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對聯典故︰春聯如何產生

曉芸
font print 人氣: 324
【字號】    
   標籤: tags:

在年節中民間家家戶戶都有貼對聯(春聯)的習俗,也將過年氣氛點綴得更為喜氣洋洋。從春聯上大致可看出主人的行業。春聯正確的貼法:人若在門外向內看,則房子的右邊為大、左邊為小。完整的一副春聯為一橫幅與兩直幅;橫幅貼門的上方,直幅分貼門之兩側,但需注意左右兩側勿貼錯,以免貽笑大方。

對聯又稱楹帖,俗稱對子,是結合中國獨創的一種文學與書法的民間藝術,是詩歌體裁中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審美意義,它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字數多少沒有規定。

對聯是古典書歌,是在唐代格律詩演變過來的,持此觀點的程裕禎先生在《中國名勝楹聯大觀》中認為,對聯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詩經》、《楚辭》中的對偶句式。比如《詩經》中有「參差筕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青青子吟,悠悠我心」;《楚辭》中也有「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等等。

詩句只要去掉「兮」字,上下兩句就成為對句,如(悲回風)中的「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在漢魏六朝的詩賦,這種對句式和「駢體」也就是(四六句對偶的文體)格式隨處可見的。

據《山海經》紀載,很久很久以前,東海有片很大的桃樹林,住著兩兄弟神荼、郁壘負責看守桃林,在桃林對面山上住著一群惡鬼,經常傷害百性,一天夜裡鬼怪趁兩兄弟熟睡之機,要來搶桃子,不料被兩兄弟發現,把這些鬼怪全抓起來餵老虎,後來兩兄弟死了被玉帝封為神仙。

後來人們認為桃木有驅鬼壓邪作用,每到過節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畫上神荼、郁壘畫像並寫上對聯,保護全家平安,如此不僅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也可以用來祈福,更能裝飾美化門戶,用桃木制成的木板就叫「桃符」。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有一次生病時,聽見門外惡鬼呼喊索命,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隔天夜裡就再也沒被惡鬼搔擾了。

之後,唐太宗叫畫師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讓一切妖魔鬼怪望而生畏,從此這一習俗就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最後又演變成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慢慢也就形成今天的「春聯」。辭年後,家家戶戶在自家門上、窗口、米缸…等處貼着各種適合自家的春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明代稱為「補服」。
  •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遷都臨安(即杭州)後,制扇工藝更為發達,形成了許多的著名商號,如「徐茂之」、「青茂」、「陳家」、「周家」等品牌。自南宋以後,杭州制扇業極為發達,與絲綢、茶葉齊名,被視為「杭產三絕」,也是杭州「五杭」(杭剪、杭線、杭煙、杭粉、杭扇)之一。
  •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隋唐之後,羽扇與紈扇大量出現,而這時期的文人墨客喜愛把玩扇子,視其為「懷袖雅物」,一些詩人詞人,除了飲酒作詩,經常邊搖紈扇邊吟詩作賦。歷代文人墨客們還在扇面上題詩作畫,抒情言志,形成了獨特的「扇子文化」 誤點成蠅 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三國時,漢恆帝曾賜曹操一柄「九華扇」,十分名貴,其子曹子建特為此寫了一篇《九華扇賦》。 曹操便請楊修為他畫扇,不料楊修不小心將一滴墨掉到了扇上,他急中生智,將扇上的墨點畫成一隻欲飛的蒼蠅,曹操看後竟誤以為真,忙用手去拍打。從此,「誤點成蠅」的典故流傳至今。 唐伯虎巧畫扇面 唐伯虎很擅長畫扇面,他技藝超群,遠近聞名,有好事者不服氣,就故意出難題刁難。 一天,有人來請唐伯虎畫扇面,要求他在小小的扇畫上畫100只駱駝。唐伯虎什麼也沒說,點點頭就開始畫了起來。只見他先畫了一片沙漠,又在沙漠中間畫了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隨後在山的左側畫了一隻駱駝的後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擋住;在山的右側畫了一隻露出前半身的駱駝,正被主人牽著。畫完後,唐伯虎放下了筆。 來人一看就急了,說:「這可不夠一百隻啊!」唐伯虎立即又拿起筆來,在旁邊題了一首詩:「百隻駱駝繞山走,九十八隻在山後,尾駝露尾不見頭,頭駝露頭出山溝。」來人一看,啞口無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沒過幾天,又一個秀才模樣的人讓唐伯虎畫扇。他自己命了一個題,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唐伯虎點點頭,就在扇面的右邊畫出幾片綠葉來,一群蜜蜂,一隻蝴蝶,正飛了過去。然後,唐伯虎在扇面上題了「花香」二字。秀才看了,讚歎不已。◇
  • 【大紀元2011年03月18日訊】簫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簫源自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其音量較小,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由最初的四孔發展為現在的六孔(前面五個按音孔,後面有一個吹音孔)。 在秦漢至唐,「簫」一詞主要用作指編管的排簫,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即直簫。 現代的簫可分為洞簫、南簫和琴簫。傳統洞簫沿用古制,五音6孔;琴簫為8孔,為改進後降低聲音,適宜與古琴合奏;南簫,由中國唐代尺八發展而來,與日本目前流行之現代尺八分別為唐尺八所不同的兩個支派,目前僅見於民間和傳統南音音樂。 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疊音等,但靈敏度遠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等表現富有特性的技巧。但卻適合吹奏悠長、恬靜、抒情的曲調,表達幽靜,典雅的情感。
  • 古箏作爲中國傳統彈弦樂器,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傳統箏曲古樸雅致。
  • 一張八仙桌,或四邊擺四張長凳、或兩側放兩把椅子,吃飯飲酒、喝茶待客,顯得穩定平和。
  • 塤(音同熏),是中國古代很重要的一種吹奏樂器,也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塤一般是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這種樂器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
  • 笙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在古代八音的樂器分類中(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笙屬於匏類。
  • 九州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中國的泛稱,其來源於夏、商、周時代的地域區劃。
  • 徽州民居的白牆灰瓦,徽州祠堂的底蘊厚重,徽州牌坊的宏大精美,被稱為「徽州三絕」,已經成了今天徽州人的三大寶貴遺產。看了徽州牌坊的人都說:「徽州三絕,牌坊為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