人飲茶,向來都很看重煮茶之水,稱「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清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見,飲茶中擇水、辨水很為重要。在古人辨水中,至今仍然流傳著數段佳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