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宅一族」:月薪沒八千 別來煩我

人氣 39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11月13日訊】經濟不景氣,中國大陸的年輕的「宅一族」日益增加。據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的資料顯示,2011年底,上海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中,35歲以下青年人約80,000人,約佔登記失業總數的30%。這意味著,上海每3個失業人員中,就有1位是年輕人,而「宅一族」正變相成為一種「包袱」。

據《勞動報》報導,「宅一族」的狀態,與經濟結構快速變動、就業競爭日趨激烈、教育體系不健全、青年人整體就業觀念甚至父母的思想態度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舒軍大學畢業兩年了,目前還在待業中。他的生活「很有規律」,就是當絕大多數人上班時,他呼呼大睡;當絕大多人已經入睡時,他卻精神奕奕地坐在電腦前「殺怪」。

兩年前,舒軍剛走出校門時,也曾到各大招聘會、在網上「海投」找工作,但結果都不如人意,找到的工作總是2000元以下的職位。

「當時我想過,先隨便找一份幹起來再說。」舒軍說。可是舒軍的父母卻認為,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應該慢慢找一份好一點的,「讀書花了多少錢?就為了找一份2000元的工作?」舒軍父親說,「第一份工作,3000元至少;單位最好是國企,穩定點;離家別太遠,不然上下班擠公交地鐵太辛苦。」

然而,「好工作」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隨著「宅」在家裡的時間越來越長,舒軍的簡歷越來越蒼白,工作經歷一欄永遠是「無」。

舒軍的注意力從求職逐漸轉向了網路,他的「圈子」開始變得越來越小,同學或是朋友的飯局,舒軍也不願去參加,因為話題開始格格不入。他有著大把時間可以揮霍,也慢慢習慣於伸手向父母要錢。待業2年多後,舒軍的父母急了,他反而不急。他說,既然都等了2年多,那更該找體面的工作,心安理得地繼續當「宅一族」。

月薪沒八千,別來煩我

程頤也是個「宅男」,三年前從上海一所重點大學畢業,選擇了一家研究所,當起了研究員,卻因為不善處理上下級和同事的關係,一年後被單位解聘了。程頤自認以自己的學歷學識,要找工作並不難,於是決定先玩半年再說。

休養半年後,程頤再找工作,要求的工資比第一份工作高出50%,約6000多元。在他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我的同學那時候都基本漲薪了,平均水準也差不多。」好幾家公司對程頤有興趣,卻無法接受他的薪資要求。

1年後,程頤仍待業在家,薪水要求卻又漲了30%,理由依然如此。這一次,連肯面試他的公司都被「嚇」走了。當街道就業援助員上門與程頤溝通,被其一句話給「噎」了回來,「你們憑啥幫助我,沒8000元月薪的工作,別來煩我。」

開自備車面試,開口就提「三個一點」

「有沒有輕鬆點的、環境好一點的、工資多一點的的工作啊?」就業援助員彭明躍幾乎常常被前來找工作的年輕人這樣詢問。

說起這些青年人,老彭很是感慨。「現在的年輕人吃不起苦,全都想找體面工作。」老彭說,「工作沒找到,活得卻都挺瀟灑的。」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名剛剛從就業者變成失業者的年輕人小張。

「你能想像嗎,那孩子是開著自備車來面試的。」老彭口中的小張是典型的「富二代」,家裡經濟條件寬裕,所以中專畢業後一直也沒急於去找一份固定工作。而父母也不急,總認為「反正家裡也不缺這點錢。」

直到一個多月前,小張的母親說起已經30歲的兒子時流下了眼淚,於是開口就讓老彭幫忙找份正經的工作。老彭好不容易聯繫上了一個崗位,小張很快就開始上班了。可讓老彭頗為意外的是,才過了一個月,小張就辭職了,原因很簡單:「這點工資不夠開銷」。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宅男宅女變身陽光男女
「空巢」「啃老」並存  中國贍養問題嚴重
啃老族從中國城市向農村蔓延
大學生畢業歸巢「啃老」  英:父母要狠心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