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綜合編譯)賣座電影《阿凡達》描述人類前往其它星球開採稀有礦產的故事。該片導演卡梅隆(James Cameron)將與其他投資人挹注資金至一美國公司,以研究自小行星開採天然資源的可行性,或將使電影情節成為現實。一旦開採成功,小行星的資源每年將為全球GDP帶來幾百億美元的貢獻。
小行星採礦 經濟價值高
這家名為行星資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 Inc.)的小行星採礦企業,在星期二(4月24日)宣布發射自動化飛船到小行星進行遠距離採礦的計畫,以探勘和開採「近地」小行星上的水和金屬資源,進而將「太空自然資源掌控在人類的經濟勢力範圍之內」。
該公司表示,它將專注於太空探險與天然資源兩大產業,預計在兩年內能將首架飛船送入近地軌道(距地球表面約160到1,600公里的高度),此舉將成為前往小行星採礦的前奏。
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小行星可能有1,500顆,這些小行星至少有50公尺寬,其中10%的小行星上含有水及其它珍貴礦物。行星資源公司聯合創始人迪曼蒂斯(Peter Diamandis)表示,30公尺長的小行星可能蘊藏價值介於250億至500億美元的白金。
迪曼蒂斯說,新一代富裕、「能夠容忍風險的投資人」,將提供該公司資金,其中部分投資者已在商業太空旅行上投入巨資。除了卡梅隆之外,Google公司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與共同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前微軟主管西蒙尼(Charles Simonyi)及地產大亨裴洛(Ross Perot Jr.)也都出手投資。
行星資源公司成立於3年前,總部設在西雅圖地區,目前擁有20多名員工﹐其最終目標是將員工數量擴增至50到100人之間。
小行星資源有助於太空探索
科學家認為,小行星的豐富資源對未來的太空探索非常重要﹐這些資源可用在太空中建造居住設施,而小行星上的水則可以被分解為氧氣和氫氣﹐前者可供宇航員呼吸﹐後者可被用來生產火箭推進劑。
行星資源公司稱﹐該公司在抵達第一顆小行星後,將開發上面的水資源,並建立一個燃料補給站以降低成本,然後再開採小行星上的鐵和其它金屬。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言人指出﹐行星資源公司的構想非常符合美國的太空政策和目標﹐該部門希望能借助私人公司的資源和數據,從事太空探索任務。NASA正在進行一項類似的小行星探索計畫﹐定於2016年啟動。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