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46年春天,仇恨佛教的北魏太武帝,聽信大臣崔浩的讒言,頒布殘忍的〈滅佛詔〉,誅殺長安城內的所有僧尼,摧毀各地所有的佛教經像。此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滅佛之舉,太武帝得怪病慘死,崔浩更是遭到滿門滅族的報應,其慘酷據說史上大臣被戮辱者,無人能及。
北魏文成帝相信太武帝滅佛遭報,故極欲重振佛法。在北涼高僧曇曜建議下,於武州塞開鑿巨型石窟,雲岡石窟鑿建由此而來。
汲犍陀羅雕刻 成獨特風格
佛教興起,正值印度與波斯、希臘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時代,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詔令鑿窟建塔。犍陀羅(Gandhāra)是古印度的二大佛教造像中心之一,犍陀羅人汲取古埃及、希臘、羅馬、波斯的雕刻手法,並發揚光大,形成一種表現和諧幾何形體、比例,洋溢著生命力的人體雕塑藝術風格。3世紀以後,犍陀羅雕刻藝術傳入阿富汗地區,並沿著絲綢之路進入中國新疆及內地。雲岡石窟在雕造技法上,繼承且發展了中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同時吸收、借鑑犍陀羅佛教藝術,而發展出獨特之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及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資料,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佛教藝術初傳中土,尚保留犍陀羅風格特徵,雕像形象上蓄鬍、捲髮和通肩袈裟或右坦,臉形較為豐腴、肉髻較高、深目高鼻。例如:第二十窟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公尺,雕像面部方圓,兩肩寬厚,結跏趺坐。造型雄偉,氣魄渾厚,衣紋雕刻線條乾淨俐落,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開鑿於北魏文成帝時期。
二十窟就是著名的露天大佛,為早期鑿刻的「曇曜五窟」之一,氣勢磅礡,具有渾厚、雄健的犍陀羅風格和北魏遊牧民族粗獷、純樸的特質。※雲岡石窟雕塑因經年風吹雨打、人為不當維護等多種因素下,已局部毀損。(圖片:臺灣大紀元)
二十窟就是著名的露天大佛,為早期鑿刻的「曇曜五窟」之一,氣勢磅礡,具有渾厚、雄健的犍陀羅風格和北魏遊牧民族粗獷、純樸的特質。※雲岡石窟雕塑因經年風吹雨打、人為不當維護等多種因素下,已局部毀損。
到南北朝時期,孝文帝主政到遷都洛陽前(約465 ~ 494 年),進入佛教藝術史上第一個高峰。不僅大型石窟工程的陸續開鑿,並在北魏漢化政策的推動之下,帶入漢式的表現作風。佛像的衣著與表情與初期不同,服飾近似於南朝士大夫的穿著,臉形、五官漢化了。佛菩薩像的相貌清秀,豐圓適中,表情溫和恬靜。佛像的服飾是北魏時期流行的褻衣博帶式,衣紋呈明顯階梯式,兩袖寬大,胸襟打結,雙帶適垂。
雲岡石窟開鑿後期,大致是在孝文帝遷都洛陽後至北魏亡,約(494 ~ 524 年)。此時期石窟以小龕為主,佛菩薩面相清瘦,眉目清秀,長頸削肩,神采飄逸的神情,是為「秀骨清像」特徵。
異域色彩相融 見證中外情誼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 公里處,因建在武周山最高處的雲岡得名。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2 年(公元453 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 ~ 525 年)。前後動員4 萬餘人參與開鑿,連當時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加入此一偉大創作。
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 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 個、大小窟龕252 個、石雕造像5 萬1 千餘尊,最大者達17 公尺,最小者僅幾公分,遠望石窟就如布滿蜂洞的超級蜂巢。石窟分東、中、西3 個區,東區有4個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區有9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區有40 個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
第3 窟是雲岡石窟中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崖高25 公尺,中上部鑿有12 個長方形石孔,窟分前後兩室,後室雕一佛二菩薩像,體態豐滿、衣紋流暢,從雕造手法判斷,應為隋唐時期的作品。第5 窟為清順治8 年(公元1651年)建造,窟內中央端座佛像一尊,是雲岡石窟最大的雕像,高17 公尺,佛像的膝上可站立120 人,一隻腳上可站立12 人,大佛的周圍雕滿小佛,蔚為壯觀。第7窟窟頂刻滿飛天的浮雕,各以蓮花為中心盤旋飛舞,生動活潑。第12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神情迥異,手執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是研究中國音樂史的重要資料。
第15 窟雕有萬餘尊小佛座像,又稱萬佛洞。第20 窟如來大佛是雲岡石窟的代表,佛像跏趺端坐,呈慈悲、莊嚴、歡喜、思維、入定等22相,吸引中外人士爭相目睹。
石窟藝術是建築、雕塑、繪畫等藝術的綜合體。縱觀雲岡群佛的形態,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的面目、身上、衣紋,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同時,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是中國古代人民與其他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摘編自《新紀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