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富麗堂皇 氣魄渾厚--粵繡

方林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8
【字號】    
   標籤: tags:

刺繡是一種在織物上用各種線料織出種種圖案的工藝,中國自古以來,富者以「閨房繡樓」為貞,貧者以「善織巧繡」為業。

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時代,中國就已有華美的暗花綢和多彩刺繡。到了秦漢時期,刺繡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準,繡品也成為對外輸出的主要商品。唐宋刺繡施針勻細,設色豐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繡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繡作。

清代,宮廷繡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繡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各地的民間繡品皆有傳統的風味,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名繡,即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粵繡。

粵繡是廣東刺繡藝術的總稱,包括以廣州為中心的「廣繡」和以潮州為代表的「潮繡」兩大流派。相傳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先前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

粵繡構圖繁密飽滿 色彩富麗

據唐代《杜陽雜編》記載,唐永貞元年,廣東南海縣一位名叫盧媚娘的少女曾在一塊一尺左右的絹面上繡出七卷《法華經》,「字之大小,不逾粟粒」,「點畫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不具矣」。她又繡製闊一丈的「飛仙蓋」,上面繡有山水、神仙、玉女,「執幢、捧節童子亦不啻千數」。粵繡從此名揚天下。

宋元時期,廣州港的繁榮促進了粵繡工藝的飛速發展,粵繡品開始輸出國外。明代,廣州的刺繡藝人已經能夠嫻地運用各色絲絨線刺繡,並創造性地使用動物的尾羽纏絨作線,使繡品更加自然生動。

到清代的乾隆年間,當時從事刺繡的藝人眾多,粵繡在工藝和針法上都得以不斷發展完善。一九一五年後,粵繡作品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等國際賽會上多次獲得大獎。

粵繡有五大特色:一是用線多樣;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五是繡工多為男工所任。

粵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各民族民間藝術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繡品主要以龍鳳、牡丹、松鶴、猿、鹿以及雞、鵝為題材。粵繡構圖繁密飽滿,均齊對稱,色彩富麗堂皇,在針法上「針步均勻、紋理分明、處處見針、針針整齊」,繡線較粗且鬆,針腳長短參差,針紋重疊微凸。

著名的釘金繡

在藝術上,粵繡的另一類名品是用織金緞或釘金襯地,也就是著名的釘金繡。釘金繡是以金銀線為主,絨線為輔,在繡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較粗的絨線一層層地疊繡至一定的高度,並做到外表勻滑、整齊,然後在其上施繡;或以棉絮作墊底,在面層以絲線滿鋪繡製,然後在面層上施繡;或以棉絮作墊底,覆蓋以絲綢,並將絲綢周圍釘牢,然後在上面施繡,可產生浮雕式的藝術效果,富於質感和立體感,多用作戲衣、舞臺陳設品和寺院廟宇的陳設繡品,宜於渲染熱烈歡慶的氣氛。

粵繡除採用豐富而多變的針法外,在創作設計方面很注重傳統和現實生活相結合,並攝取繪畫和民間剪紙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長處,使繡品的物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體現了粵繡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遷都臨安(即杭州)後,制扇工藝更為發達,形成了許多的著名商號,如「徐茂之」、「青茂」、「陳家」、「周家」等品牌。自南宋以後,杭州制扇業極為發達,與絲綢、茶葉齊名,被視為「杭產三絕」,也是杭州「五杭」(杭剪、杭線、杭煙、杭粉、杭扇)之一。
  •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隋唐之後,羽扇與紈扇大量出現,而這時期的文人墨客喜愛把玩扇子,視其為「懷袖雅物」,一些詩人詞人,除了飲酒作詩,經常邊搖紈扇邊吟詩作賦。歷代文人墨客們還在扇面上題詩作畫,抒情言志,形成了獨特的「扇子文化」 誤點成蠅 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三國時,漢恆帝曾賜曹操一柄「九華扇」,十分名貴,其子曹子建特為此寫了一篇《九華扇賦》。 曹操便請楊修為他畫扇,不料楊修不小心將一滴墨掉到了扇上,他急中生智,將扇上的墨點畫成一隻欲飛的蒼蠅,曹操看後竟誤以為真,忙用手去拍打。從此,「誤點成蠅」的典故流傳至今。 唐伯虎巧畫扇面 唐伯虎很擅長畫扇面,他技藝超群,遠近聞名,有好事者不服氣,就故意出難題刁難。 一天,有人來請唐伯虎畫扇面,要求他在小小的扇畫上畫100只駱駝。唐伯虎什麼也沒說,點點頭就開始畫了起來。只見他先畫了一片沙漠,又在沙漠中間畫了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隨後在山的左側畫了一隻駱駝的後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擋住;在山的右側畫了一隻露出前半身的駱駝,正被主人牽著。畫完後,唐伯虎放下了筆。 來人一看就急了,說:「這可不夠一百隻啊!」唐伯虎立即又拿起筆來,在旁邊題了一首詩:「百隻駱駝繞山走,九十八隻在山後,尾駝露尾不見頭,頭駝露頭出山溝。」來人一看,啞口無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沒過幾天,又一個秀才模樣的人讓唐伯虎畫扇。他自己命了一個題,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唐伯虎點點頭,就在扇面的右邊畫出幾片綠葉來,一群蜜蜂,一隻蝴蝶,正飛了過去。然後,唐伯虎在扇面上題了「花香」二字。秀才看了,讚歎不已。◇
  • 【大紀元2011年03月18日訊】簫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簫源自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其音量較小,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由最初的四孔發展為現在的六孔(前面五個按音孔,後面有一個吹音孔)。 在秦漢至唐,「簫」一詞主要用作指編管的排簫,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即直簫。 現代的簫可分為洞簫、南簫和琴簫。傳統洞簫沿用古制,五音6孔;琴簫為8孔,為改進後降低聲音,適宜與古琴合奏;南簫,由中國唐代尺八發展而來,與日本目前流行之現代尺八分別為唐尺八所不同的兩個支派,目前僅見於民間和傳統南音音樂。 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疊音等,但靈敏度遠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等表現富有特性的技巧。但卻適合吹奏悠長、恬靜、抒情的曲調,表達幽靜,典雅的情感。
  • 古人學習始終以致用為綱,重在實踐,講求無倦與精進,學貴有恆,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對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這年除夕,王中丞夢見兩個穿青衣的人把他叫去,帶到一座官署,極其宏大壯麗。正堂上端坐一位帝君,旁邊有兩位紅衣吏,手拿長榜,王者用筆標判。
  • 亭,有頂無牆,是中國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建築樣式。《園冶》中說,亭「造式無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橫圭、八角到十字,隨意合宜則制,惟地圖可略式也。」
  • 古箏作爲中國傳統彈弦樂器,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傳統箏曲古樸雅致。
  • 一張八仙桌,或四邊擺四張長凳、或兩側放兩把椅子,吃飯飲酒、喝茶待客,顯得穩定平和。
  • 宋仁宗至和元年秋天,四川一帶人傳說,敵寇將要侵犯邊界,駐邊軍士夜裏驚呼,四野百姓全都逃光,盜賊四起,社會秩序大亂。
  • 塤(音同熏),是中國古代很重要的一種吹奏樂器,也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塤一般是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這種樂器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
評論