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秦始皇兵馬俑裡,考古人員在秦皇一號坑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150公斤重的陶俑給壓彎了,那把青銅劍彎曲的程度超過了45度,而當考古人員將陶俑移開之後,瞬間,彎曲45度的青銅劍竟然馬上反彈平直,它異常驚人的韌性,瞬間自然恢復的能力,令人驚詫!古代這樣精湛的鑄劍技藝,超乎想像,其技術之先進令現代人也瞠目結舌,自嘆不如。
要如何識別一把好劍?在彰化縣埤頭鄉成立了「劍廬工坊」的現代鑄劍大師陳世聰,鑽研古代名劍多年之後發現:「中國古代各式名劍,劍尖抽出來以後從中間彎曲,彎曲後如果能馬上彈回成一直線就是好劍。」秦皇一號發現的青銅劍就是這樣的好劍!
劍常常被當作一種高貴的裝飾品。在古代從皇帝到文人都喜歡佩劍以顯示身分。此外,劍也被當作一種儀式道具,比如在中國道教儀式中,劍常常被當作一種降伏妖魔的法器。這些劍不用作搏擊,強調其權威性,表示劍乃神人之物。在歐洲,劍被用於冊封爵士與騎士,這個習慣一直流傳到今天。
古代上品寶劍,取材自外太空的隕鐵
中國人使劍的歷史從軒轅黃帝時代就已開始了。根據《黃帝本紀》記載:「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古代寶劍材料來自何處?歷史上被稱為鑄劍之父的歐冶子所鑄的寶劍,材料源自於「神鐵」及「千年寒鐵」,其實就是外太空掉落到地球的隕鐵,這樣打造出來的刀劍堪稱為「上品」。而這樣的稀世珍寶,必然是比秦俑的青銅劍有過之無不及!
根據史料,商代時的人就已經開始利用非常稀有的天然隕鐵打製劍的鋒刃。可見得中國古人不僅能認識隕鐵,還能加以鑄造,這種能力與知識,顛覆了科技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與進步的刻板印象。
陳世聰曾遠赴大陸民間尋寶,找到一把好劍後,將劍削一半,再與人一起研究分析寶劍的成分。他發現寶劍裡90%的成分是「隕石」,與史料相符合。另外10%,因為經過化學變化沒有辦法還原。
中國古代鑄劍的鼻祖歐冶子,是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的越國人。據稱他所鑄的每把寶劍,幾乎都有一段神奇的傳說。依據《越絕書》記載,這位鑄劍鼻祖曾經替越王勾踐鑄造了「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五柄寶劍;為楚昭王鑄造了「龍淵、泰阿、工布」三柄名劍,這些名劍的鑄造過程都具有傳奇而不可思議的經歷。
神靈相助,「神鐵」和「聖水」鑄寶劍
為了尋找鑄劍所需的「神鐵」和「聖水」,歐冶子溯江而上,在深山密林中尋覓。有一天,歐冶子夢到山頂裂開露出「神鐵」,山溪乾涸後見到銅礦,與此同時,在風雨交加的天空中他看到雷公也在天上敲鼓助威,並且有數條蛟龍圍繞爐底盤旋將火爐捧起,而天帝也在一旁幫忙往爐中加炭。歐冶子醒後感嘆道:「天地之間也有神靈在幫助我啊!」
後來,他按照夢境的指引,真的找到了「神鐵」和「聖水」,「闢地設爐」,開始鑄造寶劍。三年後鑄成了「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斗避彩,鬼神悲號」的五把「青銅復合劍」。歐冶子將它獻給越王,越王命名這五把劍為「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從此,歐冶子也同他鑄造的寶劍一起名揚天下。
虔誠信神敬佛的陳世聰也描述曾有過類似的經驗:磨劍的技術難度很高,在製作的過程中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時候常有神佛在夢境中顯示,方得順利完成一把好劍,有時神明也會託夢指示鑄造寶刀、寶劍的方法。
一位能虔誠信神的人,或許就能得到神佛的指引!
