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從台灣意象大展看台灣水彩畫的精進與發展

【水彩行家】作品欣賞選輯(中)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28
【字號】    
   標籤: tags: ,

2006年1月1日「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4年來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兩度參與中國大陸與香港的交流展,並且在台灣定期舉辦作品觀摩研討會、寫生研討、發行水彩雜誌,辦理推廣教育,不斷的尋求與公部門合作舉辦展覽,2008年更促成兩塲次為紀念台灣水彩100年的大型展覽;我們終於發現台灣水彩界開始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畫家們,沒有包袱,勇於創新更令人耳目一新。

2009年「印象風城」展、「馬祖百景大展」、「水彩的壯闊波濤2010兩岸交流展」、「遊園尋夢-中正園林之美」、「2011杉林溪之美名家水彩展」、「建國百年-2011中華民國水彩大展」、「建國百年國家植物園之美水彩大展」等多塲盛大的展出均獲得盛大的好評,本文為「台灣意象水彩名家大展」作品欣賞。


梁丹卉 晨光中的住宅 56 x 76 cm 2011 梁丹卉表現晨光,天色微紅,薄霧中的住宅大廈美麗如夢境,其中的居民是否正在此夢境中作著美夢?


許德麗 舞獅 75 x 56 cm 2011 許德麗的舞獅想表達一股動與力的氛圍,藉此振奮自己!將筆觸、色彩和內在主觀的衝動緊密連結成為重點,主題變成了他與對象物「之間」,脫去了物象說明和繪畫學理的束縛,自由與暢快油然而興。


陳品華 錦繡大地 76 x 56 cm 2011 花東的女兒表現花蓮富里鄉八.九月是金針花盛開季節。一片燦金花海在翠綠山野.藍天白雲襯托下交織成動人的錦繡大地。這座宛如小瑞士的山丘,農民一路走來的艱辛就像後山先民拓荒史一樣難以言傳。但就是這種堅韌精神造就這片豐饒大地。


黃進龍 玉山杜鵑 56 x 75 cm 水彩、壓克力、紙 2008 玉山杜鵑生長在高山上,生長不易,體態曲折多變。黃進龍以大片的灰白,表現高山濃霧即將來襲,並配以米色山坡,襯托高山上玉山杜鵑的另一種孤傲與雅致。


劉子平 台灣蘭II -文化浮游 (失根的一代) 76 x 112 cm 2010 蘭花的「植栽」與「淺根性」象徵了台灣的文化處境-殖民特質的混血文化。強勢的歐、美、日文明侵蝕著我們自身的文化傳統,劉子平藉此想喚醒大家的麻木與無知,有如那失去文化土壤的「失根的蘭花」。


鄭治桂 蒼壁巧藏天影入──太魯閣峽谷 111 x 77 cm 2010 鄭治桂的作品蒼壁巧藏天影入,描寫太魯閣峽谷的深黝,是巨靈的擁抱;猙獰如獸,卻溫柔沈默,億萬年癒合不了的傷痕,是島嶼初生的印記…


甘豐裕 桌蘭峽谷 56 x 76 cm 卓蘭鎮大峽谷 是九二一大地震後台灣的新地景,河床切割沖蝕出長達約300公尺 深10公尺不等的峽谷景觀,峽谷兩岸岩層擠成水平裸露綿延,地形起伏蜿蜒,深潭淺池和小水瀑等景色。


郭心漪 金山風情 56 x 76 cm 2010 郭心漪在悠遊在台北金山的小漁港中,欣賞著靠岸休憩的漁船,發現有趣的保麗龍浮球怡然自得的形成一幅特殊風景靜物。


侯忠穎 都會紀實之機車文化78 x 54 cm 2011 侯忠穎關注在台灣滿街跑的機車,地狹人稠島嶼上,機車通勤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在喧囂機車族背後蘊含著特有的台灣文化與精神。


