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千年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是依靠漢字記載下來的,因為漢字具有超空間、超時間的表現功能。漢字由於其形、音、義合一,能攜帶非常大的信息量,因此漢字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而本身又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正統漢字的內涵所反映的,是古人「天人合一」理念和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所以,去理解每個漢字,就會在人們面前呈現出一幅幅生動形象的人文景觀,領悟到每個漢字所蘊含的文化奧秘。
例如︰「人」字,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從」字,「從」就像一個人跟在另一個人後面,所以這個字就表示「跟着走」。三個「人」在一起,就是「眾」,中國古代用三或三的倍數表示「很多」的意思,所以,「眾」就表示「很多人」。「人」和「山」在一起,就是「仙」,意思是傳說中的神仙,他們常常住在深山裡。
「人」和「言」在一起,就是「信」,「言」的意思是「說話」,「信」就表示人們說話要誠實,即「言必信」。每個漢字的產生,都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多采多姿的投影,反映出古人的追求、心理、人生價值取向等許多情況。以下舉幾個例子。
「聽」
聽從耳,從王,從十,從四,從一,從心。字形較複雜,由六個單字或筆畫組成。聽是人的一種重要本能,正常人都有聽覺,而且聽覺之發育早於視覺與觸覺。其義有:用耳朵接受聲音,聆聽,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書.泰誓中》);順從,接受,聽信,如「無稽之言勿聽」(《書.大禹謨》)、「開張聖聽」(諸葛亮《出師表》)。
聽的構成特點。先看其左半邊,耳朵是聽覺器官,接着出現的是王。王者,貫穿天地人者也。耳下之王意味着:耳朵可以聽到天籟之聲、地籟之聲、人籟之聲(三籟合為王);另一方面,耳朵為人的感覺之王,在各種感官中首先起重要作用。
再看其右半邊,十四極言數目之多,分而言之,「十」表示玉之十種美德--「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四」表示四教--「文、行、忠、信」。下邊一橫為天,最下邊是一個心字。右半邊昭示的意思是:用心體會天所昭示的十種品德、認真實行四種教化,以成為君子。古代,王、玉相通,所以才有上述的解釋。
「聽」的右半邊恰巧也是「德」的右半邊,這樣就點破了聽的本質:王道的傳播要藉助於耳朵,內聖外王的修養也要藉助於耳朵。耳力好謂之聰,眼力佳謂之明,正所謂聰明者。每一個人都長着兩隻耳朵,道德與智力差別卻在雲泥之間。究其原因,耳未盡其用,難脫其咎也。
聽中埋藏着大學問,聽甚麼,信甚麼,看人選擇甚麼,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偏聽偏信者聽得越多越糊塗,還不如不聽。耳不聞亂聲、奸聲、壞聲,做到心不亂,不受謠言蠱惑,乾淨的耳朵才能夠聽到德音、善音、天籟之音、聖人之音。
「誠」
誠從言,從成,意謂對待人要誠實講信用。其義有:真實無妄曰誠,如「誠者自成也」 (《禮記.中庸》);赤心曰誠,如「今臣盡忠竭誠」 (《獄中上梁王書》);信,誠信,如「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禮記.中庸》);真誠的,如「開誠心,布公道」(《蜀志.諸葛亮傳》);真,確實,如「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
《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誠」是天的根本屬性之一,努力求誠以達到合乎誠的境界則是為人之道。又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賴於「誠」。
孟子也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又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認為反省自己以達到誠的境界,是非常大的快樂。荀子也把「誠」看作是進行道德修養的方法和境界,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
《大學》引申《中庸》關於「誠」的學說,以「誠意」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北宋周敦頤以誠為人的本性,說:「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通書》)朱熹說:「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四書集注》)
「誠於中,必能形於外」,真誠在內心就是純淨無染,表現於外就是真實不虛、率真自然;如此則自然心懷坦蕩正直無私。因此,真誠的心性就像陽光雨露般,能溫暖人心,凈化心靈,其力量無遠弗屆。
任何矛盾與衝突,都能在真誠的言行中化解;任何怨恨不滿,都能在真誠的關懷中消融;任何困頓消沉,都能在真誠的互勉中消逝;任何猜忌誤會,都能在真誠的交流中圓解。故誠能行之永久,是處事立身的根本。至誠能感通一切,使人能廣結善緣,使人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