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西方技法、東方底蘊的青年畫家古雅仁

font print 人氣: 357
【字號】    
   標籤: tags: ,

當你的心到位、你又有企圖,這時你去畫,你的手會源源不斷幫你作出來‧‧‧

自古『真、善、美』一直是藝術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符合「真、善、美」的就被認為是好的藝術。但是今天,這個標準似乎有了改變。當我們問藝術家、藝術學校老師或學生﹕「藝術是不是要符合『真、善、美』?」他們大多數會告訴你,那是過時的觀念,當代的藝術就是要顛覆傳統、要創新、要擺脫束縛,要表現自我的獨特…

福祿吉祥(圖片:畫家提供)

確實,西方的歷史觀念通常是用「否定過去」來「前進」,所以藝術上不同流派不斷更替,認為「變」了就是新的,革命性的,就是進步的。回顧一百多年前,法國繪畫還是以兼具理想美感與精確描繪的學院繪畫為主流的時候,印象繪畫以粗略的筆觸、跳躍的用色面世,成為觀眾嘲笑當對象。但是歷史潮流似乎被一隻無形的手推向另一方。傳統的美學秩序和理念,隨著『成、住、壞、滅』的歷史規律逐漸崩塌、瓦解,印象派只不過是開了個頭,此後是接連不斷、此起彼落的藝術運動,它們變化萬端,共同之處就是一概推翻傳統美學價值,因此,像古雅仁這樣堅持傳統美學理念的藝術家少之又少。有時不免承受貶抑,就像當初印象派所面對的一樣。只不過,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前衛-保守」的角色互換罷了。

要在當代藝術的環境中堅持古典理念而不動搖,並不容易。不只需要勇氣,更重要的還是堅定的信念。老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忠於自己的內心,加上理性思考,確定真理在握,自然能夠堅定不移。古雅仁認為﹕「創作必須要跟你的中心思想是一樣的,我必須忠於自己。

三陽開泰(圖片:畫家提供)

古雅仁之所以如此篤定,是因為他對傳統文化的信心。而這些古人的哲理和他所堅持的繪畫之路是相通的。他回憶起曾經在公園遇到的一個太極拳老師:

「我那時候剛退伍,體重七十幾公斤,很壯。老師父七十幾歲了,個子瘦小,講話有湖南鄉音,他跟我說:『你來推我!』我不好意思去推一個瘦小老人,他卻說『沒關係,盡管推。』他沒有什麼動作,只是站著,可是我用全身的力氣推,他竟然絲紋不動!後來他乾脆只用一隻腳站立,我還是推不動!」

花冠群倫(圖片:畫家提供)

「當時很多外國人在跟他學,西方人觀念認為要練得強壯,以力服人。可是老師每天教他們『放鬆、放鬆,不要用力』。因為當你放鬆的時候,大地的力就跟你結合,所以看來手無搏雞之力的七十歲老頭,卻推不倒。這些外國人覺得神奇。…我當時也學不起來,因為他那個叫作功夫啊,功夫就是時間,不是學了表面招式就會的。就像中醫也不是你學了理論、醫學院畢業,就可以當中醫了。以前要跟在老師身邊學一輩子,這樣的傳承才是很完整的。因為真正的東西是要下功夫去體驗,去磨練。學藝術也一樣,不是走捷徑、忽略過程能就達到的;也是要用時間去換、去培養、去感受、和他人的交流,有所提升,才產生新的變化。

「一個東西總有『起承轉合』,如果沒有這個『起承轉合』的過程就直接跳到結論,那其實它是很空虛的。有篇文章說藝術就像煮一鍋東坡肉,如果大火去煮絕對不會成功,它就是要慢慢的煮,小火慢燉,才會入味。可是現代人要求有效率、有系統、要快速。現在有多少人願意這樣為藝術默默持久地付出?大多是急於求成,沒有過程。我覺得從事藝術是長遠的路,像是馬拉松賽,而不是猛爆型短跑,用短跑去跑馬拉松很快就會放棄了。

富貴盛開(圖片:畫家提供)

很多現代人對傳統的好東西也沒有深入了解。「我感覺,我們文化上拋棄了傳統博大精深的智慧,很可惜。」雖然古雅仁擅長西方的古典技法,但由於他對於東方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有深刻體悟;作品自然地呈現出東方人特有的沉靜文化底蘊。西方的技術和東方的內涵對他而言,兩者不但不衝突,而能以一種內斂、包容的態度和諧互熔為一體。但這個也是畫家經過一番內在的歷煉和追尋的結果。

粉牡丹(圖片:畫家提供)

平安喜樂(圖片:畫家提供)