騎白鶴入寶地,「龍淵、泰阿、工布」神劍成
歐冶子幫越王鑄好劍不久,越王想要攻打吳國,並派特使拜託楚國在吳國西部邊境起事,以便牽制吳國兵力。楚王早就心繫歐冶子所鑄的寶劍,便乘機要求越國鑄寶劍相送,作為交換條件。越王為顧全大局,便命歐冶子鑄寶劍。但是歐冶子已受命要鑄造大批兵器供前方使用,又要為楚王鑄造寶劍,所以他為材料來源不足傷透腦筋。
適逢中秋夜,歐冶子心中煩悶,連喝三杯酒後,在夢境中碰到位白髮仙人,並高聲叫道:「歐冶子,你鑄劍報國,任務艱難,你可到秦溪山麓去,那裡有取之不盡的五金之英,用之不竭的寒冽龍水;還有亮石坑發光洞的寶石供你磨劍。」歐冶子連忙請敎:「請問秦溪山麓在那裡?」老人用手往白雲深處一指,只見一雙白鶴飛到歐冶子身邊,白髮老人說:「騎上白鶴去吧!」歐冶子抬頭望去,只見四周古木參天,湖水清澈,環境幽靜,不覺大叫一聲:「好地方!好地方!」歐妻聽聞,忙把他推醒,歐冶子便將夢中的境況告訴妻子,才知是仙人在夢中指引。
第二天早晨,歐冶子夫婦帶著女兒,挑著行李,依照仙人所指點的方向出發。他們翻過81座山,渡過64條溪後才找到位於浙江的秦溪山,鑿山並洩放掉溪水後,終於得到適合鑄劍的「千年寒鐵」。於是歐冶子開始結廬砌灶,取鐵英鑄劍,並依夢中白髮老人指點找到亮石坑的石材取來磨劍。後來果然為楚王鑄成鋒利無比、斬鐵如泥的「龍淵、泰阿、工布」三把寶劍。
不管是古代的歐冶子或是現代的陳世聰,鑄劍時都有神蹟出現,都有神靈適時協助其完成鑄劍任務,是不是很神奇呢?
鑄劍者的「修為」,直接影響劍的好壞
歐冶子鑄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銅名劍,冠絕華夏。1965年底,湖北江陵出土了越王勾踐劍,該劍出土時距今已逾2,000年,在潮濕的地下竟毫無生鏽,出土時完好如新,不僅鋒刃十分銳利,劍身也滿布菱形花紋,上面還用鳥篆刻鏤銘文為「越王勾踐自作」。劍是用相當純粹的高錫青銅鑄成的,黑色花紋處含有錫、銅、鐵、鉛、硫等成分,鑄造工藝非常高超。這一考古發現,給歐氏鑄劍的記載提供了一個實物佐證,說明歐冶子鑄寶劍並非神話。
陳世聰在台灣以高科技的方式,打造媲美稀世古傳寶劍。他表示:「寶劍在鑄造的過程中會吸收人氣及日月精華,所以鑄劍者的修為會直接影響到劍的好壞。」磨劍,一開始就必須一氣呵成地從頭磨到尾,而陳世聰磨一把太極寶劍,大約需耗時12到15個小時,頂級劍一把則要超過30個小時。因為磨石轉速一分鐘3,800轉,速度非常快,手抓著一定會產生熱,絕對不能有一點點地分心,否則十分危險;而且在磨的過程中,完全要靠靈感及手感下去磨,如有停頓,靈感中斷就無法接續。
要成就一把好劍,就必須用生命來鑄劍。鑄劍師會在磨劍前打坐靜心,使自己達到心平氣和、全神貫注的狀態,才能得心應手。古人講究靜、定,最終就能慮而得,這樣的專注似乎不只對讀書人有效,對鑄劍師們依然成立。
超常的寶劍,有一個超常的鑄劍過程,成就了一個超常的傳奇。然則,這些「超常」的人、事、物,在古代的歷史中卻一直發生著,這個現象究竟給予了「科技昌明」的現代人們甚麼啟示?值得我們好好思量。
--轉載自《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