簡忠威 永和九九年的黃昏 51 x 65 cm 2010 這幅畫是創作於九九年中簡忠威準備搬家之時,以他的工作室窗口景色為主題留下舊家的記憶紀念之作。


洪東標 白楊峽谷春晨 113 x 76 cm 2011 春晨漫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白楊步道上,迷濛的山谷中有晨霧,有升騰的水氣,當陽光越過山峰,幽暗的峽谷忽然散射出清翠的亮光,展現在翠綠幽谷中的豔麗。


蔡秋蘭 辛勤 77 x 56 cm 2011 蔡秋蘭的辛勤表現辛苦的上一代守著家,守著園,貫徹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真理,溫飽了一家子人,也建構台灣人堅忍,勤奮的精神.。


李曉寧 水美系列─幸福 75 x 38 cm 2011 遠離了人跡足沓的喧擾,隱身在蓊鬱的林間,偶爾有幾片頑皮的落葉輕叩水面,卻沒有破壞這午后的寧靜。曾以為的美麗,應是萬頃煙波的壯闊,應是依偎在大山大河的水天一色。後來才發現,有茂林的呵護,有青蕨的相伴,這方池水多令人羡慕……。原來最美的事物不必走遠,最在意的人就在身邊,所謂的幸福不過是簡簡單單的相知相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介紹溫老師的繪畫風格之前,特別要截引一段水彩界大老,也是溫老師的恩師—鄧國清教授所解析的論述;將更能領會溫式風格的脈絡軌跡… 國清老師指出:『溫老師對於後期印象派三位大師—塞尚、梵谷、高更的畫風,情有獨鍾。塞尚的面與面的結合,表現立體的質感之美。梵谷的明豔色澤,以及充滿生命力和躍動的筆觸與線條。高更那原色的喜悅感,大膽的平塗色塊,和繪畫走向裝飾性、明面化,並將形體概念化。讓溫師無時不浸潤於名家的法度裡,頗得繪畫的精簡原則,和追求完美的理念。』
  • 在欣賞溫老師的水彩作品時,首先一定會被畫面中豐沛自然、高雅耐看的色彩佈局所吸引。也常令人驚嘆於如天外來筆之用色,是那麼得貼適與舒服。特別在類似色的細膩微調間,讓人如入印象派大師們的色彩花園中,自在地在光與彩的交織中漫舞、沉醉。
  • 熟悉溫老師的朋友都知道,老師手邊隨時都備有寫生的紙筆。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三兩分鐘的空檔,鐵定提筆寫景。時間長,一張精彩完整的速寫佳作,就在振筆疾書中應運而成。若時間短促,一支草、半棵樹也都能信手拈來。溫老師表示:大量且不間斷的速寫練習,可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洞悉景物的架構能力。在繪圖表現上,能有更精準的造型刻劃與表達能力。時常習之,筆法肯定、線條自由。
  • 熱愛繪畫與教學的溫瑞和老師,用藝術的雙手,圈緊每一位鍾愛畫畫的學子。將半生絕學揉注其中,讓學生在和風的吹拂下成長茁壯。我想,對於溫老師和他的學生群來說,都應是一種幸福吧!
  • 2006年1月1日「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4年來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兩度參與中國大陸與香港的交流展,並且在台灣定期舉辦作品觀摩研討會、寫生研討、發行水彩雜誌,辦理推廣教育,不斷的尋求與公部門合作舉辦展覽,2008年更促成兩塲次為紀念台灣水彩100年的大型展覽;我們終於發現台灣水彩界開始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畫家們,沒有包袱,勇於創新更令人耳目一新。 2009年「印象風城」展、「馬祖百景大展」、「水彩的壯闊波濤2010兩岸交流展」、「遊園尋夢-中正園林之美」、「2011杉林溪之美名家水彩展」、「建國百年-2011中華民國水彩大展」、「建國百年國家植物園之美水彩大展」等多塲盛大的展出均獲得盛大的好評,本文為「台灣意象水彩名家大展」作品欣賞。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