「像西畫是在抓形,可是中國畫家是在畫神,我們要以形傳神,又不能被形所困,這是很難、也很抽象的,必需自己去體悟,在體悟的過程中,表現手法就開始有變化。東方哲學有個概念叫「少即是多」,怎麼個」「少」法卻能是「多」?「空」其實不空,「空」是無限,這個理可能比較好理解,可當我們想把這個概念變成一個作品、變成一個視覺的效果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東西要去思考。」

就基於這個想法,今年的古雅仁的創作就出現了新的樣貌。「在這之前的作畫,為了畫面看起來豐富精彩,有很多東西可以畫、可以看,連那個背景的布我都特別去找適合的花色。今年我走了一個反方向,我想要嘗試「少即是多」的奧秘。所以我在準備的時候,把顏色減到最少。我用了一個乾淨的白布,在一個乾淨的布裡面去畫出不一樣的東西。於是我在觀察的時候,變得要看的更細﹕你畫白色,其實它不是白色,它有好多的顏色,而且那個顏色會跟著光線環境變化,時間空間變化,就覺得每天都有很多體悟。

寧靜之美(圖片:畫家提供)

「也有人問我說,你為什麼喜歡畫靜,我說,我只有畫靜態的靜物,才能看到時間的變化。像我畫的那些南瓜,有新鮮的、有開始枯黃的、有已經乾掉的。如果一直在畫動態的東西,對那個細微的部分反而不明。」

追求靜,喜歡內省,這已經是古雅仁的生活態度。「我有時上課教畫也像在吐納一樣。要求學生進來畫室後就把其它一切放下,放空…進入這種節奏來上這堂課。我自己畫畫也是這樣,所以我只能聽鋼琴或古琴,不能聽那種太吵的,要讓你的心真的很平…心平得像一個湖水的水面時,你才是敏銳的,風吹過來都會有漣漪,可是如果環境很吵或心不靜,波濤洶湧,就什麼都看不到。所以我現在碰到很多狀況時,就先想辦法調整自己的心。技術的部分我覺得不是主要,只有當你的心到位、你又有企圖,這時你去畫,你的手會源源不斷幫你作出來。」

古雅仁走了一條不同於當代藝術家有為的求新求變之路,他珍惜古人的智慧,並以真誠、謙遜的態度,聆聽真實的自我,無欲無求於外,反觀自省於內;卻又能善意的理解世的不同。如此,他的因內修、體悟而提升的畫境和個人特質,也就自然反映在創作之中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郭綜合醫院創辦人郭國銓與院長郭宗正父子檔,白天是拿手術刀的醫生,晚上變成拿彩筆的藝術家,父唱子隨,沈浸繪畫,透過彩筆和畫紙,紀錄美麗人生。即日起至22日止,於華醫藝文中心舉辦「郭國銓、郭宗正油畫水彩聯合創作展」,展出富含人文底蘊的30件作品。
  • 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推出「第十一屆全國百號油畫大展」今天開幕,徵選作品由復興商工教師吳智勇「原始之美」獲得首獎。港藝中心並向國內油畫家邀展,聯合展出近百幅百號油畫。
  • 溫馨動人的台灣電影《候鳥來的季節》以候鳥遷移對照家庭的故事,在台北電影節放映大獲好評,8月10日於當代藝術館舉辦正式預告首播,導演蔡銀娟與監製李志薔,帶領主要演員溫昇豪、莊凱勛與「越南林志玲」海倫清桃一同出席預告首播活動,真實而感人的劇情觸動了現場人心。
  • 鄭世璠是台灣美術藝術史中,極具個人創作特色的傑出藝術家之一,為紀念這位獨特藝術家逝世6週年,新竹市文化局自8月15日起至9月2日止,於梅苑及琉璃畫廊特別策劃推出「追憶‧回顧——鄭世璠油畫紀念展」,共展出56件油畫及水彩作品,期盼藉由展覽,使民眾對台灣美術史的蛻變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並體會鄭老師堅毅不朽之藝術精神。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 蓋德克解釋,戶外寫生有一個挑戰,就是看到的風景有太多的細節令人不知從何下手。摩爾教他如何將場景分解為簡單的圖形來找到繪畫的焦點,然後學習場景構圖的明暗變化(value,即明度)。剛開始的時候,蓋德克限制蓋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來調色,用明暗來描繪形體。
  • 德拉克洛瓦熱衷於描繪異國帶有充沛情感的場景,以此凸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張力。這些元素充分體現在他對大型貓科動物(特別是獅子和老虎)的描繪上。在他整個職涯中,他都在觀察這些貓科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然後運用各種媒材捕捉貓科動物威風凜凜的一面。由此創作出知名的藝術作品也都成為他的傑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