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蘭-失根的一代

【水彩行家】台灣蘭水彩創作技法

技法篇示範過程-台灣蘭
劉子平
font print 人氣: 106
【字號】    
   標籤: tags: , ,

台灣蘭-失根的一代III 水彩技法

創作理念:
此系列作品以陳之藩先生所著《失根的蘭花》一文為創作發想,此作中雖然表達的內容並非鄉愁,而是援用此具象的符號來作為「比喻」,以「失根的蘭花」來隱喻處於「當代文化社會」的我們,對於自身文化「虛空漂泊」的感受。
蘭花的「淺根性」與「混種」特質,同時也象徵了台灣「殖民文化」與「文化混種」之面貌。當代社會中,強勢且大量的歐、美、日等外來文明、消費文化與都會圖騰的洪流裡,我們失去了固有的「文化泥土」與「傳統根脈」,我們迷失了自己,麻木不仁卻不自知。霎時之間,我們自問何謂台灣文化?我們似乎找不到一個切確的答案。

創作過程說明:


步驟1

步驟1:線稿階段。我將蘭花之姿態予以「誇張化」與「擬人化」,將蘭花的造型形塑成如同張牙舞爪般
的人物情態。


步驟2

步驟2:選擇具代表性的歐美消費文明符號與台北市之街景片段,將之以黑白輸出於畫紙上,並且將其
重新拼貼組構於畫面之下方,用以襯托蘭花懸浮的根,呈現其虛空且飄泊於大量歐美文明符號
的感受。


步驟3

步驟3:將整張作品打濕,以黃與藍綠色調渲染第一層底色。在底色未乾之前,以保鮮膜貼敷於畫面需
要肌理之處。


步驟4

步驟4:待其完全乾燥,將保鮮膜撕起,自然且不規則的肌理自然產生。


步驟5

步驟5:開始以縫合法將蘭花逐步描寫出來,並且同時關照整體。


步驟6


步驟6:以色彩調配整體畫面之動線、強弱、虛實。


台灣蘭III-文化浮游(失根的一代) 劉子平 水彩 全開 2011


完成圖:台灣蘭-失根的一代III 劉子平 水彩 全開 2011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早前輩畫家們因物質匱乏或使用不正確的材料,使得他們的水彩作品快速氧化而損壞...
  • 在介紹溫老師的繪畫風格之前,特別要截引一段水彩界大老,也是溫老師的恩師—鄧國清教授所解析的論述;將更能領會溫式風格的脈絡軌跡… 國清老師指出:『溫老師對於後期印象派三位大師—塞尚、梵谷、高更的畫風,情有獨鍾。塞尚的面與面的結合,表現立體的質感之美。梵谷的明豔色澤,以及充滿生命力和躍動的筆觸與線條。高更那原色的喜悅感,大膽的平塗色塊,和繪畫走向裝飾性、明面化,並將形體概念化。讓溫師無時不浸潤於名家的法度裡,頗得繪畫的精簡原則,和追求完美的理念。』
  • 在欣賞溫老師的水彩作品時,首先一定會被畫面中豐沛自然、高雅耐看的色彩佈局所吸引。也常令人驚嘆於如天外來筆之用色,是那麼得貼適與舒服。特別在類似色的細膩微調間,讓人如入印象派大師們的色彩花園中,自在地在光與彩的交織中漫舞、沉醉。
  • 熟悉溫老師的朋友都知道,老師手邊隨時都備有寫生的紙筆。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三兩分鐘的空檔,鐵定提筆寫景。時間長,一張精彩完整的速寫佳作,就在振筆疾書中應運而成。若時間短促,一支草、半棵樹也都能信手拈來。溫老師表示:大量且不間斷的速寫練習,可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洞悉景物的架構能力。在繪圖表現上,能有更精準的造型刻劃與表達能力。時常習之,筆法肯定、線條自由。
  • 熱愛繪畫與教學的溫瑞和老師,用藝術的雙手,圈緊每一位鍾愛畫畫的學子。將半生絕學揉注其中,讓學生在和風的吹拂下成長茁壯。我想,對於溫老師和他的學生群來說,都應是一種幸福吧!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